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7 年江阴市农机购置补贴总结2017 年,我市各级农机部门根据2015-2017 年江苏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办法以及关于做好 2017 年江苏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一、基本情况2017 年,全市共补贴农机 445 台套,受益农户 192 户,农机购置总投入 2089.29 万元,比去年减少了 20 %,中央和省级补贴资金使用 493.45 万元,比去年减少 30%,补贴资金占总投入的比例 23.6%。我市共发展补贴机具 445 台(与 2016 年相比减少 6 台套) ,大部分机具品目都有明显减少。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6
2、3台(与 2016 年相比增加 24 台) 、育秧流水线 16 台套(增加 4 台套) 、旋耕播种机 69 台(增加 69 台) 、轮式拖拉机30 台(减少 19 台) 、旋耕机 90 台(减少 13 台) 、开沟机59 台(增加 25 台) 、增氧机 23 台(减少 4 台) 、联合收割机 12 台(减少 33 台) 、粮食烘干机 72 台(减少 10 台) 、植保机械 5 台(其中喷杆式喷雾机 1 台,减少 30 台) 。补贴资金使用量一定比例下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中型农机具趋于饱和,更新换代的速度减缓;2、根据我市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目标任务,2今年购置农机具政策
3、指引性有所偏重;2,省市两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根据市场指导价相应降低补贴额度,一定程度影响了农机户的购机积极性。二、重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责任。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的要求,各地均成立了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明确监管责任,加强沟通联动,尤其是强化农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确保实施工作不走样。同时,层层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 ,细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操作程序,建立“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强化目标考核,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制定补贴政策及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结合我市农机化发展
4、的实际情况,与市财政局联合制订了2017 年度江阴市农机化发展补贴政策。并通过组织参观省农机展、江阴市电台“空中热线”节目、农机现场展示会、市镇两级农机人员走访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截至目前,举办育秧现场会,水稻穴播机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会,机插秧比赛等共 7 场农机现场会,丰富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各种类机具的性能,极大调动了全市农机户购机积极性。三是健全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年初,为推进农机购3置补贴政策科学高效规范廉洁实施,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公平公正公开,印发江阴市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规程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5 月,借无锡市培训班的机会,对照省局绩效考核
5、评分标准,向全市各镇街实际操作人员讲解,如何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绩效管理台账资料。四是坚持政策透明、强化信息公开。通过在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场所及所有乡镇张贴补贴额一览表、经销商名单、补贴程序图、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纪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农机购置补贴经办人及联系电话、政策咨询及投诉电话等信息,使农民了解购机补贴产品,从而自主选机,切实保障农民的信息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价格谈判权。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在各村委公开栏、乡镇政务平台及时公示有关补贴政策和兑付清册,在市局网站上定期更新农机购置补贴专栏和农机购置补贴公开查询专栏,做到公开透明和方便查询。五是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实施环节。7 月初和 12 月初,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实地检查今年新增机具和近两年享受财政补贴购置的农机具,做到逐台过堂,检查结果总体良好。另外 7 月起,采取自查自纠、重点督查和延伸绩效管理考评等方式,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和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落实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并无发现违规使用资金情况。4江阴市水利农机局2018 年 1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