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83920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5 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版)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重点:哲学、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一、内容: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功能。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及根本方法。二、考核要求:(一) 准确把握和理解“哲学”的概念。(二) 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三) 正确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作用。(四) 了解哲学的不同形态及其历史演变。(五)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六) 领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

2、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七)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八)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功能。(九) 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意义和科学方法。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本章重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时空观和运动观,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一、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时空观和运动观,自然、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结构和功能,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二、考核要求:(一)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及其局限性,科学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二) 正确理解运动、时间、空间及其与物质的关系,批判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运动观。(三) 正确理解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把握地理环

3、境、人口、生产方式等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 正确理解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意识的结构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五) 了解人工智能及其本质、它与意识和区别。(六) 正确理解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批判二元论的错误。(七) 理解实事求是的哲学理论基础。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第 2 页 共 5 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版) 2本章重点: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内容:实践的本质、结构,实践活动的运动机制以及实践的地位和意义。二、考核要求:(一) 全面理解实践概念的两层含义。(二) 科学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和根本地位。(三) 正确理解

4、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四) 了解实践的运行机制。(五) 了解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以及它们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六) 了解实践的世界观意义。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本章重点:社会的本质,社会的经济结构。一、内容:社会及其本质,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二、考核要求:(一) 科学理解社会的实践本质。(二) 正确理解生产力及其特点、基本要素。(三) 正确理解生产关系及其本质。(四) 理解阶级的科学定义、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和重要途径。(五) 科学理解国家的本质、职能及其演变和发展趋势。(六) 科学掌握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之间的关系。(七)

5、 正确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八)理解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联系与区别。(九)了解社会意识堵形态的多种社会功能。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本章重点: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的本质。一、内容: 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的本质。二、考核要求:(一) 科学理解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二) 正确理解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三) 正确理解人的价值及其与人的本质的关系,区别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不同。(四)了解人的价值实现的内容及其社会条件。 (五) 全面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尤其是其社会性。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本章重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第 3 页 共 5 页辩证唯物主

6、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版) 3一、内容:唯物辩证法的确立,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二、考核要求:(一) 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 正确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三) 了解人的活动辩证法与客观事物辩证法的关系。(四) 正确掌握“联系”这一哲学范畴的含义以及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五) 区别“运动” 、 “变化”和“发展”三个不同范畴,以及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六) 把握“规律”范畴的含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其核心。(七) 了解“决定论”及其几种形态。第六章 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章重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基本内容。

7、一、内容: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基本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考核要求:(一) 科学把握质、量、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二) 理解质变、量变及其相互关系,量变、质变的复杂性表现。(三) 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四) 正确理解“矛盾”概念及其基本属性,(五) 科学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六) 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本原理,从多方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七) 了解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的意义。(八) 科学把握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观点及其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九)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及其形式、特点。(十) 一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十一) 学会联系实际运用唯物

8、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本章重点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机制及其应用。一、内容: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和直接动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二、考核要求:(一) 了解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及其联系和区别。(二) 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及其辩证性统一。(三) 正确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辩证关系。(四) 科学理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相互作用、内在机制。(五) 正确理解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六) 掌握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七) 了解科技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及其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第

9、 4 页 共 5 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版) 4(八) 劝正确评价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对英雄史观。(九) 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第八章 认识与实践本章重点:认识的本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一、内容:认识的产生,认识的本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认识的系统结构及其特性与功能。二、考核要求:(一) 理解劳动实践在认识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理解及其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三) 理解认识的系统结构及其特性与功能,明确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及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的进化与发展和特点。第

10、九章 认识的形式与认识的过程本章重点:认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一、内容: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即认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二、考核要求:(一) 掌握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两个阶级及其不同的特点和辩证关系。(二) 理解认识运动的循环性和上升性。(三) 把握认识过程中的信息,选择、建构及其作用。(四) 掌握认识运动的逻辑机制以马克思主义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五) 充分理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十章 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本章重点: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一、内容:认识活动的思维方法及其本质和特征、作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和现代科学思

11、维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二、考核要求:(一) 理解思维方法的本质以及它的双重特征和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二) 了解辩证思维的实质及辩证思维的几种基本方法。(三) 掌握现代科学思维的几种基本方法。(四) 正确处理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辩证关系。(五) 掌握思维方式的认识本质、内在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认识功能。第十一章 真理和价值本章重点: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一、内容:第 5 页 共 5 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五版) 5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和价值问题,真理和价值的关系问题。二、考核要求:(一) 理解真理的概念及其特性(二) 理解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三)了解实践是检验真

12、理的唯一标准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四) 充分认识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五) 理解价值及其特点(六) 了解评价的含义及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的两项基本要求。(七) 理解人类活动中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及区别与统一。(八) 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和统一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第十二章 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本章重点: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远景。一、内容:社会进步及其标准,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二、考核要求:(一) 全面科学理解社会进步的基本涵义及其标准。(二) 正确理解自由,确立正确的自由观,了解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三) 了解“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意义,了解人类解放的意义及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四) 正确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把握人的发展过程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五) 理解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及其现实基础。(六) 正确认识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七) 理解走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既是人类所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历史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