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化学之旅【考点精突破】【例 1】蜡烛燃烧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小强对此很是迷惑,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蜡烛燃烧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 (一)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二)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2)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芯) ,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结论】猜想_正确,因为_。【解析】猜想(一)认为白烟是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可凝结成小水珠,水蒸气也不会燃烧,实验过程表明猜想(一)是错误的。答案:(二)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水蒸气不会燃烧【例 2
2、】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将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规范解答】选 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及酒精燃烧实验现象的判断。解题思路:【课时速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 )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C.交流评价 D.认真听讲【解析】选 D。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几个基本环节。2.1 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他们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
3、了一下” ,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A.实验 B.假设C.观察 D.做结论【解析】选 A。题中“拿磁铁来吸了一下”是对猜想与假设进行的实验验证,属于实验环节。3.蜡烛从引燃到燃烧,一般经过如下环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C. D.【解析】选 C。蜡烛的熔化与气化属于蜡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4.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 )A.得到较多数据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结论【解析】选 B。读数、测量等实验操作因装置或人的差异,结果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造成实验误
4、差的原因,减少误差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次重复实验,取每次结果的共性或多次结果平均值,这样,可避免偶然现象的发生,使结果更准确。5.小明发现罩在蜡烛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解析】选 B。实验过程中出现自己未预见的现象时,千万别放过,应多问自己“为什么” 。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是科学家没有放过微小的差异而发现的,反复实验是严谨态度的体现,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有进行实验、查找资料、与人交流等,因此 A、C、D 的做法都是可取的。二、非选择题6
5、.冬季某教室内为了取暖,用上了蜂窝煤炉,并关严了门窗,但王亮同学在上自习时感觉头晕目眩,其他同学也有类似不适表现,王亮果断让同学打开门窗通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你对出现这种不适症状的原因的猜想是_;_。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可采取的方法有_、调查或查阅资料等。【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多、煤气中毒、煤燃烧产生的烟雾过多都可使人不适。答案:煤气中毒(或煤燃烧使空气中含有毒的煤气)室内空气中烟雾过多(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7.点燃三支相同的蜡烛,其中一个罩上大烧杯,一个罩上小烧杯,另一个不罩烧杯,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 和 B 实验对照,蜡烛火焰先熄灭的
6、是_,这表明了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_有关。(2)A 和 C 实验对照,A 中蜡烛火焰熄灭后,C 蜡烛继续燃烧,这表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的化学反应,A 和 B 比较,A 中空气多,故比B 中蜡烛燃烧时间长;A 中氧气消耗完后,燃烧就会停止,表明燃烧必须要和空气(或氧气)接触。答案:(1)B 空气的体积(或空气的多少)(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科学探究要有合理的先后顺序,正确步骤应是( )充分熟悉资料 设计合理方案 明确实验目的 进行科学实验 总结评价与交流A. B.C.
7、D.【解析】选 C。探究实验的步骤是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再进行实验,最后进行评价与交流,故选 C。2.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合作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解析】选 B。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自己独立做实验,很难发现实验的缺陷和不足。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因素中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是( )A.严谨的科学态度 B.科学的实验方案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D.偶然的巧合【解析】选
8、 D。化学实验成功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案,另外还需要实验操作步骤的科学合理,并不是通过偶然巧合就能成功的。4.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中的某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方案是(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于水C.看了看像蔗糖,直接与蔗糖放在一起 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解析】选 C。不能通过简单的观察来判断物质的成分,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化学实验室中才能做化学实验,在家中不能做任何化学实验B.由于石蜡中掺入的色素不同,所以不同颜色的蜡烛燃烧现象也各不相同C.化学知识只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D.通过干脆饼干在
9、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这一现象可获得的结论是空气中含水蒸气【解析】选 D。化学实验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不仅局限于实验室中,A 错;不同颜色的蜡烛,其主要成分石蜡的组成是相同的,燃烧的现象也相同,B 错;化学知识可从探究实验中获得,也可从资料、师生交流中获得。6.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手摸茶杯有热感。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解析】选 B。高的蜡烛先熄灭,表明生成的二氧化碳等物质聚集在茶杯的上部,
10、站立姿式可导致人缺氧,湿毛巾能挡住烟尘,淋湿衣服可降温,故 A、C、D 正确。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8 分)7.(10 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 “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2) “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3) “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5) “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 ,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解析】 “是什么?”一般是指针对某种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实
11、验过程对实验结果作出结论是探究的结果;可能有或无的语言属猜想;实验是操作过程;评价是对实验优缺点的看法。答案:(1)提出问题 (2)获得结论(3)猜想或假设 (4)收集证据或实验(5)交流评价8.(8 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2)如图所示,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 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处变黑,b 处微微变黑,c 处没有变化,表明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一层是_,最低的一层是_,设计此实验(
12、指火焰中放入火柴梗的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_。【解析】蜡烛浮在水面,表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火柴梗属于木制品,受热时的温度越高,就越易碳化发黑;通过此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即通过分析该实验可以明确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探究“蜡烛火焰哪层温度最高(或最低)?”答案:(1)小(或低)(2)外焰 焰心 蜡烛火焰哪层温度最高(或最低)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4 分)9.(8 分)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李明同学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A.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分几层?哪层火焰的温度最高?B.蜡烛燃烧会生成哪些物质?C.吹灭火焰后的瞬间,可看到
13、一缕“白烟” ,它可能是什么物质?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问题,设计合适的实验进行深入探究。(1)你选的要探究的问题是(填序号)_。(2)你的探究过程填表如下:【解析】只要实验方案合理即可。现以选问题 B 探究为例,大家都知道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探究过程就围绕这两种物质进行。澄清石灰水可用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遇到干而冷的玻璃片会冷凝成水雾。据此原理可设计实验。答案:B 10.(6 分)某化学小组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足够光照下,在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各放一支燃着的蜡烛并在其中一个容器内放入一盆绿色植物,如图甲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边(填“左”
14、或“右” )蜡烛燃烧时间较长。于是甲认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2)乙同学通过实验也得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结论,其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过程为:将一些绿色植物的绿叶浸泡在水里,受到阳光照射时,绿色植物的绿叶表面有气泡产生。(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妥当,正确的实验结论是_,原因是_。【解析】 (1)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必然使右边烧杯内氧气量增多,燃烧时间变长。(3)乙同学的实验看到产生气泡,但看不出气泡是什么物质,故不能得出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结论。答案:(1)右(3)光合作用产生气体 没有实验确定气泡为氧气【知识乐探究】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
15、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实验探究】探究不同质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 6 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 5 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 1 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见下表。【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1)_。(2)_。【实验反思】(1)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_。(2)你认为此实验结果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_。【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食盐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燃烧时间也越来越长,燃烧也很稳定,但当食盐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尽管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的稳定性却在减弱;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要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如一次实验不一定代表猜想完全准确,应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蜡烛时间延长后,亮度是否受到影响等,用该实验可以去建议生产蜡烛时加入一定量的食盐,以节约资源。答案:【实验结论】 (1)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时间(2)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加入 0.7 克时效果最好,加少了燃烧时间短,加多了蜡烛易灭【实验反思】 (1)A.必须进行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B.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影响(答对其一或其他答案合理均可)(2)建议蜡烛制造商在烛芯周围加入少量的食盐,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