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章 新起点 新形势 第一节 过去五年的成就 “ 十二五 ” 时 期,我市发展环境深刻变化 , 发展动力深刻调整 , 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经受 住了严峻挑战和 重大考验。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 际形 势 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 , 负重奋进, 积极作为,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持之以恒推进项目、环境、城乡、平安 “ 四大建设 ” ,持之以恒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显著 。 综合实力日益提升。 面对经济下行压
2、力, 紧紧围绕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战略目标, 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实施 “ 三集中 ” 工 作法,调结构、转方式 , 集中精力抓投入、上项目、促发展,不断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五年共 安排重点建设项目 928 个 ,全社会固定 资 产投资累计 完成 13829 亿元 ,年均增长 18%;2015 年,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3145.4 亿元,年均增长 8.6%,成功 跨入 3000 亿元俱乐部 ;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8%,达 到 33450 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 长 10.5%,全 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4.7%,突破 300 2
3、亿元。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娲皇宫景区列为 级景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56.9%,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10 年提高 6.7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 年的 13.0: 54.2:32.8 优化为 2015 年的 12.8: 47.7: 39.5。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钢铁企业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太行钢铁和永洋特钢退城搬迁项目开工建设,冀南钢铁退城升级项目深入推进,压减过剩产能阶段性任务圆满完成 ,累计压减生铁产能 795 万吨、粗钢产能 542 万吨,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 15.4 个 百分点
4、。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 13.1%和 10.8%,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和发展的新支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66.2%, 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称号 。 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 城镇化率跨过 50%拐点,正在由乡村型社会为主体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转变。大都市区发展框架加速形成,东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路网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客运枢纽和科技中心等市政服务设施开工建设, 河北工程大学迁建启动;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串城街改造加紧施工;连接周边县区的路网和公共交通逐步完善,中心城市组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楼宇经济
5、、文化娱乐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跨入全国三线城市前 20 位,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 3 动力明显提升。“大县城”战略深入实施,魏县梨乡水城、涉县山水绿城等一批精品县城初具规模;特色小城镇建设扎实推 进, 19个镇列入全国重点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建设美丽 乡村 972个,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庄面貌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日益协调。 东部振兴成效显著,戴克电器、铠特农机、宗 申白俄罗斯农机装备等一大批兴县立县项目相继落户,形成了 肥乡专用车 、 成安金属管材 、 大名 食品 加工 、曲周食用色素、广平新型建材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 地区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比 2010 年提 高
6、4.3 个 百分点 和 8.4 个 百分点,成为全市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区域。中部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比重明显提升 , 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冀南新区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全市转型发展的增长极。西 部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钢铁产业整合重组进展顺利,钢延和装备制造业渐成规模,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日益深入。 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累计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 18 项。财税和投融资改革稳步实施,“营改增”顺利扩围,成功发行 10 亿元城投企业债券。 国企改革扎实推进, 96 家 市属国有企业实现改制破产重组 。 商事制度改革
7、深入推进,注册企业个数由 2010 年的 10.25万 家增加到 38.09 万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公办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4 先进地区”称号。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京津冀协同 发展深入推进,引进央企京企走在全省前列,冀津循环经济示范区获批,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挂牌成立,一批跨国企业入驻邯郸。 环境治理日益加强。 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加力, 削减煤炭消费570 万吨 ,累 计淘汰改造燃煤锅炉 2320 台,拆除高炉(封存) 19座,实施“煤改气”等减排工程 2480 项,关停取缔重污染小
8、企业4629 家。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20%以上 ,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累计削减 13.5%、 14.3%、 32.5%、 17.8%。“绿美邯郸”行动持续推进,西部生态屏障、“三 线”生态绿廊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累计 完成造林 190 万亩 , 森林覆盖率达到 27.7%,比 2010 年提高 7.5 个百分点 。 滏阳河市区段改造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黄粱梦滞洪区和支漳河整治快速推进,东部生态水网和城市生态水系全面建成,荣获省人居环境进步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有序推进,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 2.75
9、亿立方米。 社会建设日益进步。 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新建标准化中小学 250 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 24 所,改造中小学校舍 544.55万平方米,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两基”工作先进 地区称号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等文化节庆活动,涉县、永年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 称号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建改建县级医院 12 所、乡镇卫生 5 院 118 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 100%。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在全省率先建立食品安全第三方监测机构。平安邯郸建设深入推进,警网、天网、民网“三网合一”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国防动员
10、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体育、外事侨务、邮政通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妇女儿童、援藏援疆、史志档案、老 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到 24630元, 年均 增 长 7.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1247 元,年均 增长 13.1%。 城镇新增就业 59.7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35.8 万人 次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123.7 万人,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达到 438.8 万人 ,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5%以上 。 累计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住房 15.
11、77 万套(户),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 20.8%。 275.9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58.4 万 贫困人口 实现 稳 定 脱贫, 八大惠民工程建设任务 全面完成。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邯郸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年旅客吞吐量达到 27 万人次。“四线(邯长、邯济、邯黄、京广高铁)两站(邯郸火车站、邯郸高铁东站) ” 全部建成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 939 公里,年集疏运能力达到 6.1 亿吨。 邯大高速、青兰高速邯郸段 、大广高速 邯郸段、京港澳高速改扩建邯郸段、 邯临快速路建成通车 ,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 城市立交桥 4 座 , 市客 6 运枢纽中心开工建设,丛台路、联纺路东
12、延竣工通车 ,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竣工投用,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完成 1 座大中型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整治河道 1022 公里,引黄入邯、南水北调邯郸段实现通水,供水和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邯郸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 1:邯郸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完成指标 指 标 2010 年 完成 值 2015 年 完成值 年均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2010 年价格,亿元) 2361.6 3145.4 8.6% 人均生产总值( 2010 年价格,
13、元) 26143 33450 7.8% 全部财政收入(亿元) 244.2 307.7 4.7%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15.9 190.6 1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756 13829 18.0%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32.8 39.5 6.7 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 %) 44.38 51.38 7 个百分点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4.4 99.01 4.61 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1.96 93 1.04 个百分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生 产总值比重( %) 0.82 0.92 0.1 个百分点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
14、.3 0.9 24.6% 耕地保有量(万亩) 1010 1000 -0.2% 7 万元 GDP 用水量(立方米) 68.3 55 -3.85% 指 标 2010 年 完成 值 2015 年 完成值 年均增长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6 0.65 0.0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2.6 1.5 -1.1 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22.7(比 2005 年) 25(比 2010 年 ) 5.6% 空 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天) 326 150 ( 2013 年新标准) -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 15.7 二氧化硫 - - 37.
15、31 氨氮 - - 14.33 氮氧化物 - - 24.72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 20.2 27.7 7.5 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0.055 0.062 2.4% 全市总人口(万人) 963.5 1049.7 1.7%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3.54 4.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36.1 59.7 年均新增 11.9 万人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97.69 123.7 4.8%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90.8 9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含职工、居民 ) -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2.0477 - 15.7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
16、配收入(元) 6085 11247 1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562 24630 7.0% 注: GDP、人均 GDP 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内为五年累 计数。 8 第二节 未来五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既面临前所未有、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 从挑战方面看, 我市 正 处在 “ 爬陡坡、过深坎 ” 的 关键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异常复杂。 一是 既面临全国 “ 三期叠加 ” 的普遍矛盾,又面临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
17、境污染等 个性问题 ,协调处理多重矛盾、防控化解 各种风险的挑战前所未有 。二是 钢铁、煤化等资源型产业 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新兴 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增长动力断档问题突出, 提升综合 实力和区域地位 面临的繁重任务 前所未有 。三是 社会建设滞后,科技、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前所未有。 从机遇方面看,一是随着 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各项 改革涉深水、破坚冰,束缚发展的瓶颈将逐步打破,制约发展的藩篱将逐步消除, 宏观调控更加科学,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由此产生的经济 势 能将有力推动发展。 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18、, 邯郸 成为京津冀、环渤海、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的政策叠加区,为塑造区 域竞争新优势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在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寻求支持的空间更为宽广,在招商引资、区域竞争等方面主动作为的支撑更加有 9 力。 三是 国家实 施 “ 一带一路 ” 战略,沿线地区成为新一轮双向开放的热点,为地处东出西联节点地 区的 邯郸 提升整体开放水平、打造开放合作新优势增添了新的契机。 四是 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 邯郸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 。 综合研判未来五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 ,但机遇大于挑战, 我们必须
19、增强 发展意识、 机遇意识和忧 患意识, 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懈怠, 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以对邯郸发展、对邯郸历史、对邯郸人民高度负责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谱写 “ 十三五 ” 发 展新篇章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把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建设推向新阶段 。 10 第二章 新常态 新蓝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 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和市
20、委八届七次全会部署,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加快发展、转型突破、补齐短板、做美生态四大战略任务,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着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突破,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打造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宜居宜业宜游富强邯郸、美丽邯郸的建设事业奋力推向新阶段。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面对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和紧迫艰巨的发展 要求,要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必须 牢牢把握 加快发展、转型突破、补齐短板、做美生态四大战略任务,坚持打 开 “ 解放思想 ” 总阀门, 激活 “ 改革创新 ” 源 动力,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