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共10页).doc

上传人:晟*** 文档编号:8589365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共10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共10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共10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