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75877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D )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D)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 B

2、、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B )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二、判断题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对)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对 )7、 “生产什么” 、 “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错)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X)10、 “人们的收入差距大

3、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X)2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A、鸡蛋价格上升 B、良好的天气情况 C、牛奶价格上升 D、收入上升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 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 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 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

4、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B、大量积压C、黑市交易D、A 和 C7、如果价格下降 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 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A、富有弹性 B、具

5、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弹性不能确定38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D) 。A、消费者收入的变化;B、技术水平变动;C、消费者预期该商品的价格上升;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9、均衡价格一定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10、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 B)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二、判断题1、需求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X2

6、、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的增加。V3、两种互补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X4、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X5、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X6、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X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V8、在商品过剩的条件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买者之间的竞争会抬高价格。V9、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X10、假定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减少.X三

7、、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100-5P,供给函数为 Qs=-50+5p,求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2、某商品的价格由 20 元上升到 30 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 10%,问该商品4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 Ed=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 Qd =800 件,单位产品价格 P =10 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 1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四、问答题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2、试运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国粮价走势(设币值稳定)?3、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4、

8、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进行分析。参考答案三、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100-5P,供给函数为 Qs=-50+5p,求均衡价格 Pe和均衡数量 Qe。解:由均衡条件有: 251501esdP2、某商品的价格由 20 元上升到 30 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 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解:需求弹性 ,2.03%1PQed由上式可知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为缺乏弹性,所以期价格与总收益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 Ed=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 Qd =800 件,单位产品价格 P =1

9、0 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 1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解:设提价后 dQ, 销 售 量 为价 格 为 15由需求价格弹性 7605.0%18 dddd QPQE则:提价前总销售收入为: 0TRd提价后总销售收入为: 836017所以: 360TR四、问答题1、支持价格运用有何作用?政府应如何处理过剩产品?答:支持价格运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积极作用。从长期限来看,支持价格政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为: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通过不同农产品实施不同的支持价格,可以调节农业生产结构;保障了农业利益,有利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消极作用。支持价格

10、的运用,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要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收购过剩产品。政府将过剩产品收购后,应如何处理?一是出口。出口可缓解供过于求,又可增加外汇收入。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但这要求产品质优,同时他国对该产品不设进口限制。在不影响正常出口的情形下,也可考虑无偿援助他国。二是库存。通过库存调济市场余缺,丰年存入,歉收投放。但这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产品是可以库存的和产品库存费用较低,否则库存会得不偿失。三是销毁。销毁商品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是资源的浪费,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有益的。2、试运用供求定理分析我国粮价走势(设币值稳定)?答:粮价呈上升趋势

11、。从需求方面分析: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较大幅度地增加。理由:一是人口增长。人口总量会缓慢增长;二是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减少,但对粮食的间接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供给方面分析:对粮食的供给会有所增加,但幅度有限。理由:一是可6耕地减少。城市的扩展,公路、铁路的兴建,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二是农业政策效应发挥殆尽;三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四是农业生产技术作用的有限性。总之,粮食需求增加幅度大于粮食供给增加幅度,其结果必然是粮食的上升。3、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薄利多销”进行分析。答:(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

12、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2)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幅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3)当商品富有价格弹性时,降价会带来销售量增加且销售量增幅大于价格降幅,其结果是总收益增加,对厂商有利,这就是“薄利多销”的实质。QP1D0PP2Q1 Q24、利用需求弹性理论对“谷贱伤农”进行分析。答:(1)厂商的收益与其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相关,并且都有是正相关,然而,一般情形下,销售价格和销售量却是反向变动的。(2)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动幅度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3)当商品缺乏价格弹性时,降价会带来销售量增加但销售量增幅小于价格降幅,其结果是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低会导致农民利益减少,甚至收益不能弥补成本,会严重地挫伤农民的生产积级性,这就是“谷贱伤农”的实质。7QP10PP2Q1 Q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