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东、中亚、南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研究报告课题承担方:新疆医科大学课题主持人:艾来提 米吉提新疆 乌鲁木齐2013 年 12 月项目编号:【高留分会课题 2011Y002】课题组成员主持人艾来提米吉提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副教授 硕士参加人张 艳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鲁 华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教,硕士海如拉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教,硕士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雅森米吉提 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目 录摘 要.1前 言.2第一章 研究背景.4一、国际背景 .4二、国内背景 .7第二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1
2、1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1二、研究意义 .13第三章 本研究的结构.15一、研究方法 .15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7三、材料与方法 .17四、结果 .22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心理评估结果的主要发现与分析.30一、来华留学生 .30二、跨文化适应的概念 .31三、跨文化适应的分类 .32四、作为外国人的国际学生 .33五、区别于其他外国人的特征 .34六、作为学生的国际学生 .35七、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 .37八、针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措施完善教育和服务 .38第五章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主要策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47一、国家支持 .47二、高校支持 .50三、学
3、生社团支持 .60四、本研究的贡献 .62五、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66参考文献.67附录.70症状自评量表(SCL-90) .7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84防御方式问卷(DSQ) .881中东、中亚、南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研究报告摘 要目的:研究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新疆医科大学 15 年级 542 名临床本科留学生进行英文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各年级数据,研究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52.6%留学生在一年中都曾经发生
4、过负性生活事件,他们比中国青年更易产生恐怖、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健康适应因子 95.14%,主要是因为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的烦恼;学习压力因子 64.24%和人际关系因子 49.88%,感觉学习负担重、在国外求学家庭经济压力大、宗教困扰等问题;而高年级的学生还存在情感困扰、就业压力等问题。管理者针对各年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从制度、管理、学历认证、宗教、道德素质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结论:新疆医科大学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必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并且本研究首次提出用宗教、道德素质教育来管理和约束留学生。2关键词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青
5、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3前 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高校外国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种族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学历和社会经历各不相同,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很容易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求学与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人们从一种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转入另一种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时,大多数人都会或早或迟、或大或小地对环境
6、的突然改变外国留学生跨文化心理不适应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包括两方面,即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思乡感、无能感、无安全感和外部的易怒、抑郁、自我封闭的情绪和行为。如不知所措、焦虑、恐慌、抗拒、抵触、逃避、抑郁、沮丧、孤独感和相思病。目前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冲击“现象的描述和验证、压力的表现和应对、群体认识、人际关系等层面的探讨中,由于采用的理论路径、样本、方法的不一致,研究结果零散、多样甚至有矛盾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视角来考察国际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而重中之重是缺乏对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概念的系统认识。虽然人类学、跨文化心理、跨文化交际领域均对跨文化适应概念进行了
7、界4定,但这些界定的对象并不完全针对国际学生,而是面向所有移居群体,如移民、难民、旅居者(游客、国际学生、传教士、驻外军队等)等。与其他移居群体不同的是,国际学生具有完成学业的使命,国际学生在学习中的适应也是跨文化适应的重要组成成分。有些研究涉及到国际学生的学习表现,但要么过于宽泛,即与国际学生的日常生活、心理状态等问题混为一谈,要么过于局限,即仅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的跨文化视角分析课堂交际状况和师生关系。5第一章 研究背景一、国际背景跨文化适应是群体层面上的文化模式变化。第一次使用“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人被认为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鲍威尔(JW Powell),他于188
8、3 年将其定义为由文化模仿造成的心理变化。此后,早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是在人类学领域中进行的,人类学家麦吉(Willi 锄 John McGee)于1898 年将“acculturation“ 视作“ 群体之间的实际调整。” 最为经典且常为人引用的定义是由雷德菲尔德(Redfield)、林顿(Linton)与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 )于 1936 年提出的,即“由个体组成的,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哟上述人类学家讨论的多是原始文化群体与现代文化群体进行接触而发生的文化模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群体共同采用的符
9、号、习俗、价值观中,并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整个群体而言而非个体。跨文化适应是再次社会化的过程。跨文化适应是针对那些在一个社会已完成从“自然人 “到“ 社会人” 即已社会化的群体,而社会化的过程被跨文化交际学家甘迪坎斯特(WBGundykunst)与金(Young Yun Kim)称为“enculturation“,即对基本社会行为的内化,内化受到早期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影响,并且人们对这个内化的过程和内容带有强6烈的情感与认同。当已完成社会化或 enculturation 的人进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情境中且停留较长的时间时,“再次社会化“或“ 跨文化适应”便出
10、现了。“再次社会化 “或“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人们开始察觉东道国社会中新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并熟悉、采用东道国社会主流群体的一些规范和价值观,但同时抛除一些原有文化类型,而这个抛除原有文化类型的过程就是“deculturation“。可见,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对东道国文化要素的察觉、熟悉、采用与抛除原有文化的相互作用的再次社会化的过程。再次,跨文化适应是个体心理的调整过程。尽管屡遭后人质疑与抨击,奥贝格(Obcrg)提出的“ 文化冲击“概念是对文化情境变化中人们心理状态的经典描述,即对对方社会符号不熟悉时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也就是说人们在跨文化转变时表现的是一种负面的心理状态。但个体会对自身的心
11、理状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利兹格德(Lysgaard)提出的 U 型曲线假设则对个体心理调整过程进行了解释,即人们刚进入东道国文化时情绪高昂,然后逐渐低落,后来随着对新环境的熟悉情绪重新回升。此外,金(Young Yun Kim)从压力变化的角度讨论了心理调整的过程,即一个进两步退一步的螺旋式上升不断重复压力调整前进的模式的渐进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在有压力的阶段后退一步,进入一种减少压力或放松时期。这是个防御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涵化者重新组织起认知模式和情感,并积聚力量向适应方向前进,进行一次新的尝试”。此外,阿德勒(Adler)也对跨文化转变中心理过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五阶段模式假说,即接触阶段(兴奋)、不统一性阶段(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