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 前 言 2007年 11 月 18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确定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两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 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生态城应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
2、、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生态城建设管理的模式应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设计团队分别编制,经过综合汇总后形成规划方案,并经国内外知名 专家论证和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2008年 4 月 8日,中2 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在新加坡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联委会决定中新双方分别在两
3、国进行公示,广泛征询民众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 选址情况 中国政府关于生态城建设的“四项要求”:一是必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二是要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三是要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坚持政企 分开。 生态城选址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3 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缺乏地区。二是要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选址位置 中新天津生态城确定在中国东部、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京津城市发展轴的北侧、天津滨海新区内海滨休闲
4、旅游区内,距离滨海新区核心区 15 公里、距离天津中心城区 45公里、距离北京 150 公里、距离唐山 50 公里。规划范围为东至汉北路 规划的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路,总面 积约 30 平方公里。 选址周边临近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可为生态城提供水、气、电、热、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有利于生态城在短时期内取得发展成效。 场地条件 生态城范围用地现状三分之一为盐田,三分之一为水面,三分之一为荒滩,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在较差的自然条件下高标准建设生态城,进一步提升了生态城建设的示范意义。 4 三、 指导思想和规
5、划原则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特有环境资源约束条件,创新发展方式,探索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符合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 规划原则 1.坚持区域协调,突出生态经济,发展与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优势互补的 特色产业,率先建设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新城; 2.坚持生态优先,立足保障区域生态格局,注重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和谐共融,建设生态文明; 3.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
6、社会; 4.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注重统筹兼顾,形成以绿色交通为支撑的紧凑型城市布局模式; 5.坚持能源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坚持科技创新,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充分借 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方式。 5 四、 发展目标 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职能应与滨海新区定位相衔接,不仅要将生态宜居功能作为主要 发展目标之一,更要贯彻生态经济理念,通过建立新型的国际技术和经贸合作机制、建立与生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融
7、资体制等政策措施,以科技创新引领,构筑高层次的产业结构,构建国际一流生6 态型的产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体系,成为国际生态环保技术的策源地、总部基地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各产业功能区相互补充、紧密衔接,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提供保障。 发展目标 建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建设体 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滨海新城。 建设指标 ( 1)经济蓬勃高效: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
8、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 2)生态环境健康: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水环境、人均绿化面积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 3)社会和谐进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全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实 现社会各群体的和谐、融合。 ( 4)文化传承弘扬: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塑造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建设生态文明,推行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7 ( 5)区域协调融合:在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和滨海新区层面,建立完善的区域协调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共建,实现区
9、域和谐发展。 规划期限 近期 2008-2010 年,中期 2011-2015 年,远期2016-2020 年。 五、 城市定位、经济职能和规模 定位 我国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国家级环保教育研发、交流展示中心和生态型产业基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发展事务的窗口;生态宜居的示范新城。 经济职能 ( 1)国际生态环保理念与技术的交流和展示中心; ( 2)国家生态环保技术的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集聚地; ( 3)国家 生态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和产业化基地; ( 4)国际化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康乐区。 用地规模: 中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人口众多,土地紧张,资源
10、有限。生态城要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典范,应采用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综合考虑环境、就业、居住、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按照紧凑、集约、高8 效、宜居的城市理念进行规划布局,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 1)组团布局准则:依据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距离,采用组团式布局,通过生态廊道界定组团边界; ( 2)公交引导准则:依托大运量公交系统引导土地开发,沿交通站点周围适当提高开发强度; ( 3)混合使用准则: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综合考虑土地使用、交通组织,通过平面和竖向的合理设计,减少土方挖填,实现高效的土地使用,创造丰富的城市景观; ( 4)公共利益优先准则:保障生态城中心区、
11、滨水区等高价值区域的公共性和开放性。 2020 年总建设用地为 25.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 75 平方米以内。 人口规模: 实现城市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联动调控;落实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各项政策;妥 善安置原有农村居民,提供住房和就业保障;改革户籍管理方式,减少人才流动障碍,使外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 2020 年生态城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 35 万人左右。同时能够容纳外部就业人口 6 万人和内部暂住性消费人口 3万人。 六、 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 为了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生态新 城,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9 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手段,恢
12、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六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外围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 区域生态格局 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格局,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的驿站和栖息地,保障了“大黄堡 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完整保留蓟运河故道,保障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通往渤海湾廊道的畅通,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 在生态城内部,沿河道、湿地建设楔型绿地,形成与区域联系的生态廊道;在
13、蓟运河、津汉快速路等河道和对外通道两侧设置防护绿带,为生态城提供生态屏障。结合自行车道系统和步行系统,建立覆盖范围广阔的绿廊系统;构建“水库 河流 湿地 绿地”的多层次的生态网络格局。本地植物指数不低于 0.7。 水生态修复 规划提出要实施区域协作,加强对蓟运河流域排放控制。采取多种措施, 对蓟运河故道和现状污水库水体及底泥进行治理。蓟运河故道及人工河道采用生态岸线,以减少10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结合现状水系和人工河道,形成自然强化循环、人工强化循环和自循环相结合的水循环系统。 土壤改良 因地制宜,采用填土、挖沟排碱、生物改良等方式对盐碱化土壤进行处理,修复滨海滩涂生态系统,建立以本地适生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创造丰富的绿地景观,在盐碱地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方面发挥国家级示范作用。同时,恢复建设鹦鹉洲和白鹭洲两处鸟类栖息地及永定洲生境演替区。 七、 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对选址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和建设适宜性评价,将用地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可建区四类空间区划。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生态、交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