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第 12 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识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2、18 世纪下半期到 19 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二、过程与方法:联系宗教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和时代背景去分析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联系生物所学内容去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难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内容和影
2、响。教学方法:联系比较法、谈话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导课: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询问学生关于生命起源方面的知识大家知道多少?然后向学生介绍除“神创论”外生命起源的其它观点:“天外胚种论”即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自然发生说”即地球上的生命亘古就有;“化学起源说”即生命的起源是通过化学途径实现的等。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新课:一、“谁是万物的创造者”学生:本子目引导学生回忆文艺复兴的背景由学生讨论后介绍:1、进化论诞生之前,世界各种文化对生命起源的共同认识神创说,基督教世界的上帝创世说及由此而形成的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2、着力引导学生从生产力落后,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的需要,愚民
3、政策和精神独裁等方面分析造成神创说长期流行的原因。教师:1、适当引用圣经中的有关故事来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教师通过 17 世纪以后细胞学的确立简单分析帮助学生过渡到拉马克的早期进化论。2、通过图片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生命科学研究开始的背景。3、通过图片分析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由学生重点介绍达尔文2、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重点强化本课的重点(1)通过阅读课本归纳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则。(2)进化论在 19 世纪产生的历史条件(3)进化论的巨大影响“生
4、物领域的牛顿”(3)生物进化论的历史意义17 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 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3、教师适当引导: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亡。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
5、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小结:1、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提出者是谁?主要内容有哪些?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生物进化论的提出有什么意义?3、这种学说是由谁翻译介绍到中国的?结合当时中国的形势谈谈进化论传入中国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教学后记: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识记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代表性的发明2、 理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3、 以蒸汽机、电
6、动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必修 2 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相关知识;通过表格比较三次工业革命在内容和意义上的异同,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重点和难点:1、蒸汽机的发明、电气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2、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方法:对比法、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必修 2 所学的知识。如汽船、火车、电灯什么时间什么人发明的?其发明又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然后
7、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新课:三个子目合成一气。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时代等重要的概念。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电机和其他电气的发明和使用、电气时代等重要的概念。三、信息技术的发展1、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并做相应的解释。2、学生分析后最终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时代等重要的概念。教师:出
8、示表格学生自主完成:工业革命 代表性 发明 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问题小结:以蒸汽机(电气、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单元引言分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
9、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由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到学习社会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内容。第 14 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10、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联系必修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重点难点:1、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2、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设计导课: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这一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沉寂的中国在政经济外交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
11、的影响。思想领域更是翻江倒海-。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文字内容。问题 1:鸦片战争后到 19 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学生归纳:向西方学习。问题 2:列举鸦片战争后到 19 世纪末,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史实。教师投影人物插图。教师同时出示表格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 背景 意义 特点开眼看世界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关注世界;思想启迪。军事科学技术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器物层次)中
12、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早期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思想启蒙,促进了
13、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一、“开眼看世界”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学生完成1、 代表:请同学回忆,你了解多少林则徐?抗英、禁烟、开眼看世界(民族英雄)。2、 思想主张是重点:两本书的地位。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法是向西方学习;长技内容有三(军事科学技术);目的是制夷。(资料回放)3、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 19 世纪 40 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析。教师适当举例清朝君臣的无知4、 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学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5、 从林魏“师夷长技”来看思想特点:军事科
14、学技术(器物层次)。原因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过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分析填表:1、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决定“师-”2、代表:所做 4 项重大实践活动洋务运动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3、为什么会形成洋务派,而且是清朝的势力派,甚至连晚清封建顽固派慈禧太后也支持洋务运动背景简析。4、结果原因回忆,意义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
15、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甲午战争至少宣告的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失败,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19 世纪 6090 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学堂,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 200 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16、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等。总之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6、 课本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魏的继承者,是否有道理?引出特点过渡:1、洋务运动 30 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西方技术错了?没有,但远远不够2、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
17、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我们称之为早期维新思想三、“维新变法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分析填表(简单处理)1、 代表属于什么阶层2、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求在中国进行变革 维新 ,新在哪里?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这里指发展资本主义。3、 为什么会在 19 世纪 60、70 年代出现?原因4、 注意其两点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尽管如此,对康、梁维新思想有何影响?意义维新思想的发展过渡: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1、康有为、梁启超、严
18、复(联系进化论)已经属于名正言顺的什么阶级?2、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更具体、更系统。请学生列举:反对封建专制。实行维新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补充:1、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2、实践活动:戊戌变法-。3、19 世纪 90 年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有了质的飞跃,其政治活动震撼中国大地,究其原因?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4、维新思想推动下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什么?展开: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
19、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 19 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小结:以题代小结1、列举鸦片战争后至 19 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2、比较康、梁维新派与曾、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并简析造成不同点的原因。习题反馈:见课件和评价手册教学后记: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主备人:王健 编号: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