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评价指导细则(试行)一、基本技能(30 分)1、 教学软件(5 分) 。应用各类信息化教学软件(如office、 Flash 等教辅软件)辅助教学,能应用 1 类数学软件计2 分,能应用多种类软件进行数学计 3 分,能熟练应用多种类软件进行教学且应用频率高、效果好,计 5 分。2、电子备课(5 分) 。应用信息化相关软件或各类资源平台实现电子备课。能应用 1 类 2 分,能够熟练应用 2 类计 3 分,能够熟练应用多类且应用频率高、效果好计 5 分。3、设备应用(5 分) 。应用信息化相关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实物展台、一体机、平板、移动终端等。能应用
2、1 类设备记 2 分,能应用多种设备进行教学计 3分,能熟练应用多种设备进行教学且应用频平高、效果好,计5 分。4 多媒体课件教学(5 分)。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计 2分,会使用且会制作 PPT 课件进行教学计 3 分,会制作、修改多种类课件且熟练用于教学计 5 分。5 信息化資源整合(10 分)。会利用浏览器查找各类教学资源(如在网上查找文档、课件、论文) 计 6 分,能在互联网上下载各类教学资源用于教学计 8 分,能熟练在互联网上下载、修改各类教学资源用于教学计 10 分。二、教学应用(50 分)1、集体备果(10 分)。主持或参与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的集体备课(按学校集体备课计划,全部
3、参与计 10 分,缺一次拍 1分,扣完为止)2、示范课,公开课(10 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在校内或校外上示范课或公开课,参加者计 6 分,在校内上示范课或公开课一次,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计 8 分;在省、市、镇、片区上示范课或公开课一次计 10 分。3、课堂教学应用(40 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课堂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效果打分(合格6 分,良好 8 分 ,优秀 10 分) 。4、学习过程应用(10 分)。信息技术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评价方式,科学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实际效果打分(台格 6 分, 良好 8 分,优秀 10分)。5
4、、教学整体效果(10 分乡。信息技术应用,优化课堂数学,提高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成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根据实际效果打分(合格 6 分, 良好 8 分,优秀 10 分) 。三、教研成果(15 分)1、课件、课例、微课(6 分)。应用信息技术销助教学,制作相应的课件、课例或微课,作为校内或区域內的资源,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参加计 3 分,被选为校内资源计 4 分,被选为区及以上级别资源得计 5 分。2、论文发表景( 或获奖)(6 分) 。教育信息化相关作品参如名级各类部门教学论文( 含教学设计) 刊发或评选活动。发表(或获奖) 1 篇计 2 分,发表 (或获奖) 2 篇计 4 分,发表( 或获奖) 3 篇及以上计 5 分。3、课题研究(5 分) 。主持或参加与信息技木应用相关的课题研究,县市级计 3 分,市级计 4 分,省级及以上计 5 分。四、教师专业发展(5 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 分)。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根据实际效果打分(合格 3 分,良好 4 分,优秀 6 分)。满分为 100 分,总分 60-70 分为合格,71-90 分为良好,80分 以上为优秀: 50 周岁以上(含 50 周岁)教师最低需达到合格等次,30 周岁以下教师最低需达到良好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