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250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XXXX 工程 工程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措施 XXXX 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 年 3 月 30 日 一、土方工程 二、 模板工程 三、 混凝土工程 四、 砌体 五、钢筋工程 土方工程 1、基土扰动现象 ( 1) 基坑挖好后,地基土表层局部或大部分出现松动、浸泡等情况,原土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承载力降低,基土下沉。 ( 2)原因分析 a、基坑挖好后,未及时浇筑垫层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机械及车辆、操作工人在基土上行走,造成扰动。 b、地基被长时间暴晒、失水。 c、冬期施工,地基表层受冻胀。 d、基坑周围未做好排水降水措施,被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浸泡。 (3)预防措施 a、 基坑挖好后,立即浇

2、筑混凝土垫层保护地基。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预留一层 150 200mm 厚土层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 再挖至设计标高。 b、 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 200 300mm 厚用人工清理找平,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c、基坑挖好后,避免在基土上行驶施工机械和车辆或大量堆放材料。必要时应铺路基箱或垫道木保护。 d、基坑四周应做好排水降水措施,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坑回填土完毕。 e、雨期施工时基坑应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坑周围筑土堤 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 (槽 ),浸泡地基。 f、冬期施工时,如基坑不能立即浇筑垫层,应在表面进行适当覆盖保温,防止受冻。 (4)治

3、理方法 a、已被扰动的地基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原土碾压、夯实,或填碎石、小块石夯实。 b、 对扰动较严重的采用换填土方法,用 3: 7 灰土或砂砾石回填夯实,或换去松散土层,加深基础。 c、局部扰动可挖去松散土,用砂石填补夯实。 2、基坑 (槽 )泡水现象 ( 1)基坑 (槽 )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造成地基松软,承载力降低,地基下沉。 ( 2)原因分析 a 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 b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末采取降排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 c 施工中未 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 (3)预防措施 a 开挖基坑 (槽 )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4、(槽 )内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 5 1 0m。 b 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 (槽 )时,根据水位高度、潜水层厚度和涌水量,在潜水层标高最低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流入基坑。 c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开挖标高坡脚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并使开挖面、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始终保持一定差值,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不少于 0 5m。 当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多层土中上部 有透水性较强的土,或虽为同一种土,但上部地下水较旺时,应采取分层明沟排水法,在基坑边坡上再设 1 2 层明沟,分层排除地下水。基坑 (槽 )除明沟排水以外,亦可采用各种井点降水方法,将地下水位

5、降至基坑(槽 )最底标高以下再开挖。 3、 填方基底处理不当现象 (1)填方基底未经处理,局部或大面积填方出现下陷,或发生滑移等现象。 (2)原因分析 a 填方基底上的草皮、淤泥、杂物和积水未清除就填方,含有机物过多,腐朽后造成下沉。 b 填方区未做好排水,地表、地下水流入填方,浸泡回填土方。 c 在旧有 沟渠、池塘或含水量很大的松散土上回填土方,基底未经换土、抛填砂石或翻晒晾干等处理,就直接在其上填土。 d 在较陡坡面上填方,未先将斜坡基底挖成阶梯形就填土,使填方未能与斜坡很好结合,在重力作用下,填方土体顺斜坡滑动。 e 冬期施工基底土遭受冻胀,未经处理就直接在其上填方。 (3)预防措施 a

6、 回填土方基底上的草皮、淤泥,杂物应清除干净,积水应排除,耕土、松土应先经夯压实处理,然后回填。 b 填土场地周围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基底,浸泡地基,造成基底土下陷。 c 对于水田、沟渠、池塘或含水量很大的地段回填,基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排水、疏干、挖去淤泥、换土、抛填片石、填砂砾石、翻松、掺石灰 压实等措施处理,以加固基底土体。 d 当填方地面陡于 1/5 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形,阶高 0 2-0 3m,阶宽大于 1m,然后分层回填夯实,以利结合并防止滑动。 e 冬期施工基底土体受冻胀,应先解冻,夯实处理后再行回填。 ( 4)治理方法 (1)对下陷已经稳定的填方,可仅在表面作平整

7、夯实处理。 (2)对下陷尚未稳定的填方,应会同设计部门针对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 4、 基坑 (槽 )回填土沉陷 现象 ( 1) 基坑 (槽 )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靠墙地面、室外散水空鼓下陷,建筑物 基础积水,有的甚至引起建筑结构不均匀下沉,出现裂缝。 ( 2)原因分析 a 基坑 (槽 )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居夯实;或槽边松土落入基坑 (槽 ),夯填前未认真进行处理,回填后土受到水的浸泡产生沉陷。 b 基槽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回填夯实,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c 回填土料中夹有大量干土块,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 碎块草皮作

8、土料,回填质量不合要求。 d 回填土采用水泡法沉实,含水量大,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3)预防措施 a 基坑 (槽 )回填前,应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如有地下水或地表滞水,应有排水措施。 b 回填土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土厚度不得大于300mm。土料和含水量应符合规定。回填土密实度要按规定抽样检查,使符合要求。 c 填土土料中不得含有大于 50mm 直径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干土块,急需进行下道工序时,宜用 2: 8 或 3: 7 灰土回填夯实。 d 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方。 (4)治理方法 a 基坑 (槽 )回填土沉陷造成墙脚散水空鼓,如混凝土面层尚未破坏,可填入碎石

9、,侧向挤压捣实 3 若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则应视面积大小或损坏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去,填灰土或粘土、碎石混合物夯实,再作面层。 b 因回填土沉陷引起结构物下沉时,应会同设计部门针对情况采取加固措施。 5、 房心回填土下沉 现象 (1)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垫层面层空鼓、开裂甚至塌陷破坏。 (2)原因分析 a 填土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土块,有机质腐朽 造成填土沉陷。 b 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垣,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 c 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有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经处理或未发现,使用后,荷重增加,造成局部

10、塌陷。冬期回填土中含有冰块。 (3)预防措施 a 选 用较好土料回填,认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优范围以内,严格按规定分 层回填夯实,并抽样检验密实度使符合质量要求。 b 回填土前,应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认真处理,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 c 房心回填土深度较大 ( 1 5m)时,在建筑物外墙基回填土时需采取防渗措施,或在建筑物外墙基外采取加抹一道水泥砂浆或刷一度沥青胶等防水措施, 以防水大量渗入房心填土部位,引起下沉。 d 对面积大而使用要求较高的房心填土,采取先用机械将原自然土碾压密实然后再进行回填。 6、回填土渗透水引起地基下沉 现象 (1) 地基因基槽室外回填土渗漏水而导致下沉,引起结构变

11、形、开裂。 (2)原因分析 a 建筑场地土表层为透水性强的土,外墙基槽回填仍采用了这种土料,地表水大量渗入浸湿地基,导致地基下沉。 b 基槽及附近局部存在透水性较大的土层,未经处理,形成水囊浸湿地基,引起下沉。 c 基础附近水管漏水。 (3)预防措施 a 外槽回填土应用粘土、粉质粘土等透水性较弱的土料回填,或用2: 8、 3: 7 灰土回填。 b 基槽及附近局部存在透水性较大的土,采取挖除或用透水性较小的土料封闭,使与地基隔离,并在下层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作成适当的排水坡度或设置盲沟。 c 对基础附近管道漏水,及时堵截或挖沟排走。 4治理方法 如地基下沉严重并继续发展,应将基槽透水性大的回填土

12、挖除,重新用粘土或粉质粘土等透水性 较小的土回填夯实,或用 2: 8 或 3: 7 灰土回填夯实。 二 模板工程 1、 轴线位移 现象 (1)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a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b 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c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d 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e 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f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 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g 对拉螺栓、

13、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a 严格按 1/10 1/50 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b 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c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d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e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f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g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 标高偏差 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