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14185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0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淄博市继续教育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满分题库1.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B ) ,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单选 ) A 营养物质 B 食物链 C 环境资源 D 生命元素 2.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 (A )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 (单选 ) 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增量化 3. (C)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影响大气的污染程度。 (单选 ) A 相对湿度 B 地理位置 C 日照强度 D 大气运动 4. (D)基于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

2、之间的冲突提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开创性理论,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单选 ) A 迈克尔 B 高小平 C 马什 D 奥尔森 5. (ABCD) ,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多选 ) A 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 B 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C 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D 人口总体素质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6.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ABCD)

3、。 (多选 ) A 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C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7. 政府对待生态管理领域的逻辑转变并非一蹴而就的,其中可大致细分为(ABCD) 。 (多选 ) A 立法限制排污阶段 B“三废”专项治理阶段 C 跨域跨界防治阶段 D 政府全面规制阶段 8. 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内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外在约束”力量。 (判断 ) 错误 9. 固体废弃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 (判断 ) 正确 10.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平方呈正比,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呈反比。 (判断 ) 错误

4、11. 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的时候,一方面无法界定其最终影响究竟能达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又因为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问题。 (判断 ) 正确 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简答 ) 答: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13. 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填空 ) 14. 目前,对破坏生态

5、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填空 ) 15. 环境友好,是一个市场无能为力的外部性问题了,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去保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得到控制。 (填空 ) 1. (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单选 ) A 绿色文化 B 绿色富国 C 绿色惠民 D绿色发展2. 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0 年 6 月 1 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B)启动,标志着

6、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单选 ) A 黑龙江 B 新疆 C 北京 D 上海3. (A)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 A 低碳经济B 农业革命 C 新能源 D 绿色产品4.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包括(D ) 。 (单选 ) A 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 B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C 转变政府职能 D 以上都是5. 生态文明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ABCD)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多选 ) A 文化价值观 B

7、 社会结构C 生活方式 D 生产方式6.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ABCD)的文明理念。 (多选 ) A 尊重自然 B 利用自然 C 保护自然 D 与自然和谐相处7. “行政界碑”使生态管理的联合行为变得极为复杂冗长,需要进行新的协作制度设计以及一系列由联合行动引发的(ABCD)等等冗长的程序。 (多选 ) A 授权 B 博弈 C 权责划分 D 绩效考核8. 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判断 )正确9. 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民事法律规范

8、、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不在其体系之中。 (判断 )错误10. 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判断 )错误11.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 (判断 )错误12. 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简答 )答:(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1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9、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填空 )14.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填空 )15.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填空 )1. 从(B )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 (单选 ) A物质 B 生产方式 C 生活方式 D 以上都是2.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A )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

10、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单选 ) A 生产方式 B 消费方式 C 生活方式 D 学习方式3. 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环境问题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 (A ) 。 (单选 )A 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 ”B 由“无为而治”走向“多元参与”C 由“全面规制”走向“多元参与”D 由“多元参与 ”走向“全面规制”4.(A)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为适应生态管理的新情况、新发展而进一步作出的自身组织架构调整,是实现

11、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管理向多元参与的生态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 (单选 ) A 十一届 B 十二届 C 十三届 D 十四届5. 生物有机体包括(ABC) 。 (多选 )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大气圈6.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ABCD) 。 (多选 ) A 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 B 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C 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D 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7. 一次气体污染物 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ABC) 。 (多选 ) A.SO2 B.CO C.NO D.醛类8. 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

12、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判断 )正确9. 环境保护法更多倾向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对于环境污染防治规定较少。 (判断 )错误10. 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 (判断 )错误11. 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 (判断 )正确12. 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 (简答 ):1整体性 2多样性 3自组织性 4复

13、杂性 5开放性 6动态性13.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填空 )14. 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填空15. 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 (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 (填空 )1. 从(B )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

14、式,提倡清洁生产。 (单选 ) A物质 B 生产方式 C 生活方式 D 以上都是2.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A )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单选 ) A 生产方式 B 消费方式 C 生活方式 D 学习方式3. 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环境问题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政府在回应民众诉求和应对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倒逼之下, (A ) 。 (单选 ) A 由“无为而治”走向“全面规制 ”B 由“无为而治”走向“多元参与”C 由“全面规制”走向“多元参与”D

15、由“多元参与 ”走向“全面规制”4. (A)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为适应生态管理的新情况、新发展而进一步作出的自身组织架构调整,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管理向多元参与的生态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 (单选 ) A 十一届 B 十二届 C 十三届 D 十四届5. 生物有机体包括(ABC) 。 (多选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大气圈6.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ABCD) 。 (多选 )A 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 B 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C 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D 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

16、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7. 一次气体污染物 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ABC) 。 (多选 ) ASO2 BCO CNO D 醛类8. 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判断 )正确9. 环境保护法更多倾向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对于环境污染防治规定较少。 (判断 )正确10. 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低。 (判断 )错误11. 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

17、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 (判断 )正确12. 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 (简答 ):1整体性 2多样性 3自组织性 4复杂性 5开放性 6动态性13.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填空 )14. 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

18、发展。 (填空15. 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 (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 (填空 )1. 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0 年 6 月 1 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B)启动,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单选 ) A 黑龙江 B 新疆 C 北京 D 上海2.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D ) 。 (单选 )A 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D 以上都是3. (C)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

19、影响大气的污染程度。 (单选 ) A 相对湿度 B 地理位置 C 日照强度 D 大气运动4. (A )原则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和消费。 (单选 ) A 减量化(reduce)B 再循环(recycle )C 再使用(reuse)D 以上都是5.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ABCD) 。 (多选 )A 实行循环经济 B 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C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D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6.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确立的理念、遵循的原则,都需要具体的制度予以贯彻实施,包括(ABCD) 。 (多选 )A 归属清晰、权

20、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B 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C 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D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7.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协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督,需要做到() 。 (多选 )A 实行环境事故问责制 B 完善生态行政执法手段 C 完善生态执法的监督机制 D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8. 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 (判断 )正确9.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

21、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判断 )正确10. 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不包括矿业废弃物。 (判断 )正确11. 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以原有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基础,以各种相关法律为补充,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生态文明法律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 )正确12. 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简答 )1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

22、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1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填空 )14.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 ,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填空 )15.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

23、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填空 )1. (D)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 (单选 ) A 动力机制 B 协调机制 C 约束机制 D 补充机制2. 宏观调控应以( D)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单选 ) A 财税 B 金融 C 产业 D 以上都是3. 碳水化合物属于(C) 。 (单选 ) A 无机无毒物 B 无机有毒物 C 有机无毒物 D 有机有毒物4. PM2.5 是直径( D)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单选 ) A 等于 2.5 微米 B

24、 小于等于 2.5 毫米 C 大于等于 2.5 微米 D 小于等于 2.5 微米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ABCD)的文明理念。 (多选 ) A 尊重自然 B 利用自然 C 保护自然 D 与自然和谐相处6. 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AB)等。 (多选 ) A 排污收费 B 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 C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D 排污权收费7. 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网络是(ABCD)的蜂巢状网络结构。 (多选 ) A 个体相互联结 B信息更加对称 C 交易费用低 D 资源流动快8. 人口发展自身的状态

25、以及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行为方式决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的多少、人类活动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生态环境的维系程度。(判断 )正确9. 在从量定额征税方式下,资源税税额标准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 (判断 )正确10. 要坚持“受益者或破坏者支付,保护者或受害者被偿”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 (判断 )正确11. 人类的农业社会虽然并非一派田园牧歌,但其生态管理却是长期以“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现代政府从未将生态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之内造成的。 (判断 )

26、正确12. 简述生态和谐的内涵。 (简答 ) (电子书第六章第三节开头就是)13.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填空 )14.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填空 )15. (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km 的天气现象,记为“” 。 (填空 )1. 宏观调控应以( D)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

27、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单选 ) A 财税 B 金融 C 产业 D 以上都是2.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 (A )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 (单选 ) 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增量化3.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A) 。 (单选 ) A 优质性 B 高效性 C 持续性 D 先进性4. 核裂变发电(B)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单选 ) A 属于 B 不属于 C 不确定 D 以上都是5.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举措包括(ABCD) 。 (多选

28、 ) A 从价计征促进资源节约使用 B 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 C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D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6. 要构筑低碳社会涉及到(ABCD) 。 (多选 ) A 发展低碳交通 B 构建低碳政府 C 发展低碳社区 D 发展低碳校园7. 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网络是(ABCD)的蜂巢状网络结构。 (多选 ) A 个体相互联结 B信息更加对称 C 交易费用低 D 资源流动快8. 我国于 1973 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并没有被确立为基本国策。 (判断 ) 错误9.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总是在危害产生以后才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判断 ) 正确10. 改革

29、开放以来,许多外资或合资项目的引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其中的许多项目,虽然带来了短期利益,但是带来的严重污染,也是需要长期治理的。 (判断 ) 正确11. 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 (判断 ) 正确12. 简述低碳经济的概念。 (简答 ) 答: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

30、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13.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填空 ) 14. 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 (填空 ) 15.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

31、的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 )1. “美丽中国 ”首重(A) 。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 (单选 ) A 自然美 B 生活美 C 艺术美 D 人民美 2. (A)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单选 ) A 自然污染源 B 化学性污染源 C 扩散污染源 D 生物性污染源 3.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A) 。 (单选 ) A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B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C 空间规划体系 D 全面节约制度 4.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西方国家遭遇经济萧条和能源

32、危机,政府的生态管理也在不断转型以求协调发展、就业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政府的政策也逐渐向(D)倾斜。(单选 ) A 立法限制排污 B“三废”专项治理 C 跨域跨界防治 D 全面规制 5.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ABCD) 。 (多选 ) A 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 B 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 C 转变消费观念 D 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 6.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ABCD) 。 (多选 ) A 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 大力提高出生人

33、口素质 C 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7. 造成大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上升主要由于(ABC) 。 (多选 ) A 污染排放 B 气象条件 C 下垫面属性改变 D 平流层属性改变 8. 十一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判断 ) 错误 9. 我国于 1973 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并没有被确立为基本国策。 (判断 ) 错误 10. 在现阶段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之下,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显然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公众心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判断 ) 正确 11. 系统机制的健康

34、是生态和谐的基础。所谓健康机制就是通过程序实现维持各方利益的动态平衡,消除对抗矛盾的状态。 (判断 ) 正确 12. 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 (简答 ) 1整体性 2多样性 3自组织性 4复杂性 5开放性 6动态性 13.( 资源节约) 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填空 ) 14. 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 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填空 ) 15. (雾) 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

35、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km 的天气现象,记为“” 。 (填空 ) 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C)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单选 ) CA 功能层面 B 区域层面 C 城乡层面 D 产业层面 2.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D ) 。 (单选 ) DA 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D 以上都是 3.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36、的总原则。 (C)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 (单选 ) C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D 增量化 4. (C)主管区域性(流域性)的资源,主要职责范围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某一单项进行监管、开发和利用。 (单选 ) CA 专业监督部门 B 综合协调部门 C 资源管理部门 D 科技创新部门 5.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ABCD) 。 (多选 ) A 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 B 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C 优化人口性别结构 D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 6.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

37、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在(ABCD)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多选 ) A 认识 B 政策 C 能力 D 体制 7. 一次气体污染物 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ABC) 。 (多选 ) ASO2 BCO CNO D 醛类 8. 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 (判断 ) 正确 9. 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 (判断 ) 正确 10.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就是要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判断 ) 正确 11. 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 (判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