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84284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亲爱的同学们: 快乐化学 放松心情 相信自己 我会成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K:39 S:321、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2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 B C D3彭水县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下 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4、某 1 L 纯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 100 g 内)

2、:脂肪3.3 g、蛋白质2.9 g、非脂乳固体8.1 g、钾145 mg、钙115 mg。这里的钾、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5、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6、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 65二氧化硫 6二氧化氮 20 良班级:_姓名:_考号:_密 封 线2B. 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

3、不能燃烧 C.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以及切割金属等D. 用燃着的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7、实验室用 KClO3制 O2,操作有: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A. B. C. D. 8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 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

4、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 2何时收集满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D. 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10、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11、2010 年 2 月 19 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第 112 号元素的符号为 Cn,它的中文名称为鎶。已知 C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7,其质子数是 112,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12 B. 165 C. 277 D. 38912、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

5、列粒子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是( )A、质子数、中子数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313、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能收集氢气但不能收集氧化氮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 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1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原子没有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15、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没有给试管均匀预

6、热;夹试管的铁夹夹的过紧;试管外壁潮湿;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忘了加催化剂;利用内焰给试管加热;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铁夹未夹在离试管 1/3 处;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了一小团棉花( )A.全部 B. C.没有 D.没有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共 22 分)16、 (4 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2 个氮原子_ ;(2)4 个硫酸根离子_;(3)5 个水分子_; (4)7 个亚铁离子_;17、 (3 分)现有 空气,四氧化三铁,铁粉, 二氧化碳,氧气,金刚石 澄清石灰水 七种物质。 (填序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18 (1 分)某班同学用右

7、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瓶子容积的 1/5,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_;19、 (3 分)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4(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20、 (1 分)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了 8.3g NaCl(1 g 以

8、下用游码) ,结果老师检查发现他把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他称得 NaCl 的实际质量为_ g。21、 (2 分)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X =_,离子符号为_。22、 (5 分)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0 级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1)福岛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发生核反应放出的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援助的物质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饮用水等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 活

9、性炭的 性。(3)由于堆芯熔毁,造成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海水遭到反应堆内发生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碘-131 和铯-137 的污染。由于运输困难和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_;“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 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A水是单质,能赋予生命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C水资源紧缺既有缺水又有水受到污染的原因,所以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4)这次因冷却故障导致核反应堆发生爆炸,为中国 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和平、安全利用原子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A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 B核能的危害性太大,不应再推广使用C开发核能可节约煤、石油等化石能源2 8 Y+X523、 (3 分)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 。(2)如右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3)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24、 (8 分)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A B C D E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11、 _ b 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其中二氧化锰起_ 作用。如何检验氧气_ 。(3)如果用装置 E 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应先_然后再_ 25、 (5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1)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

12、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见右图)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请写出该操作的一个注意事项: (2)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 pH 和硬度两项。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a6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26、 (5 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试管上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3)水通电后发生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为 。 (4)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前几分钟内负、正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 ,从第 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