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4441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3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 ,记录了岁月的 ,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A殊途同归 神韵 斗转星移 B异曲同工 神采 斗转星移c殊途同归 神采 沧海桑田 D异曲同工 神韵 沧海桑田1.A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 )A. 王洛宾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

2、人民群众的生活,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B. 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踏步进军海外市场的标杆。C. 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引导中学生系统地阅读中外名著,从而培养中学生对文化典籍的浓厚兴趣,是每个语文老师需要关注的课题。D. 时至今日,为数众多的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这个喷射出了肖邦伟人音乐的不竭源泉,看成了自己一生的夙愿。2.B(A.“歌深受爱戴” ,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应将“引导中学生系统地阅读中外名著与“培养中学生对文化典籍的浓厚兴趣”互换位置。D.成分残缺,应在“把”字

3、后补上诸如“造访” “拜谒”之类的动词。)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2 分) ( )A世态人情,比山光水色、清风明月更有滋味,可当酒品,可当戏看,可作书读。B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C. 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事情。D.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3.C(A.暗喻,将“世态人情”比作“酒” “书”和“戏” 。B.明喻,将洁白的“晨霜”比作“黑女脸上的脂粉” 。D.暗喻,将“湖”比作“大地的眼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空缺

4、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路连接着家和前方。 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米未出家门,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A B c D4.B5用平实的语言转述下面画线的句子,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2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 ,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A人相貌的妍媸是相对的

5、,不能盲目地效仿别人。B. 创作贵在坚守自我,不能一味地效仿别人。C创作不能丢失自我,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D作品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才有鉴别。5.C(作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背景性词语“剧本创作” ,可以说它是比喻的本体,而画线句子是比喻的喻体;其次要对画线句子进行切分,然后进行局部转换,局部转换后还要从整体上进行整合,把握语句的整体含意。A.没有转换出本义。B.虽转换出了本义,但“遂蒙千古之诮”这一后果没有转换出来。D.偏离了原文对“效”这一重点词的论述。)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1 9 分)6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管理

6、)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遗忘)榆柳萌后檐,桃李罗堂前(遮蔽)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同“萋萋” ,茂盛的样子)B.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滞留)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拨开,分开)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盘绕) 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领,带领)C.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同意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遂使之行,成于吴(媾和,讲和)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置办,配备)D.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 (类)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马行走一天的路程)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鼓励)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感到奇异)6.B(A.遗:丢弃。C.与

7、:帮助。D.宣:疏通,疏导。)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0 题。(16 分)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裴炎,字子隆,是绛州闻喜县人。高宗前往东都,留皇太子在京师,让裴炎辅佐。皇上生病,太子代管国事,下诏让裴炎和刘齐贤、郭正一在东宫议处政事,等到皇上病危, (裴炎)接受皇上遗命辅佐太子,就是唐中宗。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 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袆之勒兵入宫 ,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

8、“我何罪?” 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中宗想要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持不同意,皇帝发怒说:“我即使有意把国冢让给韦玄贞难道又有什么不可以吗?为什么要吝啬侍中这一职位呢?”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袆之带兵入宫,宣布武后懿旨,扶着皇帝下殿,皇帝说:“我有什皇罪?”武后说:“将天下让给韦玄贞,难道没有罪吗?”于是废皇帝为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帚。裴炎因为“定策”(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这一功勋,被封为水清县男。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日:“

9、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袆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来几,赐爵河东县侯。武后执政后,逐渐放纵自己,这时武承嗣请求建立3七庙,追封自己的父祖为王,裴炎进谏说:“太后是天下的母亲,凭借着高尚的品德临朝听政,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您)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武后说:“吕氏的封王,是将权力交给活人,如今我追封的是祖先,一存一亡情况不同,怎能相提并论呢!”裴炙说: “蔓

10、草难以对付,不可任它萌芽生长。 ”武后虽心下不悦怛也只能(把这事)搁下。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刘袆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唯独裴炎坚持谏诤,武后心中(对他)更加愤恨。不久,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 ”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

11、臣明其不反。 ”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 ”遂斩于都亭驿。豫王虽然是皇帝,(但)从未(能)处理天下事务。裴炎谋划趁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拘捕她,将国政归还夭子。适逢久雨,太后不能出游,这件事也就只好作罢。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说:“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您还政于君,逆贼不用征讨就会自行瓦解。 ”御史崔警说:“裴炎受先帝顾命之托,大权在手,听说叛乱不去征讨,却请求太后归还国政,此中必定有不同寻常的企图。 ”太后便拘捕裴炎押送诏狱,派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

12、承晔共同审问他。凤阁侍郎胡元范说:“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 ”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相继为他辩解,太后说:“裴炎谋反已有征兆,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胡元范、刘齐贤说:“如果说裴炎谋反,(那么)我们也是谋反了。 ”武后说:“我知道裴炎谋反,你们不谋反。 ”于是在都亭驿杀了裴炎。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裴炎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顺的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 ”最终不屈服。官府抄没他的家财,没有一石粮食的积蓄。 (选自新唐书裴炎传 ,有删节)7对下列句子申加点的词的解释

13、,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吕氏之王,权属生人 属:交给 B.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 省:明白C.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 鞫:审问 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端:征兆7.B(省:视,处理。省事,即“视事” ,处理公务。)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高宗去东都,让裴炎留京辅佐皇太子;高宗生病,下诏让裴炎、刘齐贤、郭正一协助太子处理政务;高宗病危,遗诏让裴炎辅政。由此可见,裴炎深得高宗信任。B武后听信武承嗣建议,拟追封武氏先人为王,裴炎拿汉代吕后封吕姓为王终遭灭族的前车之鉴劝止武后,尽管武后认为二者不可相提并论,但裴炎仍力谏不已。

14、C裴炎因被诬谋反而下狱,为给裴炎洗雪冤屈,胡元范、刘齐贤、蒋俨三人先后进言武后,其中,胡元范、刘齐贤甚至说出裴炎谋反,我们也会跟着谋反这样的话。D裴炎之所以被杀,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被弹劾后,宁死也不肯为自保而对朝廷说些恭顺的话,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与武后在是否征讨徐敬业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8.C (对文中“若炎反,臣辈亦反矣”一句理解错误:不是“也会跟着谋反” ,而4是向武后表明没有人比裴炎更忠心,裴炎绝对不会谋反。)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袆之勒兵入宫。 (3 分)9.(1)裴炎感到担忧,便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袆之带兵入

15、宫。(“惧” “因” “勒”各 1 分:若整句译文不顺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扣 1 分。 “惧” ,译成“害怕” ,错误。 “因” ,译成“于是,就” ,亦可。 “后”必须译成“武后” ,译成“然后,后来”错误。 “勒”译成“带领,率领”均可。 )(2)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4 分)(2)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 (“炎社稷臣” ,判断句,1 分;“有功于国” ,状语后置句,1 分, “事” ,1 分;“明” ,1 分。若整句译文不顺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扣 1 分。 “悉心”译成“全心”亦可。 “明” ,译成“

16、清楚,明白”亦可,译成“认为,明确”错误。 )10 根据文本内容,概括裴炎这一形象的特点。 (3 分)忧心国事,坚持原则,刚直不阿,清廉自守。 “忧心国事”答“一心为国” ;“刚直不屈”答与“刚正”相近的形象特点;“清廉自守”答“清廉” 。以上三种情形,均可照常赋分。若将“坚持原则”答成“固执” ,不给分。答对其中任 1 点得 1 分。 )三、古诗词鉴赏(8 分)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寄全椒 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时作者被贬滁州刺史,与山中一道士成为好友。臼石

17、:即白石英,道家餐饮中的食物。(1)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冷”字的作用。 (4 分)11.(1)“冷” ,既点出了郡斋气候的特点,也反映了此时诗人的心境。(2 分)在为全诗定下清冷孤寂的情感基调的同时,也为下文写持酒访客蓄势。(2 分)补充:第一点光答套话,不答具体特点的,不给分。补充:既点出郡斋寒冷的气候特点,也反映了诗人被贬后凄凉的心境。第二点答“渲染/营造了凄凉/凄冷的气氛/氛围”与“奠定清冷孤寂的情感基调” ,任选一点给 1 分, “为下文写持酒访客蓄势/做铺垫”与“引起下文对朋友的思念/想念朋友” ,任选一点给 1 分。 【注:“铺垫”的“铺”写错,该点不得分。 】 )(2)这首看似平

18、淡的诗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4 分)(2)独处的孤独寂寞;对友人的关切思念;无法见到友人的空虚惆怅;政治失意的失望感伤。(每点 1 分)补充:对友人山居生活的向往,无法见到友人的失落,对友人踪迹无处寻觅的无奈/惆怅,被贬/仕途失意的愁苦,可参照原参考答案赋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6 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荀子劝学)(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5(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 短歌行)(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5

19、)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评分建议:一句 1 分。若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五、名著阅读(8 分)1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3 分) ( )( )A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段判词暗示了名列“金陵十二钗副册”的迎春遇人不淑以致被折磨而死的凄惨命运。B. 秦可卿病逝,尤氏因旧疾复发无法理事,宝玉举荐凤姐;凤姐在协理宁国府过程中,借惩处一个按名查点时未到的下人之机,强化了自己的威权。C. 宝玉挨打,黛玉心疼,两个眼睛哭肿得像桃儿一般;宝玉一席体己的话,让她愈发悲伤

20、,抽抽噎噎半天后,才劝宝玉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D. 仲春时节,黛玉写作了一篇桃花行 ,引得宝钗、宝琴、探春等人围观;湘云趁机提议:重整诗社,改“海棠社”为“桃花社” ,推黛玉为社主。E. 紫鹃对黛玉一片忠心,为试探宝玉情之所钟,她曾谎称“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黛玉,致使宝玉痴狂病发,惹得贾府上下一片慌乱。1 3.A、D(A 错在名列“金陵十二钗副册” ;D.“推黛玉为社主”不是湘云的提议。)评分建议:选对一项,2 分、两项,3 分;多选,不得分。1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依据相关情节,回答其后问题。 (5 分)紫鹃在一旁劝道:“今儿宝姑娘送来的这些东西,可见宝姑娘素日看得姑娘很重,

21、姑娘看看该喜欢才是,为什么反倒伤起心来。这不是宝姑娘送东西来倒叫姑娘烦恼了不成?就是宝姑娘听见,反觉得脸上不好看”(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十七回)紫鹃口中的“姑娘”是谁?宝姑娘送她东西,她为何“反倒伤起心来 ”?由此可见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14.“姑娘”指的是黛玉。(1 分)她之所以伤心:一、宝钗所送都是“家乡之物” ,让她触物伤情;二、宝钗所送都是薛蟠特意从江南捎回送给妹妹的,这让她想起自己孤苦伶仃、寄居亲戚家中、无人致送“土物”的悲苦境遇。(2 分)由此可见出她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2 分)。原因一必须答到“所送是家乡之物” ,原因二必须答到“薛蟠送给妹妹的” 。 )六、现代文阅读(3

22、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6 题。(8 分)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直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

23、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6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

24、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选自韩少功我心归去 ,有删节)15.请简析第 段画线文字在选文中的作用。 (4 分)1 5.(4 分)内容上:写舒伯特的独唱曲勾起我对故乡月夜的想象(1 分),形象地展现了故乡的宁静与诗意(1 分)。结构上:既照应上文“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予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1 分),又为下文形象揭示人与故乡的关系作了铺垫(1 分)。补充:内容上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眷恋等”给 1 分,结构上答“承接上文故乡让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给 1 分。 )16.说说你对第段末尾画线句内涵的理解。 (4 分)16.第一点答到“那种失望”指“对故乡贫瘠脏乱的失望

25、” ,或“故乡的落后贫瘠让人失望” (1 分) 。这种失望相对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更为痛苦/深沉(1 分) 。这种失望能激起人们的奋斗/奉献之心,从而为故乡创造出有价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 分) ,这种失望里透着对故乡深沉的爱与期待(1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 (8 分)北平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蜒,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

26、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

27、愧杀!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选自老舍想北平 ,有删节)17.请简要赏析第段末尾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4 分)1 7.善于捕捉生活细节,运用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北平水果新鲜的特点,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与自豪。(答全四点,3 分;缺一点扣 1 分,扣完为止。)京味儿语言,亲切风趣(1 分)。补充:

28、细节、拟人、反问、对比,任答两点得 1 分;特点,1 分;情感,1 分。语言答“具有地方特色”或运用“儿化音” ,也可给 1 分。18.北平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北平除了让我想念,还让我的内心生发出哪些感受?(4 分)18.北平最主要的特点是“接近自然”(1 分)。动中有静,让我快乐和安适(1 分);花草果蔬多而新鲜,让我喜欢和自豪(1 分);贫寒的我也能享清福,让我感到庆幸,7并由此感激(1 分)。(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2 题。(20 分)徙汪曾祺县立第五小学历年毕业了不少学生。不少人还记得母校的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

29、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校歌的作者是高先生。先生名鹏,字北溟。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谈老先生知道高家很穷,他教高先生书,不受修金。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正在囊空咄咄,百无聊赖,有一个世交沈石君拍开了高家的白木板门。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因为高先生是谈甓渔的高足,破格担任了五、六年级的国文。高先生并不意满志得,他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他教学生,无所阿私,只看品学,不问家庭。对于不守校规的学生,他常常痛加训斥,不管他的爸爸是什么局长还是党部委员。 每天他清早出门,傍晚回家。

30、进门是一条狭长的过道,砖缝里长着扫帚苗、苦艾和一种开着蓝色碎花的野草,有两个黄蝴蝶寂寞地飞着。高先生就从这些野草丛中踏着沉重的步子走进去,走进里面一个小门,好像走进了一个深深的洞穴,高大的背影消失了。木板门又关了,把门上的一副对联关在外面。沈石君出山长初级中学后,他聘高北溟做国文教员。高先生要求自选教材。他选的文章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学会了欣赏文学,接受了高先生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高先生有两件心事。一件是想把谈老师的诗文刻印出来。问了问价钱,贵得吓人,为高北溟力所不及。高先生觉得对不起老师,心里很不安。另

31、一件心事是女儿高雪的前途。 高雪初三毕业。她要考高中,将来到北平上大学。高先生只许她报师范。高雪哭,不吃饭。妈妈和姐姐坐在床前轮流劝她。“不要这样。爸爸不是不想让你向高处飞,爸爸没有钱。 ”“他有钱!”“那是攒起来要给谈老先生刻文集的。 ”高雪虽然娇纵任性,这点清清楚楚的事理她是明白的。她走到书房里,叫了一声:“爸爸!”高先生知道女儿回心转意了,他心里倒酸渍渍的,很不好受。 任何小城都是有风波的。三十几个教育界人士,联名写信告了沈石君。主要的罪名是:“把持学政,任用私人,倡导民主,宣传赤化” 。 “任用私人”牵涉到高北溟。指摘高北溟的教学是“不以规矩,自作主张” 。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去教书。高

32、雪从师范毕业,就在本县一小教书。她一面补习功课,准备考大学。第三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她所向往的大学,都迁到四川、云南。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本县外出的交通断了。半年之后,她病了。大家连一个准病名都说不出。一个西医说:“忧郁症” 。病了半年,闭了眼睛。高先生捶着书桌说:“怪我!怪我!怪我!”后来,高先生作古。五小的学生还在唱:“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他在东街住过的老屋倒塌了,临街的墙壁和白木板门倒还没有倒。板门上高先生写的春联也还在。大红朱笺被风雨漂得几乎是白色的了,墨写的字迹却还很浓,很黑。8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选自汪曾祺作品集( 小说卷) ,有删改)19.文章开头从校歌写起,有何

33、用意?(5 分)19.从校歌写起突出了创作者的才华(1 分),从歌词中可见他对学校的喜爱和对教育的热情(1 分)。自然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高北溟(1 分),与文末再次提及校歌遥相呼应(1 分),表达了校歌仍在、斯人已逝的感伤(1 分)。补充:第一点亦可答为“突出了高先生的文学素养高、有文采”等;情感亦可答为“作者对高先生的怀念、赞美、敬仰”等。20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高北溟的形象特征。(5 分)20.才华横溢,为人方正,教学有方,工作认真,知恩图报,命途多舛。(答对任意一点,1 分。)“为人方正”亦可答为“为人公正/公平”或“有教无类”等, “工作认真”亦可答为“一丝不苟,敬业” 。21小说主要

34、刻画高北溟,却用不少文字写高雪,请说明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4 分)21.写高雪想高飞却飞不了,这既是高北溟的人生悲剧之一(1 分),又与高北溟自身想施展才华却屡遭困厄的命运相互映衬(1 分),丰富了小说的内容(1 分),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意味(1 分)。调整答案:高雪这一人物“想高飞却飞不了”的悲剧形象;“侧面烘托”或“映衬” ;“高北溟自身想施展才华却屡遭困厄的命运” ;“侧面烘托高北溟先生的知恩图报” ;丰富小说内容;“女儿的悲剧也是高北溟先生的人生悲剧之一,从而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 (答到任意一点,1 分。 )22探究小说以“徙”为题的意蕴。 (6 分)22.情节构思上:“徙”实

35、写高北溟工作地点不断变换的遭遇(1 分)。人物刻画上:“徙”体现了高北溟鲲鹏展翅的理想(1 分), “徙”是高雪对自己人生的定位与追求(1分)。主旨表达上:“徙”而终究“未徙” ,突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 分),暗示出是动荡的时代给有才能的人造成了不幸(1 分),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理想的肯定及对他们多舛人生的嗟叹(1 分)。七、作文(70 分)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就是一趟旅行,心头承载太多,生活就会陷入忙乱,身心就会疲惫不堪甚至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时,你若适时合宜地给心灵减压,身心将豁然轻脱,再次踏上前行之路的步履也会因此而轻快。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给心灵减压”为

36、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类文章。一、审题这是一道“提示语+命题”形式的作文题。材料点明了“给心灵减压”之于人生的意义,让忙乱的生活更为悠闲有序,让疲惫不堪甚至濒临崩溃的身心豁然开朗,让人生的步履更加轻快。“给心灵减压”的前提是存在心灵压力,行文中需要明确心灵压力的缘起,有关于心灵压力的暗示或描写,为减压蓄势铺垫;“减压”需要有明确的减压方式的呈现,减压过程的叙写,如听曲、观海、读书等景象、情境或事件。减压的过程的叙写,应着力减压的景象、情境或事件与自我心灵的融合,突出心灵由重压到轻快的变化。二、构思1.选材 材料可粗略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心灵压力”的材料,多数学生眼界9相对狭仄,止

37、步于考试、学业、比赛、运动会等一井之天;二是关于“减压”方式的材料,学生渐能从眼前的生活中走出来,向自然、书籍等更宽阔的领域进发。2.重心 行文重心应在“给心灵减压”方式与过程的叙写,部分学生压力缘起、压力减却后的意义表述过多,导致重心不突出。3.融合 必修一课本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像山那样思考”是很好的启发。但少部分学生在行文时笔墨纠缠于写及读书、旅游的过程,未能将景与人,事与情融合一起,不能突出读书、自然等如何让心灵压力释放的过程,而能像西山之于柳宗元一般,自然与人物相融更是寥寥。4.波澜 学生初习高考记叙文,构思技巧普遍缺乏,多数平铺直叙,似流水帐,缺少波澜。三、判分1判分原则 从

38、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2.判分等级 一类卷 63 分以上;二类卷 5662 分;三类卷 4955 分;四类卷 4248 分;五类卷28 41 分;六类卷 27 分以下。3.个案处理确认抄袭的,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 10 分。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组长裁处。记叙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后,再扣字数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满 3 分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

39、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 46 分(不满 100 字,05 分;200 字左右,610 分;300 字左右,11 20 分;400 字左右,21 30 分;500 字左右,31 40 分;600 字左右,4146 分) ;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 ,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40 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20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附:评分表解分 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结构 语言 记叙文10一 7063 独到、深刻精巧严谨精辟生动文

40、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二 6256切题正确完整有特点准确恰当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三 5549 基本正确 基本完整 通顺平实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或者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处四 4842基本切题略有牵强逻辑层次不清基本通顺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五 4128牵强贴标签无章无法不通顺 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记叙描写

41、能力较弱六 270不切题不正确 低幼粗俗 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差四、标杆文给心灵减压(一类上,赋分 68 分)琴弦松紧不一,长短不同,产生不同的音调,松弛适当才能弹出让人如临其境的美妙乐音。琴如此,人又是怎样呢?坐在琴前的我虽面对着琴,心里却是没有琴的。每天的日子总是紧凑的,那样多的事情都来不及做完。我想要写错题,想要背单词,可时间完全不够用,数学、语文、英语.一门门的学科像汹涌的海浪将整个人浸没。“崩” ,弦断了。无奈地起身找替用琴弦,桌旁架上的绿意勾住了我。前几日见这盆植物长得十分张狂,两侧均向盆外延伸,不甚雅观,长出盆的叶子紧贴着墙,见不到阳光,本已黄绿参半,

42、憔悴的颜色灰蒙蒙,心里为他计算着剩下的日子。可今日却大不相同了,向四方肆意蔓延的枝叶被细线拢了起来,泛黄的枝叶不再被墙压迫,凋零的树叶落去,已然一盆生机盎然的生命!绿意滴到叶尖,那抹浓绿漾到我心中。虽有细线轻拢,却不减自由。减去一丝压力,竟能促进一个生命的焕发?安上琴弦,缓缓旋转螺旋来调节松紧,调到恰到好处之时手一抖,多拧了圈,琴马都差点被拉倒,摩擦声在琴腹中回响,刺耳极了。赶紧松了一圈,扶直琴马。过多的力度竟会使一根弦的生命完结?人是否也该减轻负担,调整至恰到好处?我深吸一口气,用不急不慢的心态弹奏曲子。力道随着调和琴弦而改变,轻重缓急掌握着诀窍。这是一首在江上信舟而游的曲子。美丽的女子支着桨,唱着极富特色的船歌,不及纤夫的雄厚有气势,但清丽如这澄清透明的水。透过潺潺的水,是曳着尾巴的小鱼在鹅卵石中穿梭。水的波纹中也蕴着了那干净的声音,依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