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梅州市金融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送审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执行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发改委振兴原中央苏区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梅州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促进金融生态建设,营造和谐金融发展环境,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组织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并与其它金融组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按照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 规划制定的统一部署,结合广东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 年),在充分理解和把握
2、梅州市金融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一、金融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发展现状“十二五” 时 期,梅州金融机构不断增加,金融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市场利用和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成就,金融政策环境持续优化。金融在支持梅州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效能提升、民生改善等方面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1.金融机构不断增加至 2015 年 12 月底,梅州地区共有 20 家银行业金融(分支)机2构。其中,政策性银行 1 家,国有商业银行 5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仅有 1 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 家;农商行 2 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6 家,村镇银行 3 家,外资银行 1 家。170
3、多家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及营业部(含县域营业部),11 家证券营业机构,1 家期货公司,7 家融资担保公司和 19 家小额贷款公司,初步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不断增加。2.金融实力不断增强2015 年 12 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565.28亿元,比年初增长 10.86%,是“ 十二五” 期末的 1.9 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061.20 亿元,比年初增长 7.9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736.41 亿元,比年初增长 15.89%,是“十二五”期末的 2.2 倍。其中:短期贷款 119.63 亿元,比年初增长 30
4、.33%;中长期贷款 277.69 亿元,比年初增长 1.17%。贷款增速比存款快5.03 个百分点。表一 梅州市“十二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存贷款情况项目 2011 年底 2014 年底 2015 年存款余额(亿元) 946 1411.88 1565.28与上年相比增加(亿元) 112.67 465.88 153.30存款情况与上年相比增长(%) 13.52 13.4 10.86存款余额(亿元) 390 635.46 736.41与上年相比增加(亿元) 58.56 235.46 100.95贷款情况与上年相比增长(%) 17.67 16.1 15.88梅州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在过去
5、5 年(2009-2014)期间年均复合3增长率 15.06%,高于同期广东省的 14.48%;而本外币贷款余额在过去 5 年(2009-2014)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 18.37%,高于同期广东省的 14.18%。财产、人寿保险费收入 42.55 亿元,增长 56.9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 12.74 亿元,增长 24.37%;人寿保险费收入 29.81 元,增长 76.71%。已决赔款 7.06 亿元,其中:财产保险已决赔款 6.28 亿元,增长 22.95%;人寿保 险已决赔款 0.78 亿元。表二 梅州市“十二五”期间保险业保险与赔付情况项目 2011 年底 2014 年底 201
6、5 年保险收入(亿元) 19.12 27.11 42.55与上年相比增加(亿元) 17.09 2.72 17.44保险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 11.90 11.16 56.943.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工作取得新成果2015 年末,全市证券市场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 9 家,市价总值 768.60 亿元,比 2014 年末增长 30.07%。继 2014 年“新三板” 挂牌实现零突破后,有 5 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 。挂牌企业总数达 6 家,在广东省山区市中排名第一,6 家挂牌企业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于 2015 年获得融资 8221.5 万元,上市公司通过首发、增发、发行中期票据等试点
7、共筹集资金 115.12 亿元。证券、期货分公司(营业部)全年股票交易额 13643.51 亿元,同比增长254.85%。期货公司全年代理交易额 128.8 亿元。4.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成就4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金融要素市场探索取得新进展,民营银行申请筹建工作进入正式辅导阶段,新增两个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5.金融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征信中心建设不断推进,蕉岭等征信试点取得实效,不良率不升反降。积极开展“保险先进村”活动,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保险意识,增强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我市金融生态不断优化,蕉岭县等金融改革试点县成为全国典范。
8、(二)主要问题梅州金融的发展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不足,银行业体系不全,企业融资渠道还比较单一,金融业态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金融供给不足梅州的银行业存贷比一直在 40%左右,与全省 66.46%的存贷比水平差距极大,金融供给不足。梅州市的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业对于经济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普遍低于其他兄弟县市。其原因:一方面,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机构主业务量较大,业务模式相对传统,以“人海战术 ”为主,放贷成本相对较高,致使工作量大、操作繁琐,从而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办理效率,也大大增加了信贷成本,放缓了金融机构的服务速度,影响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服务成本过高
9、导致梅州市金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5梅州整体存贷比偏低,资金外流严重。伴随国家经济、金融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受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法人金融机构落实三年达标规划等因素影响,大量不良贷款被核销置换,直接冲减存量贷款。受区域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程度影响,居民存款多、贷款少,拉低整体存贷比水平。梅州市大项目相对缺乏,在信贷价格在全省的竞争力偏弱,配套信贷投放少,导致资金外流、贷款总量偏低。2.银行业体系不健全健康完善的银行体系应该是一个由大银行、中小银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同层次金融机构组成的体系,应该是一个能保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国外资本公平竞争的体系。但是,目前梅州银行业市
10、场基本则由五大国有银行寡头垄断,农信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仍不能满足现代金融需求,缺少市级城商行来弥补第二梯队。截至 2015 年末,梅州地区共有 20 家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其中,政策性银行 1 家,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梅州市分行;国有商业银行 5 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仅有 1 家,即广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 2 家,即大埔、大埔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6 家,分别是梅县、梅江、蕉岭、丰顺、五华、兴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 3 家,分别是梅县客家村镇银行、五华惠民村镇银行、兴宁珠江村镇银行;外资银
11、行 1 家,汇丰银行。虽然如此,但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依然最具优势。据统计,中资全国性银行存款余额为6720.15 亿元,占比 46.33%,贷款余额 390.63 亿元,占比 53.04%。在资产规模、从业人员以及网点个数等方面也占据半壁江山,形成第一梯队。城商行没有分支机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仅有广发银行一家,存贷款占比约 5%,资产规模、人员数量和网点总数占比较少,第二梯队尚未形成。涉农金融机构有效金融供给不足。农信社在资产规模、存贷款余额、从业人员、网点总数等占比虽然较大,但利润偏低。此外,贷款不良率偏高,历史包袱重,造成贷款利率高。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最大的为梅县客家村镇银行,但也只有 1 亿
12、元(其他两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均为 5000 万),放贷总额有限。第三梯队支农惠民有心无力。很显然,梅州当地银行业呈现得是“大行太大、小行太小、中间缺少”的行业格局,银行业体系不健全。(三)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梅州的企业有 99%的是民营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其对于银行贷款以及其他资本市场的需求都非常旺盛,有更为高效、灵活的差异化需求。但是,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的现有融资渠道单一且集中,融资手段缺乏多元化和灵活性。事实上,梅州市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其次是通过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渠道进行融资。全市有 79.3%的企业采用的融资手段为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占 12.4%,其他方式(主要是企
13、业间拆借)占 17.9%。小额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使用较少,不足 10%。大部分企业对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各种方式灵活的新型融资渠道和手段缺乏了解,很少从投资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7司等非银行类融资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四)金融业态尚需完善没有完整的金融业态,没有完善的金融配套,也就无法形成健全的、多样化的金融生态圈,就无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这又制约了梅州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梅州市缺乏市级证券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在 1亿元以上的仅有一家,金融服务体系亟需完善。同发达地
14、区相比,梅州市的金融业态还远未健全,缺乏丰富的金融产品。其外,梅州市担保体系尚不完善。许多中小微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有效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担保性放款是解决这些企业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有 7 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总注册资本只有 5.29 亿元,其中注册资本 1 亿元以上的担保公司有 2 家,获准与银行合作的担保公司仅有企信一家。企信、中企等主要融资担保机构 2015 年共为269 家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担保业务,共计新增担保贷款 7.69 亿元,仅占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317.54 亿元的 2.42%。动产质押、专利质押、商标权质押、产权交易等配套服务跟不上,缺乏一些金融创新产品。二、金融改
15、革创新与科学发展的环境与机遇(一)发展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经过 2008 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梅州金融改革创新与科学8发展亦将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环境。1.国际金融发展环境从国际看,全球经济进入“大分化“ 的“新常 态“,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 2014 年美联储启动 QE 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从而步入“后 QE 时代“,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要迎接新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大周期调整。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世
16、界经济形势有望进一步改善,整体经济复苏步伐将加快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急剧动荡逐步缓解,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意识日益强化,但是实体经济复苏缓慢,新的经济增长点尚不清晰,区域性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险难以评估。为保障国际金融业稳定运行,各国监管机构继续推进政策协调和调整监管要求,加快监管改革与监督实施步伐。巴塞尔委员会放宽了银行业新资本协议的实施要求,推动流动性监管、资本监管、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监管等方面实施国际标准。欧美国家继续加大对银行间利率(Libor)市场操纵案的追责惩罚力度,国际银行业呈现平稳发展势头。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强劲
17、复苏和金融体系良好发展,显著增强了自身的金融话语权、影响力和辐射力。这将促使更多的国际金融资源加速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可以预见, “十三五” 时期,中国将沐浴着新一 轮全面深化9改革的春风,在国际金融加速变化的大势中,着力激发金融活力,加快金融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推进利率与汇率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国内金融发展环境从国内看,我国金融业运行稳健。金融继续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小微企业和“ 三农” 、支持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继续发挥杠杆作用。金融业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保险存款制度推出,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民营资本
18、进入银行业,一人一户的证券账户已经放开等。金融改革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作用越来越明显,银行存款增幅下降,利差逐步缩小,混业经营日益增多,民营银行的设立将呈现常态化。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倒逼传统金融业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需求,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市场倒逼改革初显成效。不难预见, “十三五” 时期,我国金融 业将更多的引 进和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模式,不断创新金融业态,金融壁垒日益打破,金融竞争更加充分,市场化不断深入。(二)发展机遇不管是从国内外
19、的经济环境来说,还是从省市产业发展环境来说, “十三五 ”都是梅州市金融改革 创 新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时10期。1.全球经济“时势”总体向好国际方面,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增长趋势,全球经济格局和增长模式深度调整。虽然欧洲经济仍可能长期低迷,日本经济复苏艰难,但是美国经济复苏渐趋稳固,新兴经济体增速依然强劲,全球总体经济形势向好。随着全球科技的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突破中,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获全新动力。随着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推行,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网络和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将创造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体系和生产环境,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势头进一步加强。全球“时势” 的总体向好
20、,为梅州金融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带来全新战略视角。2.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呈新常态国内经济发展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进入改革发展战略性突破阶段,呈现以增长速度放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一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新的增长点大量涌现,这为梅州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经济自贸区的设立、 “一路一带” 战略、 “中国制造 2025” 战略的提出不但为我国对外经贸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和空间,也不断拓展了国际合作的范围和领域。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