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899835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120 分)本部分共 20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 以( 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 B.二氧化碳 C. RNA D.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 有误 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 ATP 合成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

2、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 DCIP,照光后 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 ATP 提供能量 B.DCIP 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 不正确 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 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染液染色,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中的染色体5.用 Xho I 和 Sal I 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 理同2一 DNA 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

3、 不正确 的是:A.图 1 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图 2 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 DNA C.泳道中是用 Sal I 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 DNA 片段是单链 DNA29.(17 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1)癌细胞具有无限 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 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 连续 4 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的缓冲

4、液, 连续 4 周。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 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 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 结果见下表。3比较表中 iPSC 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 空白组的数值, 说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表中 DB7 和 iPSC 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 ,说明 DB7 有 。综合表中全部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 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 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 :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

5、异性抗肿瘤的 免疫。(3) 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 A 或 B 填入处, 从 CF 中选择字母填入 处。(4) 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 iPSC 可以用于 。30.(17 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1)水稻对 Mp 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 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 来确定。(2)现有甲(R 1R1r2r2r3r3) 、乙(r 1r1R2R2

6、r3r3) 、丙(r 1r1r2r2R1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 )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 DNA 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 PCR 方法可将样本中的 R1、r 1、R 2、r 2、R 3、r3 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4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 F2 不同植株的 R1、r 1 进行 PCR 扩增。已知 R1 比 r1 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 。 (下有图)M:标准 DNA 频段1:植株 12:植株 23:植株 3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重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

7、的正确排序是 。a. 甲乙,得到 F1b. 用 PCR 方法选出 R1R1R2R2R3R3 植株c. R1r1R2r2r3r3 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d. 用 PCR 方法选出 R1r1R2r2R3r3 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3)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 1、R 2、R 3 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 Mp 基因( A1、A 2、A 3 等)编码的蛋白。只有 R 蛋白与相应的 A 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 R1R1r2r2R3R3 和 r1r1R2R2R3R3 的水稻,被基因型为 a1a1A2A2a3a3 的 Mp 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

8、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4)研究人员每年用 Mp(A 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 1R1r2r2r3r3) ,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5)水稻种植区的 Mp 是由不同的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 Mp 种群 ,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6)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 Mp 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531.(16 分)因含 N、P 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

9、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鱅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 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鱸 的 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 以 thm-2 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 应捕杀鲢、鱅的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 N、P 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右图可知,将鲢、鱅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投放鲢

10、、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5)鲢鱼和鱅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 。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_。参考答案1-6 BCDAD29.(1)增殖 免疫(2) 高于 与 ipsc 相似的抗原失活的 ipsc 可激活体液免疫,并作用于特定的癌细胞(DB7) ,且几乎对正常细胞无损伤 细6胞(3)F D C B(4)对特定类型的癌症进行诊断、预防和治疗30、 (1)性状 是否发生性状分离(2)植株 1 和植株 3 acdb (3)感病 抗病 (4)Mp 病菌发生变异,使抗病反应不能被激活,导致植株抗病性丧失(5)基因频率的改变 种植:间行种植或轮种不同抗病基因的水稻 育种:培育具有多种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31、 (1)生产者 生物群落(2)上一营养级 天敌 (3)降低 银鱼、鲢鱼和鳙鱼均以浮游动物为食,故存在竞争关系。通过投放鲢鱼和鳙鱼使二者在竞争中占优势,导致银鱼食物来源减少,进而生物积累量降低(4)总量和占比(5)继续投放鲢鱼和鳙鱼以控制藻类保持水质 在捕捞鲢鱼和鳙鱼过程中,注意种群数量超过 K/2 时开始捕捞,种群数量降至 K/2 时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