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总 论学习中药学是以掌握药物的功效为重点,而记忆众多药物的功效会有一定难度,如果能改进学习方法,则可变难为易,事半功倍。本资料是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用分类、归纳、比较、列表的方法,排列出药物的功用异同,突出重点,一目了然,从而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使之能更好地学好、考好中药学。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1、作者:秦汉时代的著作。2、成书年代:东汉末年。3、学术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在我国药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收载药物 365 种,所记药物功效大多翔实可靠。所载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服药
2、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二、本草经集注1、作者:陶弘景。2、成书年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代。3、学术价值:开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编写模式。收载药物 730 种。丰富了药学理论,如增加了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三、唐本草1、作者:苏敬等 21 人集体著作。2、成书年代:唐代。3、学术价值: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有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开创了图文对照的先进方法。收载药物 850 种。对世界医药影响较大。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作者:唐慎微。2、成书年代:宋代。3、学术价值:本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刻版,保存了大量的医药
3、文献。收载药物 1746 种。开创了方药对照的方法,附方 3000 余首。五、本草纲目1、作者:李时珍。2、成书年代:明代。3、学术价值:集我国 16 世纪以前药学之大成,中药学巨著。本著作分 16 部 60 类,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为完善的分类系统。收载药物 1892 种(图 1100 余幅,附方 11000 余首)。 被当时其他国家认为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世界的医药学和自然科学影响极大。六、本草纲目拾遗1、作者:赵学敏。2、成书年代:清代。3、学术价值:收载药物 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 716 种,故名为本草纲目拾遗,并具有很高实用价值。订正了本草纲目32 条错误。七、中华本草21、作者
4、:当今时代的集体著作。2、成书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9 年 9 月出版。3、学术价值:收载药物 8980 种,备考药物 571 种,并收载了藏药 396 种,蒙药 421 种,维药 423 种傣药 400 种。是 20 世纪的中药学巨著。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一、中药性能的含义: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二、中药性能的内容: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三、中药的作用: 治疗作用医疗效应 预防作用中药的作用 保健作用 养身作用 副作用不良反应 毒性作用(危害性反应等) 四、中药的性能不能与中药的性状相混淆。第一节 四 性 一、四气的含义: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
5、性。二、确定依据: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针对疾病的病性相对而言的。凡是能消除或减轻热性、阳性疾病的药物,为寒凉药性。如石膏、知母能治气分实热证,为寒凉药性。能消除或减轻寒性、阴性疾病的药物,为温热药性。如干姜、肉桂能温中散寒,则为温热药性。三、所示效用: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热、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肝息风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具有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暖肝散结等作用。四、具体表述:寒、凉、温、热、平,大寒、微寒、大热、微温等。五、阴阳属性:寒、凉、大寒、微寒属阴;温、热、大热、微温属阳。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
6、以热药,治热以寒药”,既是临床中的用药原则,又是选药的依据。1、根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2、根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异选择相应药物。3、寒热错杂者,寒热并用。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当分别选用热药或寒药,必要是时可加药性相反的反佐药。第二节 五 味一、五味的含义: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是表示药物作用的性能。二、确定依据:最初是通过口尝而确定,以后则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确定。如桑叶具有解表作用,故标辛味。山药具有补肺、脾作用,故标甘味。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31、辛 “能散、能行”。辛味药表示具有解表、行气、活血、化湿、开窍等作用。表证,气滞、血瘀证等,
7、常选用辛味药。过辛易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2、甘 “能补、能和、能缓”。甘味药表示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及缓和药性等作用。虚证,饮食积滞,腹痛等常选用甘味药。过甘易助湿满中,湿阻、中满气滞者慎用。3、酸 “能收、能涩”。酸涩味药表示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滑脱之证,常选用酸涩味的药。过酸易敛邪,邪气盛者慎用。4、苦 “能泄、能燥、能坚”。苦味药表示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降逆止呕、降逆平喘、泻下通便、燥湿、坚实肾阴等作用。热证,大便秘结、呕吐、喘息、湿浊阻滞等证,常选用苦味药。过苦易伤阴伐胃,脾胃虚弱、津夜大伤者不宜大剂量使用。5、咸 “能下、能软”。咸味药表示具有通下大便、软坚散结等作用。大便燥
8、结,瘰疬、包块等证,常选用咸味药。过咸易伤心气。6、涩 “能收、能涩”。涩味药表示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滑脱之证,常选用酸涩味的药。过酸易敛邪。7、淡 “能渗能利”。淡味药表示具有通利小便等作用。水湿为患之证,常选用淡味药。过淡易伤津液。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气味结合:意义:气与味从不同角度表明药物作用,要较全面认识药物的性能,只能性味合参。 原则:一气可与任何一味或多味结合,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规律:气味均一,或一气二味或多味。气味结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相同,功效相似;气味相异,功效不同。第三节 升降浮沉一、升降浮沉含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趋向性。是与疾病的病势相对而言
9、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向外,沉是向里收涩。二、确定依据:1、药物的质地轻重(及入药部位)。质轻的升浮,质重的沉降。2、药物的气味厚薄。薄者多主升浮,厚者多主沉降。3、药物的性味。性温热,味辛、甘、淡为阳,多主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为阴,多主沉降。4、药物的功效。根据药物作用的趋向。一般发表、透疹、升阳、涌吐、祛风湿、助阳、行气等作用的药,属于升浮药;泻下、利水、清热、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的药,属于沉降药。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一般说来,升浮药物具有发表、透疹、升阳、涌吐、祛风湿、助阳、行气等作用;沉降药物具有泻下、利水、清热、安神、平肝潜阳、息风
10、止痉、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指导用药)。1、根据升降浮沉药性,对抗病势,调节脏腑功能。2、根据升降浮沉趋向性,因势利导,祛邪外出。3、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药物。四、阴阳属性:性温热,味辛、甘、淡,升浮药为阳;性寒凉,味酸、苦、咸,沉降药为阴。五、影响因素:1、炮制。2、配伍。第四节 归 经4一、归经的含义:表示药物作用人体部位的选择性。二、理论基础:1、脏腑学说。2、经络学说:三、确定依据:根据药物特殊作用和所治病证部位而确定。1、药物特性。形色气味。2、药物疗效。特殊作用及所治病证部位。如黄连能清心热,即归心经。石膏清肺热,即归肺经。牛黄能息风止痉,即归肝经
11、等。四、表述方法:以脏腑经络部位表述。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指导用药。1、药物的性能之一,使性能理论更完善。2、能准确的选用药物。3、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种性能应相互联系。2、归经的脏腑不能与解剖位置等同。3、正确对待引经报使。引子药。第五节 有毒无毒一、毒的含义1、古代:指药物的偏性或药物对机体的危害性。2、现代:指药物对机体的危害性。二、“毒”的特性: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三、确定依据:机体的反应。1、含不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用量是否适当四、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药材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次
12、数、时间长短、皮肤粘膜状况、用药面积大小、病人体质、年龄、性别、证候性质等。五、引起中药中毒及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 8、管理不善; 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六、使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1、用药要适当;2、采制要严格;3、用药要合理,杜绝滥用;4、识别过敏者。5、有毒无毒是相对的,要防止两种片面性;6、一些毒性药物可能具有较强或特殊的医疗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7、要有“有毒观念,无毒用药”的正确态度。 第三章 中药的应用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一、含义:根据病情的需要,药物的性能
13、特点,以及用药法则,将两味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为配伍。5二、目的:1、适应复杂病情。2、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4、扩大药物的适用范围。三、内容:(一)七情配伍1、含义:把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谓之七情。2、内容 (1)单行:单味药的应用,或配伍中各功效互不相关的发挥作用。(2)相须:“同类不可离也”。相同功效的药物合用,明显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为相须。如麻黄与桂枝合用,明显增强发汗解表作用;石膏与知母合用,明显增强清热泻火作用;大黄与芒硝合用,明显增强泻下通便作用等,均属于相须。(3)相使:“我之佐使也”。有主有辅,辅助药物增强主药疗效的配
14、伍,为相使。如黄柏与苍术配伍,苍术增强黄柏的清热燥湿作用;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麻黄与杏仁配伍,杏仁增强麻黄宣肺平喘作用等,均属于相使。(4)相畏:“受彼之制也”。一种药物的毒烈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为相畏。如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所消除,半夏畏生姜;附子的毒性,能被干姜所减轻,附子畏干姜等,均属于相畏。(5)相杀:“制彼之毒也”。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性,为相杀。如生姜消除半夏的毒性,为生姜杀半夏毒;干姜消除附子的毒性,为干姜杀附子毒等,均为相杀。(6)相恶:“夺我之能也”。两药合用后疗效降低,为相恶。如生姜温胃,黄连清胃,两者合用,疗效降低,为生姜恶
15、黄连;人参补气,莱菔子行气,两者配伍,疗效降低,为人参恶莱菔子,均为相恶。(7)相反:“两不相合也”。 两药合用后产生毒性或增加毒性,危害人体,为相反。如甘草与甘遂,乌头与半夏,人参与藜芦等配伍,其毒性增强,属相反。配伍用药原则:用药时应充分利用相须、相使的关系,以增强药物疗效。使用毒性药物时,应利用相畏、相杀的关系,以降低毒性。避免使用相恶的关系,以免降低药物疗效。相反不能配伍使用,属于配伍禁忌。(二)君臣佐使1、含义:方的结构,遣药组方的原则。2、内容:(1)君药:“主病之为君”,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为君药。(2)臣药:“佐君之为臣”,其一,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和主病的药物
16、;其二,治疗兼病或兼证的药物。(3)佐药: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二是佐制药,消除或减轻君臣药的毒副反应;三是反佐药,与君臣药相反相成。(4)使药:一为次要的药物,有解释为引经药的;二为调和药。6第二节 用药禁忌一、配伍禁忌:(一)含义:不宜配伍使用的药物。主要指十八反、十九畏。(二)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三)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二、妊娠用药禁忌(一)含义:妊娠期间应予忌用或慎用的药物。(二)确定原则:禁用药:能引起夺胎,引起
17、畸形,导致中毒的药物。慎用药:易耗伤气血,温热药物,滑利之品。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一一一 含义: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称忌口。一一一 内容:见讲义。第三节 中药的剂量一、含义:单味药物干燥后用于汤剂的成人内服一日量。(一)单味药的常用有效量(二)药物间的相对用量(三)药物的实际利用量二、单位换算三、确定剂量的依据(一)药物的性质性能1、药材质量。2、药材质地。 3、药物性能(气味、毒性)。4、药物的作用。(二)用药因素。1、方药配伍:根据单用或复方、主药与辅药的不同。2、剂型的差异。2、使用目的。(三)患者情况。1、体质。2、年龄。3、性别。4、病程的长短、新久。5、病势轻重、缓急。
18、6、生活习惯与职业。(四)因时因地制宜。气候、环境方面。“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第四节 煎服法一、煎服法(一)煎法:1、器具。2、煎药用水。3、加水多少。4、煎前浸泡。5、煎煮火候。6、煎煮次数。7、及时滤汁。(二)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71、先煎:矿物、贝壳等有效成分不易溶解析出的药物,及加热久煎能降低毒性的药物,或特殊需要的药物。如石膏、磁石、龙骨、牡蛎、龟甲、鳖甲、川乌、附子等。2、后下:含芳香挥发成分高的药物(如解表药、芳香化湿药、部分行气药),及久煎疗效降低的药物。如薄荷、荆芥、藿香、砂仁、白蔻、钩藤、肉桂、沉香等。3、包煎:有绒毛、细小种子、粉末状、易使药液浑浊、粘液质多等类药物。
19、如辛夷、旋覆花、车前子、蒲黄、海金沙、五灵脂等。4、另煎:名贵药、需严格控制药量药、充分利用药材之药,或临床治疗需要。人参、西洋参等。5、烊化:胶状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角等。6、冲服:原汁药、另煎药、名贵药、极易溶化药,需严格控制药量药、充分利用药材药,以及难溶于水的药物或不溶药。如芒硝、青黛、熊胆、川贝、羚羊角、琥珀、鸡内金、三七、血竭、麝香、冰片等。以及毒性猛烈的药物,煎煮加热产生毒性、或加热有效成分易破坏、丧失药效的药物。如甘遂、大戟、芫花、巴豆、芦荟、麝香、冰片、雷丸、琥珀、朱砂、雄黄、硫黄、马钱子、班蝥、蟾酥等)二、服药方法(一)服药时间1、空腹服。2、饭前服,3、饭后服。4、睡前
20、服。5 定时服。6、不拘时服。(二)服药次数(三)服药冷热8各 论第一章 解表药一、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为解表药。二、性能特点:味辛;药性寒温不一,发散风寒者药性辛温,疏散风热者,药性辛凉;归肺、及膀胱经。细辛、苍耳子有小毒(注意用量不宜过大)。三、功效:1、解表。发散透达在表的邪气,祛除表邪,解除表证,为解表。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引起表证,故解表又可称为祛风解表。风邪与寒邪结合为风寒者,发散风寒(亦可称发汗解表);风邪与热邪结合为风热者,发散风热。2、兼有止痛、通鼻窍、止咳平喘、透疹、祛风湿、利尿等作用。四、主治:1、表证。具有恶寒发热,苔薄脉浮症状表现
21、者。2、风湿痹痛、鼻窍阻塞、咳喘、水肿、麻疹初期有表证者。五、配伍应用原则:1、根据不同的兼挟邪气进行配伍。2、根据不同体虚进行配伍。3、根据不同病证进行配伍。4、发散风热药应适当配清热解毒药。六、使用注意:1、因证选药。2、汗家、疮家、淋家、亡血家等体虚津亏之人,不宜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3、发汗不宜太过,以免伤阳耗阴。4、因时因地用药,“用寒远寒,用热远热”。5、解表药不宜久煎。9(一)辛温解表药 发汗解表发散风寒,开毛窍发汗,其发汗力强,主治风寒外感表实证。外感风寒之喘咳 虚喘麻黄 宣肺平喘 痰饮停肺,复感风寒之喘咳 忌用热邪壅肺之喘咳利尿消肿水肿兼表证者发汗解表较麻黄发汗力弱,其为助阳
22、发汗。主治风寒表实证及风寒表虚证散寒通经风湿痹痛 本品:桂枝 温通经脉 虚寒腹痛 温性强,易助热伤温通血脉血瘀寒凝痛经及瘀血证 阴、动血。故风热通心阳胸痹,心悸、脉结代 表证、温热病、助阳化气 温助脾阳水湿内停及痰饮 血热妄行出血、助肾阳化气行水水肿、小便不利 阴虚火旺者忌用。发散风寒 (发汗解表 既发散风 紫苏又能 最宜风寒外感而气滞者,及咳痰胸闷,呕恶者。或解表散寒 紫苏 寒又和中, 行气宽中、 脾胃气滞,梅核气。 或发表散寒 用于外感 止呕、安胎 胃寒、胃热、妊娠呕吐,胎动不安。或祛风散寒) 风寒中焦 解鱼鳖毒。 鱼鳖中毒。 用于 生姜 不和(胃 生姜重在 风寒外感。 风寒表证 肠性感冒
23、) 温胃止呕 为止呕圣药,多用于胃寒呕吐。恶寒发热,温肺止咳 风寒、肺寒咳嗽;解鱼鳖毒,解半夏毒。香薷 呕恶不适 香薷重在 夏月外感风寒而兼湿浊困脾者。(传统用治者 化湿和中 阴暑,而暑热者慎用。)利水消肿 水肿而兼表证。 防风微温 风寒、风热表证均可应用,而风寒表证最宜。五药均能 祛 并能解痉 破伤风。防风 解表散寒, 风 祛风止痒 风疹、皮肤瘙痒。羌活 (祛风湿) 湿 羌活善治风寒表证;上半身风湿痛;太阳经头痛。藁本 止痛。可 藁本善治巅顶头痛;风湿痹痛。用于外感 白芷能通鼻 善治阳明经的疼痛,前额、眉棱骨头痛,牙痛。风寒、头 窍,消肿 外感风寒鼻塞不通,鼻渊。白芷 身疼痛较 排脓,燥湿
24、疮痈肿毒。盛者,及 止带,止痒 寒湿带下;风寒湿痹;风疹湿疹。风湿痹痛, 细辛长于止 善治少阴经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细辛 头痛 痛、能通鼻, 风寒外感鼻塞不通,鼻渊。温肺化饮 肺寒咳喘;阳虚外感。 肺燥伤阴者忌用。苍耳子 皆能散风寒,通鼻窍 苍耳子兼能祛风湿,止痒,可治风湿均可用于风寒外感鼻 痹痛,皮肤瘙痒。10辛 夷 窍阻塞,鼻渊,鼻鼽 (二)辛凉解表药荆芥与亦防风均具有祛风解表及祛风止痒作用。性平和风寒风热表证均宜。荆 芥 荆芥 能祛风止痒,可治风疹。四药均能 皆可用于风热表证 炒炭止血,用于出血证。薄 荷 疏散风热、 温热病卫分证 薄荷 疏肝行气,治肝郁气滞证。清利头目、 风热而致咽喉
25、不利、 止痒,治风疹瘙痒。疏散风 牛蒡子 利咽喉、 头目不清 牛蒡子-解毒散结,治疮痈、痄腮。热(发 透疹。 麻疹初期疹出不透 善治外感风热,声音嘶哑。散风热、 蝉 蜕 蝉蜕 又能退翳明目,治目赤翳障;解表退 (牛蒡子能滑肠,气虚便溏者慎用) 息风止痉,治破伤风;皮肤瘙痒。热) 用于 风热表证, 善于清肺润肺止咳,主治风热咳嗽,风热表 桑叶 疏散风热 温热病初起, 桑叶 肺燥咳嗽。证 清肺热 风热、肝热、 凉血止血,治血热出血。菊花 平肝明目 肝肾不足目疾;菊花 平肝明目作用较桑叶强,为明目的常用药。肝阳上亢眩晕 并能清热解毒,可治热毒疮痈。善退热,及解少阳经邪气,主治风热表证,高热不退;或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柴胡 能解表退热 柴胡 疏肝解郁,主治肝郁气滞证。升阳。用于 升阳而举陷,治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升麻 外感表证( 升麻 清热解毒,治温疫、痄腮、疮疡、牙痛。风热风寒), 透疹,治麻疹初期疹出不透。葛根 阳气下陷证 葛根 升阳而止泻,治脾虚泄泻及湿热泄泻初起。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消渴。善解肌,主治项背强痛。蔓荆子 疏散风热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治外感风热,头昏目赤。止痛偏正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淡豆豉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