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doc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931955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优质文档优质文档玻尔的原子模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玻尔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氢光谱的产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我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教学难点: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第四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一)引入新课提问:(1)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2)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3)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电子绕核运动(有加速度)辐射

2、电磁波 频率等于绕核运行的频率能量减少、轨道半径减少 频率变化电子沿螺旋线轨道落入原子核 原子光谱应为连续光谱(矛盾:实际上是不连续的亮线)原子是不稳定的 (矛盾:实际上原子是稳定的) 优质文档优质文档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 1913 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二)进行新课1、玻尔的原子理论(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 En)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 Em)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

3、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 为普朗克恒量)(本假nh设针对线状谱提出)(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轨道半径: n=1,2,3能 量: n=1,2,3式中 r1、 E1、分12rn12En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rn、 En 分别代表第 n 条可能轨道

4、的半径和电子在第 n 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n 是正整数,叫量子数。3、氢原子的能级图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1)氢原子的大小: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rn: r n=n2r1,r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r 1=0.5310-10 m例如:n=2, r 2=2.1210-10 m(2)氢原子的能级: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 En称为原子的能级。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En(包括动能和势能) E n=E1/n2 n=1,2,3,E1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

5、量,E 1=-13.6eV 注意:计算能量时取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子带负电,在正电荷的场中为负值,电子的动能为电势优质文档优质文档能绝对值的一半,总能量为负值。例如:n=2,E 2=-3.4eV, n=3,E 3=-1.51eV, n=4,E 4=-0.85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1)基态和激发态基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激发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激发态。(2)原子发光: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

6、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之差。说明:氢原子中只有一个核外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在某个可能轨道上,或者说在某个时间内,由某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可能情况只有一种。可是,通常容器盛有的氢气,总是千千万万个原子在一起,这些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但是这些跃迁不外乎是能级图中表示出来的那些情况。(1)夫兰克赫兹实验的历史背景及意义1911 年,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3 年,玻尔将普朗克量子假说运用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的两个重要概念:原子定态能级和能级

7、跃迁概念。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时伴随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所处两定态能级间的能量差。随着英国物理学家埃万斯对光谱的研究,玻尔理论被确立。但是任何重要的物理规律都必须得到至少两种独立的优质文档优质文档实验方法的验证。随后,在 1914 年,德国科学家夫兰克和他的助手赫兹采用电子与稀薄气体中原子碰撞的方法(与光谱研究相独立),简单而巧妙地直接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从而为玻尔原子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25 年,由于他二人的卓越贡献,他们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 年于德国洛丁根补发)。夫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近代物理实验中,

8、仍把它作为传统的经典实验。(2)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理论基础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稳定状态之中,其中每一种状态相应于一定的能量值 En( n=1,2,3),这些能量值称为能级。最低能级所对应的状态称为基态,其它高能级所对应的态称为激发态。当原子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时就会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频率大小决定于原子所处两定态能级间的能量差。 ( h 为普朗克恒量)本实验中是利用一定能量的电子与nmEh原子碰撞交换能量而实现,并满足能量选择定则: ( V 为激发电位)夫兰克-赫兹实验玻nme璃容器充以需测量的气体,本实验用的是汞。电子由阴级 K 发出,K 与栅极

9、 G 之间有加速电场,G 与接收极A 之间有减速电场。当电子在 KG 空间经过加速、碰撞后,进入 KG 空间时,能量足以冲过减速电场,就成为电流计的电流。优质文档优质文档(3)实验原理改进的夫兰克-赫兹管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电子由阴极 K 发出,阴极 K 和第一栅极 G1之间的加速电压 VG1K及与第二栅极 G2之间的加速电压 VG2K使电子加速。在板极 A 和第二栅极 G2之间可设置减速电压 VG2A。设汞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0,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 E1,初速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 V 的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得能量为 eV,具有这种能量的电子与汞原子发生碰撞,当电子能量 eVrb,则在此过程中( C )优质文档优质文档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