1、学案 2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背景: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在两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_状态。2内
2、容(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_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_”的“左”倾错误方针。(3)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_为中心。(4)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意义(1)我国的_从此拉开序幕。(2)是新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1978 年,_、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_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_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3)1983 年,中共决定撤销_,建立乡、镇政
3、府;撤销 _,建立村民委员会。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2)内容中心环节是_,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_,_,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_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影响: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_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过程(1)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提出要搞好_ 。(2)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4、的目标是_。(3)1993 年,中共十四届_ _全会审议通过了_ ,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1997 年,中共_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_。(5)到 21 世纪初,_体系基本建立。2意义(1)中国成为世界上_最快的国家。(2)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_ 水平,并朝着_的新目标迈进。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特点(1)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2)以吸收和利用_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 _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_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2影响(1)发展_经济的排头兵。(2)对沿海地区实
5、行_经济战略,具有_和_ 的作用。(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范围:1984 年国家决定开放_、_、_ 、_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2)目的:旨在加快利用_、_的步伐。2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范围:包括_、_、_ 和环渤海湾地区等。(2)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都有深远影响。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目的:引进_、生产_或加工出口产品。(2)作用:汇集了_和先进技术,具有_ 的特点。是学习先进_,提高_的重要场所和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东的
6、开发和开放:目的是把上海建成国际_、_、_中心之一,带动_和整个_经济的新飞跃。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1)标志:已形成_、沿海开放城市、_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_的开放体系。(2)特点:_、多层次、_。【问题思考】想一想 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读一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 农民 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 “分户经营、自 负盈亏” ;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 企业、非 农产业。读一读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
7、有市场。(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是管理经济的两种不同手段,在经济管理中二者可以配套 实施。想一想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相 继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辨一辨 新、旧中国开放有何不同?考点一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1读图一,1978 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从中国对内视角来看,怎样理解“21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图一2阅读下图。图二 小岗村 18 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1978 年底,具有传奇色彩的小岗村十八位社员为什么冒着风险将土地分田到户?31979 年小岗村产粮 66 1
8、58 千克,是 19661970 年产量的总和,售粮给国家 12 497千克,是国家征粮计划的七倍。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4图三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变化?“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是否意味着政府不过问企业的一举一动?图三精讲 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不是,政府对企业客观监督引导以保证其健康发展。5.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也是社会发展或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图四到图五票证的变化反映了经济体制的什么变化?图四 粮票 图五 股票6试填图六,并归纳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作用。图六精讲 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城市;市场经济。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9、自我完善和发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考点二 对外开放1从中国对外视角来看,怎样理解图一中“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2外国人认为,深圳和香港都是特区,它们的“特别之处”是相同的,你如何向他(她) 说明真实的情况?为什么说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精讲 (1)前者是社会主义中国境内的在经济上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后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高度自治的地方政权;二者均隶属于中央政府。(2)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10、,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3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图七4中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扩展。中国沿海经济初步形成“三大四小”发展格局:目前,沿海经济初步形成“三大四小”发展格局, “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四小 ”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5从 21 世纪全球视角来看,怎样理解图一中“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中国共 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历程,以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标 志分为 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49 年到
11、 1978 年,经历了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全面建 设社会主 义的十年和“文革”时期。本阶段既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大成就,也有 严 重的挫折和失误,但以成就 为主。第二 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以 经济建设为 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中国逐 渐 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选择题1(2011衡水模拟)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 “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2011长沙模拟)1984 年,在国庆的游行队
12、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 )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31984 年 3 月 24 日,福建省 55 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 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2011合肥模拟)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弼士创办的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成为国有大型企业。2005 年张裕集团完成销
13、售收入 30.8 亿元,实现利税 8.2 亿元,同比增长 25%和36%,市场占有率约 20%,稳居国内葡萄酒行业第一品牌的地位。这一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得益于( )A先进科学的管理B参与国际经济竞争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职工的创新奉献精神5下图 EF 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规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6(2011太原模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烟台、厦门、上海浦东和新疆伊宁等四个城市( 地区) 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 )A烟台,厦门,浦东,伊宁B浦东,厦门,烟台,伊宁C
14、厦门,烟台,浦东,伊宁D厦门,浦东,烟台,伊宁7(2011南昌模拟)1982 年 1 月 5 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8在新一轮的沿海开发热潮中,如何实现跨越、再铸辉煌,成为国家沿海开发大通道的重要战略节点。历史地看,从国家决定开放天津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时间大致是( )A1978 年1984 年 B1984 年1992 年C1990 年2005 年 D1992 年2009 年题号 1 2
15、3 4 5 6 7 8答案二、非选择题9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 ,追溯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 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 坚持,而且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技 术领域的重要成就
16、, 显 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 进入了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 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 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 4 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材料三 100 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 类告别风云变 幻的 20 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 100 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 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 21 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以上材料摘自 复兴
17、之路解说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经过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设 ”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为搞活经济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一)1. 停滞2(1)实事求是 (2) 以阶级斗争为纲 (3) 经济建设3(1)改革开放(二)1.(1)安徽 分配 平均主义 (2)家庭承包经营 (3) 人民公社
18、生产大队2(2)增强企业活力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 (3)竞争(三)1.(1)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三中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4)十五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社会主义商品市场2(1)经济增长速度 (2) 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一)1.(2)外资 多元经济 市场调节2(1)外向型 (2) 外向型 探索 示范(二)1.(1)天津 上海 福州 广州 (2)外资 引进技术2(1)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 (2)内地开发3(1)外资 高新技术产品 (2)优秀人才 知识密集 管理经验
19、管理水平(三)1.经济 金融 贸易 长江三角洲 长江流域2(1)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区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2)全方位 宽领域问题思考想一想 (1)从历史上看,长期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十分缓慢,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2)从现实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长期落后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当时中国的一大问题。想一想 中国政府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辨一辨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被动进行的,而新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课堂活动区考点一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中国对内的视角来看,如:1978 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等。2人民公社旧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平均主义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3直接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根本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考点二11978 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