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亚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修改版)三亚市规划局 二零一六年六月前 言为贯彻落实 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三亚实际深化、细化国 家 相 关 规 范 和 技 术 指 南 的 要 求 , 指 导 和 促 进 三 亚 市 海 绵 城 市 的 规 划 建 设 , 特 编 制 本导则。本 导 则 属 于 指 导 性 技 术 文 件 , 内 容 包 括 : 总 则 、 术 语 与 定 义 、 基 本 规 定 、 海 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海绵性评估技术准则、规划指引、设计指引、附录。本 导 则 由 三 亚 市 规 划 局 会 同 市 水 务 局 、 市 园 林 局 等 部 门 共 同
2、 组 织 编 制 和 管 理 ,各 单 位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 如 发 现 需 要 修 改 和 补 充 之 处 , 请 将 意 见 和 建 议 及 时 反 馈 给上 述 单 位。本导则引用了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 南宁市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和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冲击开 发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中的部分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排名不分先后)谢富强 张云钟 杨 砺 励昌 颖昌 颖 颖邢增孟 刘 凯 凯黄良波 黄 萍 萍王 文 文陈汉平 邝道川 王洁亮阮有祥 仲吴多辉 陈万顺
3、 杜文宣李志浩 张盛莉 董 斌 李 猛林海兰目 录1 总则 .12 术语与定义 .22.1 一般术语与定义 .22.2 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 .43 基本规定 .64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 .74.1 一般规定 .74.2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74.3 面源污染物控制目标 .94.4 峰值径流控制目标 .94.5 内涝防治目标 .104.6 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 .105 海绵性评估技术准则 .115.1 一般规定 .115.2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评估 .115.3 面源污染削减量的评估 .145.4 峰值径流系数的评估 .155.5 内涝防治水平的评估 .155.6 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评估
4、.156 规划指引 .176.1 一般规定 .176.2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 .186.3 海绵城市专项控制规划 .196.4 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216.5 海绵建设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 .227 设计指引 .257.1 各类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应用指导 .257.2 建筑与小区 .267.3 城市道路 .317.4 城市绿地与广场 .357.5 城市水系 .398 附录.428.1 相关规范及文件 .428.2 各系统年径流控制目标 .438.3 三亚市近 30 年平均逐月降雨 .448.4 三亚市各片区土壤渗透系数 .448.5 海绵城市设施示意 .468.6 植物应用名录 .5611 总则1.
5、1.1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推动三亚海绵城市的科学建设,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建设项目设计及职能部门的技术审查,特制订本导则。1.1.2 本导则适用于三亚市中心城区各类规划的编制及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其他区域可参照本导则执行。1.1.3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1.1.4 海绵城市的各类设施应采取保障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1.1.5 海绵城市的规划及设计,除满足本导则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和三亚市现行 相 关 标 准 、 规 范 的 规 定 。 当 本 导 则 要 求 与 国 家 现 行 标 准 、 规 范 矛 盾 时
6、 , 以 国 家现 行 标 准 、 规 范 为准。1.1.6 随着三亚市海绵城市示范建设的推进和低影响开发工程的实践,应及时进行总结并对本导则内容逐步完善和优化。22 术语与定义2.1 一般术语与定义海绵城市 spongecity海 绵 城 市 是 指 城 市 能 够 像 海 绵 一 样 , 在 适 应 环 境 变 化 和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方 面 具有 良 好 的 “弹 性 ”, 下 雨 时 下 垫 面 能 有 效 地 吸 水 、 蓄 水 、 渗 水 、 净 水 , 需 要 时 又 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development
7、指 在 城 市 开 发 建 设 过 程 中 , 通 过 生 态 化 措 施 , 尽 可 能 维 持 城 市 开 发 建 设 前 后水 文 特 征 不 变 , 有 效 缓 解 不 透 水 面 积 增 加 造 成 的 径 流 总 量 、 径 流 峰 值 与 径 流 污 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rainfall根 据 多 年 日 降 雨 量 统 计 数 据 分 析 计 算 , 雨 水 通 过 自 然 和 人 工 强 化 的 入 渗 、 滞蓄 、 调 蓄 和 收 集 回 用 , 场 地 内 累 计 一 年 得 到 控
8、 制 ( 不 外 排 ) 的 雨 水 量 占 全 年 总 降雨量的比例。设计降雨量 design rainfalldepth为 实 现 一 定 的 年 径 流 总 量 控 制 目 标 ( 年 径 流 总 量 控 制 率 ) , 用 于 确 定 低 影 响开 发 设 施 设 计 规 模 的 降 雨 量 控 制 值 , 一 般 通 过 当 地 多 年 日 降 雨 资 料 统 计 数 据 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coefficient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雨量径流系数 volumetric runoffcoefficie
9、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雨水调蓄 stormwater detention,retention andstorage雨水存储和调节的统称。雨水储存 stormwaterstorage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雨水调节 stormwaterdetention也 称 调 控 排 放 , 在 降 雨 期 间 暂 时 储 存 ( 调 节 ) 一 定 量 的 雨 水 , 削 减 向 下 游 排 放的雨水峰值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放的总量。3雨水滞蓄 stormwaterretention在降雨期间滞留和蓄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入渗、蒸发并收集回用。下垫面 underl
10、ying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硬化地面 imperviouspavement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面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spollution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通过降雨或融雪的径流冲刷作用,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江河、湖泊、水库、港渠等受纳水体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形式污染。初期雨水径流 firstflush单场降雨初期产生的一定量的降雨径流。土壤渗透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soil单位水力坡度下水的稳定渗透速度。地表径流污染负荷模数 Run
11、off pollution loadmodulus地表径流污染负荷模数是指次降水单位面积所产生的污染物负荷量。2.2 海绵设施术语与定义下沉绿地 depressed green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和广义下沉式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 200 mm 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绿色屋顶 green roof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
12、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表层植物、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具有一定景观效应的绿化屋面。透水铺装地面 pervious pavement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由 具 有 较 大 空 隙 的 水 泥 混 凝 土 作 为 路 面 结 构 层 、 容 许 路 表 水 进 入 路 面 ( 或路 基)的一类混凝土路面。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以雨水沉淀、过滤、净化和调蓄以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主,人为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和沉水植被、动物和
13、水体组成的复合体。植草沟 grasss wale可以转输雨水,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 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 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 ,由 植 物 层 、 蓄 水 层 、 土 壤 层 、 过 滤 层 构 成 。 包 括 : 雨 水 花 园 、 雨 水 湿 地 等 , 生 物滞留设施是下沉绿地中的一种。渗透弃流井 infiltration-remova lwell具有一定储存容积和过滤截污功能,将初期径流暂存并渗透至地下的装置。渗透池(塘)infiltration pont指雨水通过侧壁和池
14、底进行入渗的滞留水池(塘)。渗透检查井 infiltration manhole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渗透管渠 infiltration trench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或渠。蓄水模块 rainwater storage module以聚丙烯为主要材料,采用注塑工艺加工成型,并能承受一定外力的矩形镂空箱体。铺装层容水量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pavementlayer单位面积透水地面铺装层可容纳雨水的最大量。透水路面结构 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分为半透水路面结构和全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只能够渗透至面层或
15、基层5( 或 垫 层 ) 的 道 路 结 构 体 系 为 半 透 水 路 面 结 构 ; 地 表 水 能 够 直 接 通 过 道 路 的 面 层和基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全透水路面结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porvous asphaltpavement由 较 大 空 隙 率 混 合 料 作 为 路 面 结 构 层 、 容 许 路 表 水 进 入 路 面 ( 或 路 基 ) 的 一类沥青路面。63 基本规定3.1.1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注重对 河 流 、 湖 泊 、 湿 地 、 坑 塘 、 沟 渠 等 城 市 原 有 生 态 系 统
16、的 保 护 和 修 复 , 强 调 采 用低影响的开发模式。3.1.2 海绵城市建设包括“ 渗、滞、蓄、净、用、排” 等多种技术措施,涵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3.1.3 三亚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区排水防涝需求、水污染防治和水环 境 改 善 需 求 、 雨 水 综 合 利 用 需 求 , 并 以 内 涝 防 治 与 面 源 污 染 削 减 为 主 、 雨 水收 集 利 用为辅。3.1.4 三亚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包括海绵城市低 影响 开 发 建 设 的 内 容 。 海 绵 城 市 低 影 响 开 发 设 施 应 与 主
17、体 工 程 同 时 规 划 、 同 时 设 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3.1.5 低影响开发的各类工程措施之间应有效协同,尽可能多预留城市绿地空 间,增加可渗透地面,蓄积雨水宜就地回用。3.1.6 低影响开发的各类工程设施应与雨水外排设施及市政排水系统合理衔 接,不应降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标准。3.1.7 低影响开发的各类工程设施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其景观效果。3.1.8 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与项目总平面、竖向、园林、建筑、给排 水、结构、道路、经济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3.1.9 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化工产品生产、储存和销售等面源 污染特
18、殊地块的专门控制,避免特殊污染源对地下水、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3.1.10 三亚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应按三亚市位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60%85%)。根据三亚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曲线,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60%的目标下设计降雨量为 25.3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85%目标下设计降雨量为 66.4mm。74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4.1 一般规定4.1.1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应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面源污染物控制目 标、峰值流量控制目标、内涝防治目标和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4.1.2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宜开展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等方面的专 题 研 究 ,
19、提 出 合 理 的 目 标 取 值 。 未 开 展 上 述 专 题 研 究 的 规 划 设 计 项 目 , 其 目 标值 应按照本章节的规定取值。4.2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4.2.1 三亚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为区域目标、街区目标(道路目标)和宗地目 标 ( 道 路 分 段 目 标 ) 等 三 级 目 标 , 下 一 级 目 标 的 加 权 平 均 应 满 足 上 一 级 目 标 的要求。4.2.2 区域目标一般以排水系统或其中的湖泊汇水区为一个分区,确定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主要考虑受纳水体环境保护的要求,其主要分析资料应包括:1、排水系统内绿化、水系等生态性用地与其他开发用地的比例;2、受
20、纳水体的环境目标;3受纳水体的现状水质及主要超标污染物。4.2.3 三亚市各区域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可参照表 8-2-1 取值。4.2.4 确定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时,还应分析该区域绿地和水系占比,并按绿地及水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85%来推求该区域道路及开发地块的平均指标。4.2.5 街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应以所在区域的区域目标为依据。建筑与小区的街 区 目 标 应 综 合 该 街 区 海 绵 设 施 建 设 或 改 造 难 度 、 内 涝 风 险 等 因 素 , 在 区 域 道路 及 开 发 地 块 的 平 均 指 标 基 础 上 参 考 表 4-2-1 调 整 得 到 各 街 区 的 年 径 流 控 制目 标。划定的绿地及水系独立街区,其街区指标统一按 85%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