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6、黄山奇松一、教学目标:1.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词,书写正确规范。结合语境理解“屹立” 、 “饱经风霜”等新鲜词语的意思,并能积极运用。2.朗读课文,抓住主要词句概括主要内容,并借助已经学过的泉城等课文进一步感知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3.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品读文章精炼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4.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展开想象
2、,品读文章精炼的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初步学习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黄山松“奇”的特点,感受黄山松被赋予的美好情感。难点:借助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描写,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并结合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选择一种松的姿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使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一段话。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认读生词、指名读课文等方式了解学生识记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利用示范朗读、再次练读的方式推进有感情读书。2.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抓住主要词句概括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批注式阅读、自主合作学习、汇报交流等方
3、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4.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比较,体悟作者运用虚实结合表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安排仿写,训练尝试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的能力。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黄山奇松的文字资料。教师:准备课件;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设计:第 一 课 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单元导读,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的旅游胜地远近闻名,四年级的时候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泉城济南、四川九寨沟、荷兰的田园。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黄山奇松 黄果树瀑布 莫高窟会带领我们欣赏祖国更多的名山大川。今天,让我们先来学习黄山奇松一课。 (板书课题,齐
4、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出示生词,指生逐行读,及时评价,指导读正确,注意停顿。(课件出示词语:名誉 陡崖 屏风 宾客 屹立 卧倒 盆景 装点 情有独钟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强调“枝干遒劲”的“劲”是多音字,这里读“jn” 。(三)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1.课文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来写的?(聚焦“奇”字)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课文又是如何抓住“奇”的特点来写的呢?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词语之间音断意连的技巧。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联系句子初步理解“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枝干蟠曲”的意思。指导朗读第三自
5、然段注意,短句朗读要读出节奏感、变化感、跳跃感。教师可做范读,再让学生练读。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引导学生概况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思考: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人们对四绝中的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看到这两个“奇”字,你最想了解什么?作者是怎样引出“奇松”的?(引导学生聚焦“闻名于世” “更是” “情有独钟” “处处” “潇洒” “挺秀”等词语,初步理解意思,体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感受人们对黄山奇松的钟爱。 )让学生带着理解和体会再读这一段。(2)浏览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引导学生找中心句“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 、陪客 、 送客三大名松”概括主要内容。 )先找四位同学朗读
6、本段,分别读“第一、二句”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然后引导学生划分本段的层次,从而体会总分结构的段落清晰明了的特点。(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找中心句”和“抓重点词”的方法,把意思概括得更全面: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3.你能把这三个自然段串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从结构上看,课文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忆四年级学过的泉城 九寨沟等课文,进一步感知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明确这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常用的方式。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完成填空:(课件:课文采用 的方法,通过重点描写 ,表达了人们 。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
7、点突破(四)默读感悟,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姿态奇美1.先研究“奇”字,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奇” 。然后想想:通过初读课文,黄山松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黄山松“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在有想法的地方圈画批注。2.交流汇报:请你结合文中的词句谈谈自己的想法。预设一:“奇”在三大名松三大名松“名”在哪里?“奇” 在哪里?(初步默读批注,学生大多关注黄山松姿态优美独特,教师应给予肯定评价。 )三大名松仅仅“奇”在姿态美吗?(引导学生体会三大名松的“奇”不仅是因为姿态优美独特,还因为“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的位置都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与游客游览的路程一致,仿佛浑然天成)预设二:
8、“奇”在千姿百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的“奇” 。3.小结。(五)写字教学。练习书写本课生字词语,并根据情况指导。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复习导入。听写生词:名誉、陡崖、屏风、宾客、屹立、卧倒。同桌互改,集中强调易写错的字和写不好的字。 (预设:“屹”的右半部分是“乞” ,不要写成“气” ;“卧”的竖要写得挺拔,不要与左半部分离得太远等等)(二)精读感悟,感受黄山松奇美,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1.同学们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往读过的文章比较有什么特点?是呀,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用词凝练,但是简练而不简单,一词一句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2.品读“迎客松” ,感受虚实结
9、合写法的好处我们先来看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课件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写景的文章一般从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方面来写, “所见、所闻”是写实,“所感、所想”是写虚,这叫“虚实结合” 。 (板书:虚实结合)默读这几句话,看看哪些词句是写实,哪些词句是写虚?(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并读一读。 )作者写看到的迎客松,用了哪些词句?(聚焦关键词“枝干遒劲” “青翠” “郁郁苍苍” ,说说意思,体会这些新鲜词语的用法之准确精妙)作者写想象的迎客松又用了哪些词句?(聚焦“饱经风霜” “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等词句:结合资料体会“饱经风霜”形容迎客松的顽强、奇特之恰当凝练,指导
10、运用“饱经风霜”造句;让学生边想象边朗读,体会迎客松的热情。 )如果把想象的部分去掉可以吗?(课件出示原句和去掉想象词句的句子)品读比较,迎客松真的会迎接客人吗?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对黄山松寄予的美好情感,体会虚实结合写法的好处。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迎客松,它代表的不仅是黄山松的热情,还是黄山的热情,是整个黄山人的热情,甚至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在人民大会堂,迎客松作为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你能饱含着这种自豪、赞叹的情感,把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勃勃生机、热情洋溢读出来
11、吗?3.自主合作学习“陪客松” 、 “送客松” , 体悟虚实结合写法的妙处(1)运用学习迎客松的方法,自主学习。 (课件出示:学法引航:先自己读读描写“陪客松” 、 “送客松”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作者写实和写虚的词句,再和同桌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全班交流。指生读写实和写虚的词句,作者把陪客松想象成了绿色的巨人,这让你想到了什么?(出示陪客松的图片)看,陪客松正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真是一棵奇松!(齐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指生读写实和写虚的词句, (看送客松插图)作者的想象中哪些词句写出了送客松的特点?引导抓住“伸出长长的手臂” “依依不舍地
12、告别”等词句想象体会送客松的独特奇美。进一步体悟虚实结合写法的妙处。学生齐读,读出送客松跟游客的依依不舍。 4.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重点写了“迎客” 、 “陪客” 、 “送客”三大名松,这三棵松树的位置能否调换?这样按照“热情招待客人的礼仪顺序”来背诵,既清晰有顺序又记忆深刻。 (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5.想象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虚实结合实践那么是不是黄山的松树就这三种呢?是啊,黄山松星罗棋布,争奇竞秀。 (齐读第三自然段)(1)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呢?(重点抓住“屹立”一词,理解意思,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上“屹立”和其他新鲜的词句,说说这样的松树会是什么的,还可以给这棵松树起个
13、名字。 )(2)文中“或”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解释吗?(有的)把“或”换成“有的”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但是, “或”字能换成 “有的”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再读原句,体会作者用词的简练、精妙。 )(3)最后一小节中哪个标点符号比较吸引你呢?省略号说明了什么?省略号表示还没说完,这里用了省略号说明黄山松真的是千姿百态。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积累拓展,总结写法。同学们纵观全文,作者运用“总分总”的写法描写了黄山奇松,第二、三自然段同样是写黄山松的姿态奇特,有什么不同?先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想法,然后教师小结:第二自然段抓住典型,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具体写三大名松,第三自
14、然段运用简洁、短句式的语言表现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叫有详有略。 (板书:有详有略)(五)学习方法,读写训练。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的方法,选择一种松的姿态,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写一棵松树。 (幻灯片出示黄山松树的图片,配上音乐,学生练写)七、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迎客松 象征陪客松 虚实结合送客松 有详有略千姿百态八、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高年级语文教学与中年级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初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思考课文结构,明确课文重点写了哪些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推进了读懂课文,训练了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除让学生读好语言,读懂语言,积累语言
15、外,还引导学生在推敲作者如何进行语言表达方面进行学习领悟。 黄山奇松这一课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表达方法,一是文章的“总分总”的写法,二是介绍名松的时候注意虚实结合,三是有详有略地进行描写,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所得。3.在读写训练中,我发现学生能够继续学以致用,将课堂积累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看来阅读与作文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不足之处:学生在体悟虚实结合写法的妙处之后,以读促悟没有有效开展,学生还不能真正带着理解和感悟进行有感情地读书。教学建议:本课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写作方法,除此以外还如:“三大名松”的描写有详有略,第三自然段的排比句和由近及远、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等等,教学时应根据学情进行择取定位。附黄山奇松预习单16、黄山奇松一、独立识记生字新词1.认读生字,在课后第 2 题描红后,再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仿写一个,看谁能写得既快又美观。2.读正确,查字典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名誉 陡崖 屏风 宾客 屹立 卧倒 盆景 装点 情有独钟 枝干遒劲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二、朗读课文,欣赏黄山奇松1.熟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课题分别写了什么,想想黄山奇松“奇”在哪里。2.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地方可以查阅工具书,还可以记下来和同伴讨论交流。三、搜集资料运用查阅书籍或上网的方式,搜集了解黄山四绝,细致了解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