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摘要: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愈来愈受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应当紧密联系起来,首先要明确两者相互渗透的重要;其次要学会探索语文课堂走向生活的途径。重要性主要从教育观念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语文同生活有紧密联系三个方面详细论述。途径是指教师素质“综合化” 、课堂讲读“生活化”和课堂训练“生活化” 。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开发语文教学的空间,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在长期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让课堂走向生活。把课堂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谓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
2、,自热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总结了一下几点:一 明确语文教学走向生活的重要性1 教育观念必须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语文教法已经面临危机,因为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能力训练,几乎是告别课本的考试。那种僵化、教条式的应试教育思想必须突破,让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解放出来。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要再是封闭式教学,必须是开放式,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2 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发生很多的变化,不能用一贯
3、的教法来教一代代新人。面对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单一,更不能单纯的注入式。只有彻底的更新观念,教师和学生走出课堂,才能让学生主动感知,而不是被动受知。语文课堂教学只有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努力引进社会生活的活水,才能有很强的生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素质,已经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3 语文同生活有紧密联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悝斯一句名言。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有最广阔的学习环境语文大到整个社会。即是说,语文是课外有课,不学则学。因此,早在 80 年代初,河北邢台八中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凭他的经验和睿智,认识到了语文和生活
4、之间的联系。主张语文课堂教学应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的与它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二语文课堂走向生活的途径同样是一篇优美生动的散文,为什么有的教师处理起来犹如庖公解牛般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教者轻松自如,听者如沐春风;而有的教师却是照本宣科,四平八稳,教者生拉硬套,听者恹恹欲睡。究其原因,除了与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有关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某些教师不善于把教学同生活联系起来,只是干巴巴的就材讲材,没有新意,这是不能吸引学生的。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几点拙见:1 教师素质 “综合化”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扎实实的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
5、内容,熟练地掌握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授课方能生动活泼。 学记上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这是说,知识少了,做不了教师。教师只有知识广博,取其精华、旁征博引,联系生活各个方面,深入浅出,学生听起来才能浅显易懂。其次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都离不开就教师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文教师的言语首先要有规范性,其次要准确精炼,是学生产生共鸣。2 课堂讲读 “生活化”我们主张课堂讲读“生活化” ,是指课堂上语文讲读要面对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
6、点,是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有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之前,先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父亲的背影并写出感人至深之处。通过课前壁纸,我再讲课,就能够很自然的引导学生走入作者的心灵,引起同感。当我讲到父亲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是,很多学生的眼睛湿润了。借此,我问学生这篇文章为什么能使你深受感动?有学生回答:“作者的描述是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我家生活贫困,爸爸每年都要外出打工,每次出门,我都泪眼朦胧地望着爸爸渐渐消失的背影。那背影,带着我们全家的希望。我总是埋怨爸爸不关心我,可学了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懂得了爸爸的不易和对我们的深沉的爱。 ”学生们积极发言,这堂课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结束,由于课前和
7、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可以会所这堂课是成功的,给了学生一次较深的情感洗礼。经过教师讲读课文生活化的长期训练,那学生阅读就不成问题了。阅读的训练,尽量来自生。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尽量挖掘其余学生生活的联系。如在阅读春这篇散文时,我让学生吧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和课文作以比较,从而深切的体会到对春的情感,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阅读和生活联系起来,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3 课堂训练 “生活化”这里的训练既指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的提高。语文基本训练也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未必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命题,之所以这样表述,不过是想揭示二者的关系罢了。这些看法与做法,也未必是最佳的教与学的结合。不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情操、磨砺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使课堂教学与生活互相促进,达到如于漪老师所说的“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对生活、面对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