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我国失信现象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剖析朱庆文 屠红梅当前,我国社会失信现象较为普遍,失信程序较为严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小农意识、宗族文化、传统道德等文化因素,又有政治、经济及企业自身等历史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府信用示范作用不强、推动力不足,信用法制(包括惩治)不完善,诚信教育不力等因素是直接的现实根源。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凸显等发展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信用缺失的文化因素一个民族的信用观与民族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中国社会的“小农意识” 、宗族文化、缺乏法治精神的传统道德观对现代信用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1信用缺失的“小农意识”因素:囿于乡土的自给
2、自足的“小农意识” ,缺乏信用因子。中国具有漫长的农业社会,人们长期生活在围绕土地形成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小家最终构成国家的社会结构之中。在长期这样的以家为中心的传统社会里,人们囿于土地、囿于家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养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 。这种“自给自足生活”很少与外打交道,也自然更少与诚信有关联。2信用缺失的宗族文化因素:宗族文化压抑了个性的成长,造成个性盲从,个体无信用可守。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家庭的放大就是宗族,宗族的放大就是国家。这种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家长,家族成员还是片面地依赖并服从族长,而广大臣民也是片面地依赖并服从国君。因
3、此,中国传统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呈现出一种整体扼杀组成整体的个体个性的现象。并且,它强调的个体服从整体,并不是服从自我,而是服从他人,服从是以奉献或者说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这种宗族文化环境成长的人群中,个体只有服从意识,没有信用意识。不论宗族是否守信,所有的个体都得服从。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个体的意志根本不能体现,更不用说个体信用的意识表达。3信用缺失的传统道德因素:缺乏法治精神的传统道德观在利益冲击下显得无所适从。我国传统道德观中人们所讲求的诚实信用并没有受到成文典章律法的约束,因而人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受道德的教化和宗法力量的约束, 而缺乏法治精神的自我履约和自我约束的前提是重复博弈以及由此派生的
4、声誉机制。特别是传统社会里,传统道德的基础就是世代为邻的“熟人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在浙江这样一个大量私营企业的省份里,国有、集体、个私企业风起云涌,同时,人群的流动性前所未有,很多市场交易、人与人的交往都自然而然地都具有一次性特征,“熟人环境”彻底被打破。在只有一次性的博弈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没有信守承诺的激励,都会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一次性交易双方也就很难、也没有必要建立起声誉,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约束的“熟人环境”发生了变化,道德约束也就苍白无力了。(二)信用缺失的历史因素任何社会现象都有他一定的历史渊源。我国社会失信现象的存在,也同样有着政治、经济及企业自身
5、发展历史因素。1信用缺失的社会政治因素:农业社会形态、计划经济体制、社会政治动乱等给诚信建设带来了根本性的制约。首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现在社会成员大部分是来自传统的农业社会或成长于农业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里,人的流动是十分有限的,甚至人的一生也就“生于斯” 、 “长于斯” 、 “老死于斯” ,因此,中国传统的信用,也是人们思想中的经验性的积淀,或“熟人环境”的制约,也仅仅表现为人的自我约束,没有法制方面的规约。在传统的“熟人社会”里,不仅人们的生活圈子狭小,交往频繁,彼此熟知,彼此间的信息是对称的,而且伦理
6、规范也已经习俗化和生活化。社会信用度很高,人们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是,当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单位走向市场,从家庭走向社区,在我们变得越来越现代的同时,精神却变得越来越贫乏。传统文化的断层导致了人们普遍性的存在孤独,加上制度承诺的乏力,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不信任。社会信用赖以生成和维系的人格认同、社会认同与文化认同的道德基础不见了。尤其对西方契约信用的盲目追求,使信用理念从传统意义上的一种社会美德,变成了纯粹的经济手段。其次在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后,由于实行严厉的计划经济体制,诚信变得不再重要起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完全由政府包揽,个人和企业都是政府大棋盘上的一粒粒棋子,只有
7、服从,没有什么主体意志,而民间只存在简单的交易行为,它在经济生活中的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已变得微不足道。再次十年动乱对人们信仰的摧残,也是导致改革开放后脆弱的诚信理念濒临崩溃的决定性因素。动乱造成的信仰缺失,使公众无所适从;从长期的禁锢下走出的人们,面对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也感到一种盲然无措。在这思想的荒漠上,劣质的种子正好得以生长。2信用缺失的经济制度因素: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转轨制度、产权制度、催生信用制度的缺乏等背景直接导致诚信的缺失。首先是“双轨制”带来的国企信用缺失及其负面的示范作用。改革初期,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方式,逐步解决涉及所有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双轨制” ,
8、就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双轨制”一方面为改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与机制,另一方面也遭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国有企业领导人面对从银行和财政取得的大量资金、国有企业之间互相拖欠的货款,以及无偿划拔的资金与生产资料,他们并不在意效率,因为这些都是“公家”的,因而,就不存在归还的问题。浪费性的随意支配,甚至侵吞国有资产,借机寻租获得财富等腐败现象滋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双规制”在催生生产力高速发展同时,使我国本就薄弱的社会道德、诚信体系受到致命的摧残,同时也使在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时期,国有企业普遍产生信用危机。其次是改革开放初期,因产权不明晰给人们守信带来的冲击。“产权是信用
9、的基础,明晰的产权是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人才会讲究信用。 ” 信用活动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借贷活动,实际上又是财产权利与义务的交易,信用就是为了减少这种交易的风险。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普遍存在着企业产权不明晰。国有企业从事市场交易或借贷活动不是源自其独立的财产权,而是来源于国家财产权的赋予,这种交易或借贷不可避免地带有强制色彩,行政干预取代了契约关系,这必然会形成信用危机。同时在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省一些私营企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纷纷戴上“红帽子” ,这也诱使一部分企业主在市场中失信。有些业主一方面担心企业被集体收回,促使他捞一把是一捞,另一方面又利用集体这顶
10、红帽子参与市场交易或借贷。这就形成了“声誉是集体的,实惠是个人”的企业运行机制,使得业主个人的声誉价值被掩蔽起来,诱使业主不守信。再次市场缺乏信用产生的制度与机制。市场的形成是以信用为前提的。自我履约是依靠私人机制履行合约的履约形式,是建立信用的关键与基础。自我履约和自我约束的前提是重复博弈以及由此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区域信用建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34 页。派生的声誉机制。随着我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间合作的选择集扩大,企业间再次相遇的可能性下降,重复博弈的需求也下降了。由于目前我国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企业建立和维持
11、信誉的动力普遍不足。如果企业欺骗了一个消费者,而这一信息要较长时间才为所有消费者获知,企业短期内的理性选择就是继续欺骗其他消费者,谋求因为信息优势带来的收益。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经营行为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短期化特点,只做“一锤子买卖” ,不愿维持声誉和积累商誉这样的无形资产,根本就没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路。3信用缺失的企业管理因素:企业信用先天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缺乏信用制度。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应收账款和商品销售的管理、对企业主要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征信和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连接各业务部门的桥梁,也是企业筛选客户,并与诚信客户保持长期联系的有效机制。但浙
12、江企业以家族式的私营企业为主,业主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原始的积累都是靠苦力,企业普遍没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处于业主“个人说了算”的状态,企业内部也普遍缺乏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由此带来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因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也使许多企业屡屡受骗上当,造成大量的经济纠纷和交易损失。同时,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与政府之间的“父爱情结”未能根本消除,也导致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难以真正建立起来。(三)信用缺失的现实因素信用缺失的现实因素较多,特别是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甚至政府的行为受到计划经
13、济影响较为深远,在快速推进市场经济后,旧的体制与规范被打破,新的体制与规范没有能及时建立或尚未健全,造成社会多方位失范。诚信更是如此。1信用缺失的政府因素:政府的诚信缺失、政府对诚信建设的推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有学者认为,政府的“越位”和“缺位”是当前市场经济领域中失信行业不断出现的重要原因 。 “越位”是政府自身的失信,破坏了市场的信用,表现在“政府追求自身利益” 、 “政府官员充当经济人” 。而“缺位”现象是政府在诚信建设中的作为不够。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是产生信用危机的源头之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市场机制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导机制,中央政府主要从事宏观调控,对微观经济
14、活动的干预越来越少,但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的追求,依旧热衷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事实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这种现象还存在,那么,寻租行为就不会停止。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必然会带来政府行为的失信。同时,市场交易各方履约的另一种形式是强制履约。强制履约需要借助外在压力来保证,而政府就是这样的外在压力的制造者。因此,政府的诚信公共制度设计与安排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黄凯锋: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新取向 ,学林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78 页。 宋惠昌:诚信商道之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70、272 页。客观地讲,各级政府在在推进诚信建设中是做了一定的工作的,产生了一定的效
15、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政府的“越位” 、“缺位” ,少数官员寻租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自身信用建设存在问题。二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很多问题暴露较早,政府没有也难以做到超前规范,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中期,往往是在问题出现负面影响时,政府才采取应对措施,才制定相关的政策,甚至各地对问题的处理主要凭主要领导的个人主观意志,造成对问题的处置不当,引发群众不满,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因为法律制定的周期性较长,法律规范更加滞后。三是政府在推进诚信建设中也存在着与市场体系建设不同步,推动力不均衡,造成社会诚信建设相对滞后。2信用缺失的法律因素:法律滞后性、法制不完善,特别是执法不严等是造成信用缺失的
16、又一现实因素。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市场机制较为健全的沿海省份,在市场经济发展甚至社会发展上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法律制定的滞后性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的难以避免的问题,同时,由于法律的制定是在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要求有法律规范,另一方面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特别是在现实社会里,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制建设上,执法不严,突出表现在人治行为较为普遍,造成了人为干扰公共规则,其结果直接助长了信用缺失态势,最终不仅形成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限制因素,而且严重影响了全国统一、规范、开放和有序大市场的形成,阻碍了整体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在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道德约束力有限的社会里,
17、人们往往会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损人利已。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一次性博弈中,如果双方都守信,那他们的收益为最大化。如果双方都不守信,那么他们的交易就不能完成,则他们的收益最小化。如果只有一方守信、一方不守信,那么,守信的收益将最小或亏本。而不守信一方将从中获得超级利益(如下图表)。由此可见,在利益面前,在一次性博弈中,对社会成员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不守信,要求所有市场主体靠自我道德约束来守信将是十分困难的事。图表:一次性博奕双方得益矩阵图 而在法治经济的社会里,在信用惩戒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双方的得益又将如何?在法治经济社会里,当一方选择守信时,另一方如果选择守信,则他们的收益都为最大;而另
18、一方如果选择不守信,由于受到惩罚,其得益将最小化,甚至破产。两相比较,另一方自然会选择守信的策略(如下图表) 。所以,在建立了惩罚机制的经济社会,由于不守信行为总是受到惩罚机制的惩罚,无论对方的信用策略选择是哪一种,守信策略给自己带来的效用总是最大的,因此博弈双方都会选择守信的策略。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良性信用循环。 参见林静:博弈论框架下信用缺失问题的探讨 ,福建信息港, www.fj- 年 7 月 24 日。BA,B守信 不守信守信 2,2 2, 2A不守信 2, 2 0,0图表:法治健全情况下双方得益矩阵图BA,B守信 不守信守信 2,2 2,2A不守信 2, 2 0,03信用缺失的发展因
19、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快速发展造成的矛盾凸显,这些也将直接影响到诚信建设。一是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对信用建设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经济活动的规模水平低,交易信用信息的传播速度慢,失信的机会成本就低,这会诱使人们不重视声誉的价值。当然还客观地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交易处于较低水平,信用产品需求水平低,对市场主体相对双方的诚信需求缺乏迫切性。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的教育水平,与各地的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信用建设。二是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实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效率机制健全,公平机制发挥作用不良的情况下,加上一些腐败性收入,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较大,这也会打破一些人的心理平衡,产生不顾信用、不择手段追求财富的动力和压力。三是快速发展造成矛盾凸显。我们利用三十多年时间解决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百年发展进程,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前所未成的问题将会不断涌现,必然带来市场很多规范的滞后,问题的出现与规范的滞后,必然给缺乏诚信的人的失信留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