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923267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2017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普通高中 2018 年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共 36 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一卷 选择题一(4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菲薄(fi) 漫溯(shu) 酾酒临江(l)B辖制(xi) 阡陌(qin) 命途多舛(chun)C酒馔(zun) 坍塌(tn) 浅尝辄止(ch)D攒射(zn) 埋怨(mi) 流觞曲水(s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诺大偌 颧骨 高谈扩阔论 B荏苒 僻辟静 张灯结接彩C踌躇 佳淆肴 眼花潦缭乱 D荷包 衙门 恼羞成怒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

2、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有凛然不可侵犯的_。(2)原是仿效宫廷里皇帝传位的铁的法则,属天经地义不容_。(3)他们的白天都是这样打发过去的,但到夜晚却是如此_过的。A神气 质疑 悉心 B神情 置疑 细心C神情 质疑 细心 D神气 置疑 悉心4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即日便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 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 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A然而 便 而且 因为 B但是 就 并且 因此C但是 便 而且 因此

3、D然而 就 并且 因为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连云港海滨浴场,是你避暑的好去处,到那里你一定会又惊又喜,乐不思蜀。B张平同学原来成绩一般,如今学习很刻苦,成绩直线上升,真让人刮目相看。C如果你游黄山,见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峰,一定会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所震慑。D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很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其乐融融。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B在这次斗争中(“五卅”),警察没有任何的权威,在民众的结合力前面,什么权力都不中用了!C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

4、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公款浪费问题纳入“刑法”的调节范畴。2D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为乞丐的呢?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农村文化建设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B素质教育并非高深理论,认真生动实践,推进效果如何,不在喊得响不响,关键是做得扎实有效。C观赏型蔬菜是指植株相对较小、形状奇特或株型优雅,有较高观赏价值,被誉为“植物模特”。D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映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和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8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在祖国各地,有许多有名的和无名的

5、塔,真是数不胜数,千姿百态。B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后,密云水库白河大坝部分倾斜受到影响。C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D出席会议的有贵州文艺界、教育界和医疗单位的代表共 70 人。9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A比喻 拟人 比喻 比喻 B拟人 比喻 比喻 比喻C拟人 比喻 排比 比喻 D比喻 拟人 拟人 比喻10对下列对联所涉及的行业,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

6、老夫手段如何?涉鸭头波,传鱼腹筒;盼渭北树,寄江南梅。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忧架上药生尘。A理发店 邮局 药店 B理发店 蔬菜店 药店C打铁铺 邮局 医院 D打铁铺 蔬菜店 医院11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刚才李教授的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们受益良多。像李教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不遗余力,难道我们可以对写作不负责任吗?我殷切期望同学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下面请语文组组长续貂,为我们传作文之道,解作文之惑。A抛砖引玉 B不遗余力 C殷切期望 D续貂12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 70 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

7、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13下列名句的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3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苏轼赤壁赋)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盂轲言行的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粱惠王。 B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一个小说集呐喊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8、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 D曹禺,原名万宝。1933 年曹禺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雷雨日出北京人是他的代表作。 15下面语段中有四处多余的文字必须删去,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煤气是煤燃烧时产生释放的一种气体,它包含许多成分,包括有毒和无毒成分,其中主要的,占比重很大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是煤燃烧时氧气不足而形成的。人们通常说的煤气中毒,实际上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因为煤气中的其他成分则不会使人中毒。A B C. D. 二(21 分,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20

9、 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6、给下列各句加黑词选择恰当的义项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 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17、对下列句式判

10、断正确的是 ( )岂不痛哉死生亦大矣当其欣于所遇则与斗卮酒A感叹句感叹句宾语前置句陈述句B反问句判断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C反问句判断句陈述句宾语前置句D感叹句反问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18、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A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B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先兴盛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19、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

11、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420、判断下列各句对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

12、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2122 题。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呜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孤雁不饮不啄,飞呜不止的情景。飞呜不止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生存环境。B颔联以“谁怜”设问,将诗人的情感融人于孤雁中,

13、以孤雁的境遇引起人们的同情。C颈联以“似”“如”两字,写出了诗人因产生错觉无法从孤雁情感中走出来的情形。D尾联中写一群“野鸭”只知互相无聊地呜噪不休的情景,它们根本不懂得“雁的追求。22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通过对一只孤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不愿孤独而喜欢群居的思想感情。B全诗通过对一只孤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想孤身一人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C全诗通过对一只孤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痛惜美好的生活环境的思想感情。D全诗通过对一只孤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2326 题。建筑的情态(节选)唐诗的一个

14、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艺术有关。“来自绮窗前,寒梅著未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5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

15、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为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丽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生活符号。“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时,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临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院“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树杆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

16、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辖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23下列对第一段的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的显著特征。24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更深月色半

17、人家”,是说这家人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B苏轼的海棠诗,是以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而创作的。C第二段引用“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D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2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是说这些建筑由于丰厚的文学积淀让人容易触景生情,显得富有情感。B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丽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生活符号,是说庭院一旦作某个感人故事发生的背景,就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一类的故事。C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是说这种月影半掩的庭院,那种朦胧人、夜静人闲、星斗横斜,时

18、光流逝永远都不会改变。D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是说没有艺术修养的人游了园也体会不了其中的诗意,造出园来也缺少审美价值。26依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B一个人是否有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的欣赏与创造。C“内向性庭院”空间美丽且具情态,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建筑。6D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积淀密切相关。四(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730 题。鲁迅二十一世纪中国不能淡忘的精神旗帜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

19、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他走了,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恩想和精神!1936 年 10 月 19 日,中国现代文坛一颗巨星陨落了!“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他最后的遗言如是说。然而,我们真能忘记他吗?我们能忘记他的痛苦、悲悯、沉重和梦寐吗?我们能忘记这位终身与孤独为伴、为张扬理性而作“绝望抗争”的精神战士吗?张梦阳先生称鲁迅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的伟大思想家”,其思想是“以改变人的精神为宗旨的精神哲学与精神诗学”。鲁迅之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原因就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具有真正独立

20、的思想个性!鲁迅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就在于他十分重视中国的思想革命,一直把“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他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视为改造国民精神之根本任务,提出了“立人”思想。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落后。无论是仕途通达的知识分子,还是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都在现实中扮演同样的角色。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确,人一旦丧失独立地位和独立品性,剩下的也许只有奴性了。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中国人极易产生欺弱怕强

21、、自轻自贱、卑怯贪婪一类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阿 Q 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国民劣根性”的活写真。更可怕的是,“精神胜利法”把中国人培养成奴隶的同时,还使他们“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麻木、怯弱的精神状态中,还潜藏着一种自私、冷漠的灵魂,其结果是人的生命被完全漠视,群众成了“戏剧的看客”,只知道咀嚼、鉴赏别人的痛苦它不仅使人津津有味地欣赏人间的喜剧和悲剧,而且使人心安理得地欣赏丑恶与残忍这是一种扭曲变态的审美心理反应!正是对国民灵魂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鲁迅才不遗余力,全方位地展开了对我们民

22、族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在他看来,只有健全的人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鲁迅所思考的问题,依然光鲜如昨,当我们回味这位先驱振聋发聩的话语时,我们的内心实在无法轻松!7近年来有一种呼声频频出现,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当纷纷扰扰的尘世一次次掀动生活的虚华,当此起彼伏的喧嚣毫无遮拦地淹没现代人脆弱的记忆当浮躁、迷茫、虚妄和日益膨胀的物欲源源不断地充斥失去自控的心灵和大脑,当越来越多的灵魂游离于精神家园之外面对逼人的形势,我们重提鲁迅,直面现实的精神,学习他的民族忧患意识、自强意识,也许不是“无的放矢”。从某种意义上说,以鲁迅为代表的

23、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积极倡导的启蒙教育工作仍没有完成。鲁迅是二十一世纪不可淡忘的一面精神旗帜。27下列说法不属于鲁迅所批判的“中国国民性”表现的一项是( )A国民中普遍地存在着欺弱怕强、自轻自贱、卑怯贪婪一类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B国民习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因而最终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C国民在麻木、怯弱中潜藏着自私冷漠的灵魂,欣赏着别人的喜剧和悲剧。D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的生命被完全漠视。28对“鲁迅不该被人们淡忘”的理由解说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鲁迅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视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根本任务,提出了“立人”思想。B鲁迅有着很多痛苦

24、、沉重和梦寐,是终身与孤独为伴、为张扬理性而绝望抗争的精神战士。C鲁迅具有最宝贵的精神素质,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D鲁迅对国民灵魂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全方位对民族劣根性展开了深刻的批判。29对今天重提鲁迅的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重提鲁迅,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B我们重提鲁迅,学习他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要做到居安思危,自强不息。C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D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积极倡导的启蒙教育工作仍然没有完成。30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25、项是( )A文章的写作目的不仅怀念鲁迅,赞美鲁迅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成就,更着眼于新的时代,警醒世人,要发扬鲁迅的精神。B文章在开头三段,用精炼形象的比喻句,高度概括了鲁迅一生在文学和思想两个方面的巨大成就,用语贴切,表现力强。C张梦阳先生所说的鲁迅“以改变人的精神为宗旨”的思想,就是改造中国国民性,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和“立人”。8D第段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鲁迅的评价中引出后文,告诫人们今天的中国国民性问题依然严重。五(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 3135 题。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

26、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27、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给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闻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

28、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竞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1下列关于文章第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29、段对烈士死难情景的叙述,作者用了很多短句,目的在于突出爱国青年徒手清愿遭到反动政府卫队枪弹攒射时情况的万分紧急。9B第两段用了三个“死掉了”,表现了作者写作本文时,心情非常激动,而对徒手请愿遭到镇压而死难的爱国青年表达了些许的同情。C“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和“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两处精准的叙述,从射击角度、中弹数和枪型三个侧面证明敌人手段的极端残忍。D伟绩”、“武功”两处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的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残酷镇压中国人民的极端愤慨。32下列对第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是说明,尽管眼前发生了反动政府残酷镇压爱国学生的惨案,但

30、是随着时间的过去,社会很快就会恢复太平的。B“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是实在的话,写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中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死几个人也值不得怎样大惊小怪的。C“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说明爱国学生请愿遭镇压,正好给人们提供了茶余饭后闲谈的材料或者造谣的根据,没有别的意义。D“正如煤的形成”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经过很多仁人志士的奋斗拼搏甚至流血牺牲,但是徒手请愿还不能包括在其中。33下列关于第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是说,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遇难了,他们的鲜血和他们的音容笑貌,必然让亲人、老师和朋友永远都不会忘记。B第段中的“我向来是

31、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是说鲁迅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从来都没有害怕过。C第段说明“三一八渗案比以往更让人无法想象的一个方面是,反动政府无比凶残,走狗文人无比的下流和卑劣。D第段说明“三一八”惨案比以往更让人无法想象的另一个方面是,爱国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临危不惧令人无比敬畏。34下列对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长句和短句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句式,既使内容的表达细致严密,又使节奏急促有力,抒发的浓烈情感激荡着读者的胸怀。B文章多次用了对比的方法,有爱国青年和反动派的对比,有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的对比,还有革命者和庸人的对比,是与非旗帜鲜明。C鲁迅先生引用陶渊明的

32、诗句,写出了当时的现实和心情,亲人的悲哀还未消尽,别人就已经唱起歌来了,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说呢。D 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语言上既有通俗的白活,又有庄重的文言,既明白晓畅又极其简练精辟,充分展示了语言大师的风采。3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列举铁的事实来有力地证明了反动政府残酷镇压爱国学生的滔天罪行。B形象地阐述了爱国学生徒手请愿而遭到镇压白白牺牲生命的沉痛教训。C深刻揭示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从容为国死难所表现出来的宝贵精神。D“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表现了鲁迅先生的谦逊的态度。10第二卷非选择题(共 1 小题,共 55 分)六(55 分)36阅读下面材料,

33、按要求作文。(55 分)那是处地势险峻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失足者葬身涧底。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健全人,路已至此,绝无退路。结果聋人和盲人都过桥了,一个健全人也过桥了,另外一个则丢了性命。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激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丢命的健全人在天堂说:很多时候,失败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高低,而是威慑于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