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一五年十二月I目 录第一章 规划基础 .2第一节 “十二五 ”发展评价 .2第二节 “十三五 ”发展形势 .5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第二节 发展理念 .10第三节 发展定位 .12第四节 发展目标 .14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17第一节 加强区域空间管制 .17第二节 城镇空间布局 .18第三节 产业空间布局 .19第四节 生态空间布局 .23第四章 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全国羌文化旅游目的地 .24第一节 以提升中国古羌城为基点发展文化旅游 .24第二节 以开发九鼎山为重点培育新型旅游业态 .25第三节 大力
2、发展乡村旅游 .26第四节 推进旅游合作互动 .27第五节 提高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28第五章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川西北生态农业高地 .30II第一节 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30第二节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1第三节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32第四节 培育特色生态农业品牌 .33第六章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地 .33第一节 推进高载能工业循环发展 .34第二节 加快发展特色资源加工业 .35第三节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36第四节 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 .37第七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8第一节 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 .38第二节 发展现代
3、新型服务业 .39第三节 改造提升住宿餐饮业 .40第四节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 .41第八章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42第一节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2第二节 加快电力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44第三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45第四节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47第九章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49第一节 加强中心城区功能建设 .49第二节 统筹推进撤县建市,加快重点镇与一般乡镇建设 .50III第三节 科学推进村庄建设 .51第四节 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 .51第十章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发展动力转化 .53第一节 积极培育消费投资新动力 .53第
4、二节 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环境 .53第三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54第四节 全面落实人才强县战略 .55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57第一节 构建精准扶贫机制 .57第二节 实施扶贫攻坚“五个一批” 计划 .58第三节 推进扶贫攻坚“十大行动” .59第四节 完善对口帮扶机制 .60第十二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茂县 .62第一节 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 .62第二节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64第三节 加强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64第四节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65第五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67第十三章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茂县 .69第一节 提高公民
5、的文明程度 .69第二节 加强文体广电事业发展 .69第三节 推进羌民族文化保护与弘扬 .71IV第四节 积极培育文体产业 .71第十四章 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建设活力茂县 .73第一节 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73第二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74第三节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75第十五章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法治茂县 .77第一节 加快民主法制建设 .77第二节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78第十六章 全面促进民生改善,建设幸福茂县 .80第一节 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80第二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81第三节 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83第四节 加强人口管理服务 .84第十七章 健全规划实施
6、机制 .86第一节 落实规划执行机制 .86第二节 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87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机制 .88第四节 优化政策支撑机制 .881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茂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扶贫开发的攻坚期、绿色发展的加速期。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未来 5 年的发展,关系着全县人民的福祉,关系着茂县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地位,关系着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立足县情,深入分析宏观形势,客观审视发展阶段,科学认识发展特征,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
7、的要求,阐述“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定位和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是未来五年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2第 一 章 规 划 基 础第一节 “十二五”发展评价“十二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和国内经济持续下滑的压力,茂县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后灾后重建发展振兴、西部大开发、中央和我省支持藏区加快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民族团结为保障,奋力推进“四地一中心”建设,全面加强“五位一体”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8、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经济持续平稳发展。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31.92 亿元,年均增长 17.27%(未扣除物价指数,下同)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 13.19%、20.12%、12.5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31510 元。2015 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8.72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4 亿元,年均增长 16.75%。地方财力逐步增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1.54 亿元,年均增长 5.65%。统筹城乡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 45.29%。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农业转型,建设了罗山村脆红李、
9、南庄村羌脆李、木耳村高山绿色蔬菜、壳壳寨村果蔬一体化等 16 个标准化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果蔬产业面积占种植产业的 90%以上,优质生猪、优质牦牛(肉牛) 、优质家禽、中蜂养殖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果、绿色菜、生态畜、道地药”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工业转型成效明显,循环经济初具规模,初步形成清洁能源开发、循环高效工业、绿色加工工业为主的“三位一体”工业发展体系。全域旅游加速推进,初步构建“五大”精3品旅游品牌和以文化旅游、特种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主的复合型旅游格局,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购物娱乐于一体的中国羌文化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基础设施跃升性改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
10、,以国省干线为主线、县乡道路为支线、通村公路为辐射的公路网络布局基本形成。国道 213 线、国道 347 线在县境内分别长 97 公里、74公里,农村公路 130 条,总里程 847.74 公里。全县 21 个乡镇、149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县道、乡道、村道、组道、户间道、田间道纵横交错,村道硬化和安装防护设施加快推进。全县所有乡镇村全部通自来水;所有村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村村有活动室的目标;全域农网改造取得很大进展,县域输变电网络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巩固提升。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被恢复、防灾减灾、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工程,绿化造林成果进一步巩固。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 32
11、.4 万亩,全县 379.14 万亩森林实现常年有效管护,累计实施退耕还林 24.75 万亩。高半山植被、国道213 线和 347 线重点地段植被得到恢复提升,凤仪岷江防护林带延伸改造。全县森林覆盖率 36.87%,林草覆盖率 80%,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初步显现。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区域污染治理加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85%,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5%以上,城区空气质量常年保持级标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科技转化能力增强,全社会科学技术普及面达到 85%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12、 “9+3”教育成为职业教育4亮点。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1 小时医疗服务圈初步建立,实现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4%。公共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羌文化开发和保护逐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5 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5169 元和 9830 元,年均增长分别为 9.34%和 21.58%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7.1%、农村居民为
13、45.3%。就业规模持续扩大,5 年城镇新增就业 4118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 5 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 6 亿元。初步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覆盖,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险基本覆盖各类群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实施 149 个村的幸福美丽家园工程,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由 6.72 万人减少到 1.31 万人。虽然茂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速下降十分明显,经济增
14、长下行压力大;发展方式仍较粗放,创新驱动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以高载能为主,旅游业过境游、季节游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河谷地带与高半山区、城市郊区与边远山区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全县仍有不少贫困人口。 2015 起,城乡居民收入制度与口径发生了变化,此处绝对量数据为按新口径预测的数据。增长速度为老口径计算,以保持“十二五”期间各年的可比性。5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专栏:“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 2010 年实际 “十二五”目标 2015 年完成情况 “十二五”年均增长(
15、%)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4.39 34.14 31.92 17.27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2.60 4.98 4.83 13.19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8.32 22.83 20.81 20.12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3.47 6.33 6.27 12.56人均生产总值(元) 13326 28100 31510 18.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17 1.5 1.54 5.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0.01 38.72 -8.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43 6.60 7.44 16.76旅游业收入(万元) 2.42 14.46 42.98城镇化率(%) 3
16、2 49 45.29 年均提高 2.65 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 11 7 6.08 年均下降 0.98 个千分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6105 25169 9.3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700 9830 21.58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 3.49 控制目标以下森林覆盖率(%) 35.6 37.5 36.87 年均提高 0.7 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 8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常年保持级标准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 常年保持级标准第二节 “十三五”发展形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变的新常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