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劳动、人口经济学) 童工问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童工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在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甚至更早些时候的手工工场中,就曾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比如1816-1819年,在曼彻斯特、斯托克港以及普雷斯顿的英国早期的棉纺织厂中,18岁以下的两青少年工人占整个工人比重分别为47%,、58%、 和65% ,即使在工厂法完全生效之后的1835年,这一数字仍然达到了 39%,、36%、和 47%(Galbi,1997)。在美国,正如黑人奴隶制度的阴影笼罩在南方老区的田野那样,儿童奴隶制度的阴影也笼罩在南方新区的棉纺厂,其整个历史的3/4时间内都普遍存在童工。在我们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童工也屡见不鲜。童工的现象很早以前就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关注,马克思就较早地对童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他从资本家对工人进行剥削的角度出发,认为机器的利用必然将妇女和儿童推入到劳动大军当中,而资本家出于对利润的追逐,也愿意用较低的工资来雇用他们。Mill、Marshall和Pigou则从教育的外部性出发来看待童工问题,他们认为,儿童过早地参与劳动必然以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