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2 年物流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发改办经贸20123133 号) , 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正式批准立项,列入了 2012 年物流行业标准项目计划,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成立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标准起草小组(以下简称标准起草小组) ,负责起草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标准。本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作为技术归口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北京络
2、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环众软件(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本标准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中急需制定的标准之一,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点支持的标准项目。本标准规定了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所规定的各类物流企业,也适用于物流相关的服务企业,各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的物流相关部门亦可参照。二、 标准名称变更说明2本标准立项名称为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 ,标准起草小组经过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征求多方专家意见后,申请更名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原因如下1. 物流企业岗位的设置往往取决于企业的业务类型、规模和
3、管理模式,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同一类型但不同规模的物流企业以及同类型同规模但不同管理模式的物流企业对同一类岗位的设置和岗位的要求都不一样。物流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整个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如电子商务)使得物流所涉及的岗位的设置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在现阶段不对物流企业岗位设置进行规定,这也符合标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2. 尽管物流企业的业务涉及仓储、配送、运输、货代、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岗位设置也不尽相同,但是完成这些物流业务的基本职业角色和功能的所需要的基本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与理解(即职业能力所对应的内容)是相对静态的,
4、具有同一性的,对这些内容进行规范有利于物流行业的发展,标准名称的变更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不影响标准的主要内容。3. 我国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1998年发布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作为面向 21 世纪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纲领,2003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配合原国家劳动部制定并颁布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提出“职业标准体系层次化”的要求,在物流师国家3职业标准基础上,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和需要将其模块化、功能化(职业角色化) 、层次化、系统化,使其内容和结构更合理,标准名称的变更既是对原有物流职业标准的继承,也是适应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5、建设的需要。4. 发达国家在职业能力要求方面标准的建设基本是由行业主导,即通过行业制定职业标准来界定执行一类职业角色和功能所需的职业能力。目前英国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原英联邦国家所采用的职业标准体系受到广泛认可,欧盟正在根据采用类似的体系来统一整个欧盟国家的职业标准,以达到欧盟内各国职业标准互认的目的。标准起草小组在充分调研英国、欧盟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原英联邦国家等发达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基础上,结合中国职业标准体系和物流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要求,设计了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已经得到物流行业、企业及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认可,具体内容见附件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和物流从业人员
6、职业能力要求编写说明 。本标准的内容对应到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中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因此标准名称的变更为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不影响标准的主要内容,符合物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同时为将来与发达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互认打下基础。三、 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 2001 年启动中国物流人才工程,在2003 年配合原国家劳动部制定并颁布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技4术的应用,物流行业新业务、新岗位的出现,使得社会和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上、规格上和质量上都发生变化。相比之下,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标准方面的建设进展缓慢,
7、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10 余年没有修订,其结构和内容显然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同时,物流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重视其从业人员培训与教育的专业化问题,也纷纷通过各物流专业委员会提出专业化的职业标准的制订需求。因此,制定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显得极为急迫和必要。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资格认证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相关的标准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多个不同层次的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编写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既是对原有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补充和继承,也是构建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四、 应用领域本标准界定了物流行业职业角色和功能所需的职业能力,可作为物流
8、企业的业务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物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物流培训机构职业培训亦可参考。五、 标准的研究、起草过程本标准的研究、起草过程如下:1.2011 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决定启动物流行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的制定工作,并成立了工作组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委托,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5作为研究课题,对我国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对仓储型物流企业、运输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服务性物流企业共200 家物流企业发放调研问卷,每家物流企业平均发放问 30 份,共计发放 6000 份,回收 1463
9、份,回收率为 24.38%。同时对 5 家仓储型物流企业、5 家运输型物流企业、10 家综合服务性物流企业共计20 家物流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形成了调研报告。工作组以该调研报告为基础,归纳总结物流企业的基本岗位的种类和岗位能力要求,建立了物流企业岗位模型和岗位数据库。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调研、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了在物流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等院校、相关企业组成了标准起草小组。2012 年 2 月,标准起草小组根据调研报告,对标准的初步框架进行归纳综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标准草稿。2012 年 3 月 26 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标准启动会议,来
10、至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公司等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以及标准编制专家和人力资源专家等 25 人参会,专家充分肯定制订此项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3.标准起草小组分别深入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大田集团、宅急送等 20 多家各类大型物流企业深入调研。同时,依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会员平台和高级物流师资源,标准起草小组进行 28人次专家访谈(其中行业专家 5 人、企业专家 12 人、人力资源专家63 人、标准编制专家
11、 2 人、科研院所专家 6 人) 。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梳理,针对专家提出物流岗位设置必要性和标准国际接轨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英国负责英国国家物流职业标准制订的英国物流技能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在英国物流技能协会大力支持下,标准起草小组充分研究了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标准体系,结合中国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和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要求,构建了中国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中国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得到行业、企业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认可,中英两国物流协会同意在此标准体系下进行职业标准的互认。在此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申请标准名称变更为物
12、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4. 标准起草小组根据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和中国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的要求,在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标准草稿基础上形成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草稿。之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了两次共有 30 多家各类物流企业参加的标准研讨会,对物流行业标准体系和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草稿的结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充分的论证,并进一步将草稿向 40 多家4A 以上物流企业征求意见,形成了目前的 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征求意见草稿) 。五、 标准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本标准为系列标准,目前已经完成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第 1 部分:仓储、配送作业与作业管理和物流从业人员
13、职业能力要求 第 2 部分:运输作业与作业管理 ,标准分为 5 个组成部7分,主要内容如下:1.范围介绍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本标准所适用的领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主要参考和引用的国家标准是 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3.总则说明标准编制原则。4.术语和定义对“仓储单证” 、 “配送单证” 、 “运输单证” 、 “当事人” 、 “代理人”、 “货运代理” 、 “承运人代理” 、 “收货人”等术语进行了定义,并引用了 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标准中相关术语。5.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标准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与理解五项内容。物流
14、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第 1 部分:仓储、配送作业与作业管理的职业能力分为作业流程类、作业管理类和支持类等三类,作业流程类包括仓储作业和配送作业等内容,作业管理类包括仓储与配送作业管理等内容,支持类包括仓储作业安全管理、仓储设备设施管理、仓储单证和信息处理、节能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内容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 第 2 部分:运输作业与作业管理的职业能力分为作业流程类、作业管理类和支持类等三类,作业流程类包括运输作业和代理作业等内容,作业管理类包括当事人管理8和运输作业管理等内容,支持类包括运输作业安全管理、运输单证和信息处理、运输风险管理、运输费用管理、节能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内容。六、 标准的实施建
15、议1、本标准是物流行业管理性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并予以实施。2、本标准可作为各物流企业及生产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相关部门进行的业务规范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物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物流培训机构职业培训亦可参考。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应作为标准贯彻的主体之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可以利用企业会员平台,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标准后续的编写、解读和实施工作,推动企业以标准为基础开发岗位标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还可以利用已有的行业教育培训平台与各专业委员会、行业协会合作开展标准的宣贯,以标准为基础开发各类专业职业资格,共同推进标准的实施。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
16、指导委员会作为教育部、物流行业企业和院校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充分利用院校资源和校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院校和企业根据标准开发课程、教材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标准,以此来推进标准的后续开发、实施和更新。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起草小组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9附件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和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编写说明一、任务来源为适应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规范物流企业业务管理和人员管理,实现中国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与发达国家物流职业标准的对接互认,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和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提出构建中国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的任务。二、目的和意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 2001 年启动中
17、国物流人才工程,在2003 年配合原国家劳动部制定并颁布了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还积极配合教育部开展物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对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缓解物流人才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物流行业新业务、新岗位的出现,使得社会和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上、规格上和质量上都发生变化。相比之下,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标准方面的建设进展缓慢, 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10 余年没有修订,其结构和内容显然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物流是融合仓储、配送、运输、货代、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复合型生产性服务业,现有单一的物流师国家职业
18、标准难以满足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同时,物流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重视其10从业人员培训与教育的专业化问题,也纷纷通过各物流专业委员会提出专业化的职业资格标准的制订需求。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资格认证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相关的标准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多个不同层次的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编写物流行业职业标准 ,首先要构建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使得这些标准的编制和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领导下,中国物流标准已经形成体系,而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物流行业职业标准还没有形成体系,不便于物流行业职业标准的管理和整体发展,因此,构建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显得极为急迫和必要。三、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一)设计原则1.系统性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是物流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的设计必须符合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所包含的相关标准也必须符合现有物流标准。同时,作为一个体系,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体系的设计必须考虑整体系统性,根据标准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2.合理性考虑我国物流行业现状,客观反映我国物流行业现实需求以及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符合行业岗位变化实际,能反映新技术变化、新运营方式和新的劳动组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