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手机流量去哪儿”专项调查报告 随着智能手机上网的普及,消费者关于手机消费的投诉也在发生新的变化,除了传统的质量问题投诉外,关于手机流量的投诉日益突出, 2013 年深圳市消委会接到手机流量投诉 611 宗,消费者对突然爆增的流量费充满困惑、纠结和不满,流量到底去哪了?是个人使用不当?还是运营商的流量计量不准?或者是恶意软件“偷” 了流量?为调查了解流量的真实去向,化解消费纠纷,指导消费,市消委会在3-4 月份开展专项调查,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本次专项调查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调查;二是将同时段内运营商流量数据与第三方流量监控软件(包括 360
2、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金山手机卫士)测试的流量数据对比;三是常见偷流量软件类型与情景演示。第二部分:本次专项调查的基本做法一、志愿者公开招募: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官微、官网等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招募参与流量对比测试的志愿者。二、 专业 机构全程支持:为确保“流量去哪儿 ”活动科学、准确和可靠,流量对比测试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进行,并由专业工程师全程把控每一步测试细节。三、活 动现场 公开透明:流量对比测试活动现场,对媒体开放,共有 8 家媒体到场采访报道,并有媒体全程跟踪拍摄,整个测试活动公开透明。图 1:流量对比测试现场四、 对比 测试科学严谨:测试前,由专业工程师对每位志愿者的手机进行
3、检查确认,发放操作指引,并培训指导志愿者;志愿者根据操作指引并在专业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全部测试。五、方法简述:志愿者在智能手机上预安装流量监控软件,并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模拟了智能手机待机、下载文件和日常使用三种情况下的流量消耗,将其与运营商记录的数据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部分:本次专项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 消费 者使用习惯调查:在流量对比测试现场,对参加活动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50%被调查的消费者不知如何正确退出程序,在浏览完网页或使用完某个软件后,直接按 HOME 键退出;20%的消费者没有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安全 监控软件;46.4%的消费者没有设置流量使用上限;57.1%的消费者在
4、不使用网络时,没有关闭数据连接的习惯;53.6%的消费者会经常打开 GPS 定位开关; 20.7%的消费者选择在 2G/3G 网络环境下进行升级或软件更新。二、流量对比测试内容与结果分析:参加本次试验的 26 名志愿者的详细名单见表 1。序号电话号码 运营商是否定制机终端品牌终端型号 操作系统1 133*329电信 否 百度 100+ Android2 189*909电信 否 苹果 iPhone5 iOS3 189*099电信 否 苹果 iPhone4s iOS4 181*105电信 否 华为 A199 Android5 133* 电信 是 华为 P6 Androi699 d6 189*808
5、电信 是 苹果 iPhone5 iOS7 186*657联通 否 三星 N7100 Android8 185*958联通 否 苹果 iPhone4S iOS9 186*698联通 是 苹果 iPhone5 iOS10 139*144移动 否 苹果 iPhone5s iOS11 135*021移动 否 苹果 iPhone4 iOS12 136*205移动 是 三星 i9108 Android13 136*789移动 否 苹果 iPhone4 iOS14 137*432移动 否 三星 i9100 Android15 135*988移动 否 索尼 LT22 Android16 136*692移动 是
6、 联想 A820 Android17 137*457移动 否 华为 荣耀 3C Android18 159*677移动 否 小米 2S Android19 135*561移动 否 三星 N7100 Android20 135* 移动 否 魅族 MX2 Androi700 d21 139*554移动 否 华为 G700 Android22 136*609移动 否 华为 Y511-T00Android23 137*659移动 是 三星 N9008 Android24 137*774移动 否 小米 2S Android25 159*246移动 否 索尼 LT26II Android26 138*10
7、0移动 是 三星 N7100 Android图 2 终端品牌、操作系统、运营商、定制机分布对比测试内容一:待机流量待机流量测试是将智能手机置于待机模式(移动数据网路建立)志愿者不对智能手机进行任何操作,并保持该状态 10 分钟记录的流量消耗。对比测试内容二:下载指定内容下载指定内容流量数据是志愿者操作智能手机在移动数据网络连接建立状态下, 记录下载指定文件(含 MP3 和 PDF 格式文件)的数据流量。对比测试内容三:模拟正常使用模拟正常使用数据流量是指志愿者在指定时间段(大约 60 分钟)内,在移动 数据网络连接建立状态下,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使用智能手机,记录产 生的数据流量。对比测试内容四
8、:整体流量数据对比整体流量数据是基于待机流量、下载指定内容流量和模拟正常使用时流量的数据做整体分析。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三款第三方流量监控软件测试到的流量数据与运营商提供的流量清单数据偏差较小,没有出现流量异常的情况。【特别说明】:经向通信监管部门及多家计量检测机构咨询了解,目前国家没有关于移动数据流量计量的标准和检测方法。本次 测试 是模拟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行的对比测试;采用的方法和软件为普通消费者日常能够使用和接触到的。其中因志愿者操作、手机制式、网 络状况、 软件记录等原因, 仅采集有效的移动数据流量及运营商记录的移动数据流量。三、 软件 偷跑流量的类型与情景演示消费者对智能手机
9、偷跑流量的问题越来越关注。据专家介绍:“流量偷跑无非就两种情况,最常见的一种是软件本身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软件有很多是在第三方软件市场下载的,它们被黑客“二次打包”写入了恶意代码或者植入病毒。事实上,这只是流量偷跑的“ 冰山一角”,算是恶意而为之的部分。另外一种流量 偷跑情况是软件本身无问题,但是它们通过广告插件、后台消耗、用户体验不好来“ 无心插柳”的偷跑流量。详见下图图 4:偷跑流量软件类型专家介绍,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流量偷跑”,但最常见的有 5 种。一是推送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联接的基础上,才能检测软件更新以及消息提醒。因此你即使没有主动上网,在网络联接的情况下也会在后台工作,必然
10、会产生一定的流量。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流量偷跑现象。二是一旦用户不慎将带病毒的恶意软件下载到手机中,木马程序便会开启 Root 权限进行后台联网,下载用于恶意推广的软件并同步消耗用户的流量,导致流量偷跑。三是智能手机在 Wi-Fi 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 ,有自动搜索并切换到 2G/3G 网络,继续提供上网服务的功能。如果用 户没有注意到,继续使用需要耗费流量的服务时,就可能产生高额的流量费了。四是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云端同步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将联系人或短信甚至是照片等信息自动备份到云端,但是这样会耗费许多流量,特别是开启图片同步上传功能时,流量的消耗会更厉害。五是很多运行在用户手机中的游戏软件,功能
11、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明面上为用户提供的游戏服务之外,往往还会在暗地里搜集用户的机型、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此时,流量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了。根据专家提供的样本以及技术支持,我们分别做了真实的场景模拟,得出的 结果见表 3:模拟场景一软件名称 测试时间 测试偷跑结果截图水哥拯救油妹 3-5 分 钟 26.57MB模拟场景二软件名称 测试偷跑结果截图天天飞车 3-5 分 钟 12.16MB模拟场景三软件名称 测试偷跑结果截图坦克猎人 3-5 分 钟 13.11MB模拟场景四软件名称 测试偷跑结果截图冠捷驾考通 3-5 分 钟 8.98MB模拟场景五软件名称 测试偷跑结果截图查查二维码 3-5 分 钟 9.40MB表 3:模拟场景结果第四部分:调查结论一是消费者普遍缺乏正确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常识和流量管理的意识是主要原因。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 50%不知道如何正确退出应用程序, 46.4%的没有设置流量使用上限, 57.1%的在不使用网络时,没有关闭数据连接的习惯,20%的没有在智能手机上安装安全监控软件,20.7%的消 费者选择在 2G/3G 网络环境下 进行升级或软件更新。二是各种恶意程序和软件偷跑流量的情况比较严重。在短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