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务室工作制度一、首诊医生负责制度1、为防止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特制定首诊医生负责制度。2、凡来我部就诊病人,医务人员不得推诿,做到“谁首诊,谁负责”。3、首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认真地进行诊治,做好有关医疗记录。4、对急、危、重或疑难首诊患者,应立即请上级医生会诊,对不宜搬动或危重的病员,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上送学院附属医院或专科医院,做好转院前的护送及交接病人工作,并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5、如遇重大抢救的首诊患者,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医疗部主任。凡涉及司法、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院内、外有关部门报告。6、如发现推诿病人而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或
2、导致对传染病误诊、漏诊者,要追究首诊医生责任。二、考勤制度1、严格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旷工。2、职工上班时间不得擅离职守,外出办事必须报告科室、部门负责人,有事需临时离开者,需报告并安排好工作后,方能离开。3、特殊原因需请事假者,需填写职工请假申请表,按人事处有关规定审批。4、节假日、公休日或寒暑假到外地探亲或旅游应报告部门领导。5、因工作需要加班,原则上予以补休,补休时间原则上不跨年度使用。6、连续旷工 15 天或全年累计旷工 30 天,按照学校规定做辞退处理。7、婚假、丧假、产假、哺乳假、出国(境)探亲假等按学校人事处有关规定执行。8、医务室指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本部门的
3、考勤工作,做好考勤登记、统计和上报。三、诊室工作制度1、门诊工作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对病人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准时开诊,简化手续,缩短候诊时间。2、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做到“谁首诊,谁处理” 不得随意转走或拒诊斌人。对转诊的病人有追踪义务,如属传染病,则负责病情登记、隔离、消毒等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3、医师要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操作规程,做好病历记录,对就诊病人尽快作出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4、对急、危、重或疑难患者,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对不宜搬动或危重病员,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转送上级医院,必要时呼叫 120 及时上送,并做好转院记录、途中护送及交接病人工
4、作。凡有可能涉及医疗纠纷、刑事案件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及时报告。5、做好门诊日志登记工作,加强对发热病人、疑似传染病人的登记、检查、病情追踪等管理工作。6、门诊医师应合理、科学用药,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四、医务室转诊规定1、坚持医务室首诊制,师生员工有病就医需先到学院医务室就诊。2、教师员工因病需要到挂钩医院和市公医办规定的有关专科医院就诊,须经医务室医生同意,开具转诊单,方可外出就诊。3、学生因病需要外诊,须经医务室医生同意并在学校病历上签名后,放可进行,急诊除外。4、学生外诊后,凭病历、收据、收费清单经医务
5、室医师审批后按规定核报。5、师生员工因病住院,原则上先到学校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由医院根据病情决定会诊或转院治疗。五、处方管理制度1、医师严格按照处方法开具各类处方。各岗位医师在取得执业资格后,才能开具门诊处方。处方书写应严格按处方法和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2、药房不得擅自更改处方。药师如发现处方存在问题或错误,应立即通知开处方医生进行更改。更改后的处方医师需在更改处签名,不合格的处方药师有权拒绝调配。3、一般处方以三日为限,慢性病处方不超过七日量,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十四天,并须在处方左上角作相关注明。4、一般处方应保留二年,到期后经医务室主任批准后销毁。5、药师有权监督医师科学、合理用药。6、
6、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物等情况,药师有权拒绝调配。六、登记统计制度1、医疗部门必须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2、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并妥善保管。3、各部门应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4、统计人员要督促检查各部门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领导审阅后,上报各有关行政部门。七、抢救室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2、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使用。3、每日核对一次物品,做到帐物相符。4、无
7、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5、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6、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规程,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常规,按照规程进行操作。7、每次抢救病员结束后,要记录抢救过程及经验体会。八、治疗室工作制度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4、毒、限、剧药,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6、无菌持物钳浸泡定期每周更换一
8、次。7、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作处理消毒。8、无菌物品要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九、注射室工作制度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2、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带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时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4、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5、室内每天消毒,定期采样培养。6、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十、医疗活动室清洁消毒制度1、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垃圾桶要加盖
9、,并及时清理。3、每日擦拭诊床、就诊椅,保证治疗台清洁整齐。床单及毛巾被每周采用高温清洗。污染物品按规定消毒浸泡、冲洗、高压灭菌。4、定期用紫外线进行室内环境空气消毒,并做好登记,消毒时室内不可有人。5、配置洗手液,处置患者前后应吸收。疑有传染病时,真是要进行终末消毒。6、诊疗操作后污染的治疗车、诊疗工作台等应用消毒液进行清洁、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在 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侵泡 30 分钟,冲洗消毒液,干燥备用。消毒液应现配现用。十一、药房工作制度1、严格遵守药品管理制度,严守岗位,礼貌服务。2、
10、配方时集中精力,注意配伍禁忌,经认真核对无误方可配方。配方完毕,经手人签字,严防差错的发生。3、对违反规定、滥用药品的处方不予配发。根据药品入库时序使用,先进先用。尽量减少药品过期等情况发生。对变质、失效药品,一律停止使用。非本校医师开具处方不予调配。4、做好药品汇总和处方的保管工作,处方应保存两年。5、加强与门诊的联系,不断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6、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非本医务室药方人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药房。7、严禁私自挪用药品,保持药房干净整洁。十二、药品质量管理制度一、购进药品以质量为前提,须到具有合法证照的供货单位进货。二、购进药品要有合法票据,并依照原始票据建立购进记录,记录包括进货单位
11、、购货数量、日期、生产企业、药物通用名称及有效期。三、购进药品后必须认真查对及验收,经采购人员及药品验收人员校对后,双方签字才能入库。四、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坚持经常做好温湿度管理和观测工作,确保药品储存安全。五、库房及药房要分类储存,分开摆放。要求:1、药品与非药品分开;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3、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品种及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六、涉及的库房及药房,货架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打扫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湿、防腐、防污染、防鼠工作。七、为满足员工要求,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健康咨询室在保持拆零用具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可把药品拆零后发给前来就诊病人。但在内服药袋
12、上必须清楚写明药品用量及用法。八、对拆零后的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不能与其他药品混放,拆零专柜短缺的拆零药品应从其他药柜移入,采用即买及拆,并保留原包装。九、执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1、所有危及生命、致残,直至丧失劳动能力的不良反应;2、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3、药品投产使用后各种不良反应;4、一切意外的不良反应。以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都要按规定报告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卫生部门。十三、值班室工作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可擅自离开。2、值班人员如遇特殊情况出诊,必须挂牌表明去向及时间。3、接班人员必须注意清点有关药品、器械后才接班,交班一般在上班后半小时内完
13、成。4、值班人员要写好比较完整的病史记录及处理过程,抢救危重病人必须详细记录。5、值班人员在交班前必须补齐药品及器械,清洁室内卫生。上班后对某些特殊病人的病情必须交接清楚,以便进一步处理。6、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挂号制度及公费医疗管理制度。十四、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在学校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和记录,并及时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诊治。(二)如传染病诊断明确,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1、报告程序:医生、护士医务室主任学校办公室属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2、报告时间:A、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于两小时内上报。B、发现其它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于二十四小时内上报。C、发现丙类传染病患者,于二十四小时内报告。D、发现食物中毒于两小时内上报。3、报告方法:通过电话、网络上报,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属地疾控中心。4、责任报告人:接诊医生医务室主任。十五、可疑传染病患者病情追踪制度1、医护人员在门诊工作中,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工作,并对病情进行追踪、记录、报告和总结。对有以下症状者,应加强监测:A、体温超过摄氏 38 度,伴有呼吸道症状者;B、腹泻每天超过 3 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