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09689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要求】了解近代前期在饮食、服饰方面出现的新现象,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知识梳理】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1.变化的表现:(1)近代服饰:男子服饰由 到 、 ;女子 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2)现代服饰:20 世纪 50、60 年代, 和连衣裙盛行;“文革”时期,绿军装和中山装盛行;改革开放时期,款式层出不穷,从封闭走向开放。2.变化的趋势:由拘

2、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国传统饮食:(1)特点:饮食文化发达,四大菜系影响大(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同时受这个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俗习惯等的影响)(2)四大菜系:鲁、粤、川、 菜。2.西方饮食传入:19 世纪 年代 (1)原因:西方人大批来华 (2)中西餐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三)习俗风尚的变革 1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1)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 “废止缠足” ,但未付诸实施。(2)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不仅是移风易俗,还

3、带有 革命色彩。 成立后,颁布“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许多地方成立剪辫团,大力推行剪辫和放足。2婚姻风俗:(1)近代婚俗的变化婚姻观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 。婚礼形式:开始实行 ,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2)现代婚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风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3)变化的趋势: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变为面向世界;由固守封建传统转变为向近代化迈进。3社交礼仪:(1)变化: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森严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采用“先生” 、 “同志”等称谓取代过去的“老爷” 、 “大人”等。(2)实质:礼仪的革

4、新,实质上显示出 、 等文明精神。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传统交通工具:轿子、马车、帆船2.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1)铁路: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修筑从 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9 世纪末 20世纪初,伴随着利权运动的兴起,中国铁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2)公路: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 ,公共汽车运行较晚,上海是 1924 年,北京直到1935 年才开始出现公共汽车。2(3)水路:1865 年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1872年成立的 打破了列强对河海航运的垄断权。(4)民用:1909 年旅美华侨 研制成

5、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运业开始。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30 年代中期已经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3.影响:(1)积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2)消极:利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利西于方列强借助交通之便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的发展:1866 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 年,正式办理,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1949 年 11 月,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

6、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有线电报开端。1906 年无线电报创设。1932 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1882 年,电话传入我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 世纪 80 年代后,通信事业发展迅速。2003 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固话、移动各占一半)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原因(1)19 世纪 4090 年代,出于文化侵略的需要,在华传教士先后地中国创办 170 多种报刊,占同一时期报刊总数的 95%。(2)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为报刊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鸦片战争后社会形势的急

7、剧变化,人们对动荡社会信息的关注促使各类报刊不断涌现。(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2.概况(1)第一次办报高潮:19 世纪末,与维新变法运动相联系,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强学报 、 中外纪闻、 、 等,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2)第二次办报高潮:20 世纪初,与辛亥革命相联系,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3)第三次办报高潮:1915 年,与新文化运动相联系,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创办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3.影响: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二)影

8、视的普及1电影(1)发展历程:19 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便传入中国,1896 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1905 年 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1931 年 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渔光曲是中国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2)趋势: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进口片到国产片;拍摄题材和风格逐渐多样化。2.电视(1)发展历程:1958 年 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 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2)趋势:向数字化电视方向发展。提示:通讯工具的进步促进信息的快捷传递,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9、,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3(三)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历程(1) 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2003 年底互联网用户达 6800 多万户,居世界第二位。2.影响: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提示: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互联网则是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难点探究】1男女服饰的变化 (1)表现:20 世纪上半期长袍马褂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成立后开始流行;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旗袍多

10、次改革和创新,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新中国成立以后列宁装成为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2)特点: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多样化;地区差异很大;中西方服装的并存。(3)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生活方式和观念的传入;中国社会政治体制和思潮变化的影响;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式服装适体、潇洒、方便、简洁。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重大变化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商品大量涌入,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

11、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3)新中国成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为,一些社会丑恶现象消失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4)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大宽松,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3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原因 (1)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入和冲击; (2)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3)人民思想观念的逐渐改变; (4)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水平的提高。4.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逐渐开始近代化,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

12、国交通事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课堂检测】1(2016 小高考)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 ”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2观察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人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领带到着中山装 B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C新式服装完全取代了传统服饰 D女性着经过改装后的轻便简洁的旗袍43旗袍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成 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

13、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曲线美4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 1937 年曾写到, “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交通事业所可比拟” 。1939 年时,任教于云南大学的白寿彝应邀到重庆中央大学讲学,并想体验“九十年来”在中国新出现的交通工具,那么他可以选择乘坐 轮船 火车 飞机 汽车 A B C D5.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6.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

14、而在 19 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7.李鸿章 1872 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前 10 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 。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在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成为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8.中 国 近 代 有 人 曾 赞 叹 一 种 西 方 发 明 : “无 智 愚 长 幼 之 别 , 无 学 习 译 录 之 难 , 人 手 而 能 用 , 着 而 能 得声 。 坐

15、 一 室 可 对 百 朋 , 隔 颜 色 而 可 亲 声 咳 。 此 亘 古 未 有 之 便 宜 , 故 创 行 未 三 十 年 , 遍 于 各 国 。 其 始 之达 数 十 里 , 现 已 可 通 数 千 里 。 ”这 项 发 明 是A 电 话 B 有 线 电 报 C 无 线 电 报 D 电 视9.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纪事申报 1918 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中央日报 1932 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新民日报 民国 27 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

16、声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都以客观公允作为报道原则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101909 年, 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中央 、 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 ”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11.2006 年 1 月 16 日,电影频道官方网站 正式转型为电影专业门户网站,并启用新域名。m 代表 movie,而 1905 年则可能来

17、源于对 下列哪一事件的特别纪念?A.电影开始传入中国 B.上海首映“西洋影戏”C.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D.上海公映首部有声电影12.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 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1949 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A B C D13.二十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 ”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A广播和电影 B铁路与飞机 C报纸和杂志 D网络与漫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