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39594 上传时间:2018-11-0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荆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荆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荆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荆门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荆门市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四月目 录一 、 “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一)“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1. 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2.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13. 区域特色发展成效明显 .25.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3(二)“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32. 产业配套发展不够完备 .43. 核心生产要素集聚不够 .54.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55. 人力资源存在短缺 .7二、“十三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8(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创新机遇 .8(二)“一带一路”

2、、“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 .8(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机遇 .9(四)沿海产业加速向中部转移的承接机遇 .9(五)一系列省级战略的实施机遇 .9(六)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机遇 .10(七)内部发展机遇 .10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1. 创新驱动原则 .122. 绿色低碳原则 .123. 协调发展原则 .134. 开放共享原则 .13(三)主要目标 .13四、发展重点 .16(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161.化工产业 .162.农产品加工产业 .183.装备制造产业 .214.大健康产业 .235.再生资源利用和环保产业 .

3、256.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277.电子信息产业 .30(二)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321.现代物流业 .322.通用航空服务业 .333.文化体育旅游业 .344.商贸服务业 .355.信息服务业 .356.金融服务业 .367.检验检测认证产业 .37(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38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82.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393.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41五、保障措施 .44(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4(二)实施创新驱动 .44(三)发挥资金导向作用 .45(四)高效利用人力资源 .451一 、 “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一)“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

4、展取得的成就1. 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 末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388.5 亿元,年均增长 11.5%,基本完成“ 倍增计划”。固定 资产投资达到 1404.6 亿元,年均增长 26.6%。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 80 亿元。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一高三新 ”推广面积突破 200 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 3.4:1。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04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176.34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2.7%。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服务业增加值

5、年均增长 11.3%。产业结构有所改善,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 年的 19.9:48.4:31.7 调整为 2015 年的14.5:52.5:33.0。2.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十二五” 期 间全市工 业经济快速发展,工 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七大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工业总量不断增加,紧随湖北省的“ 一主两副” ,居全省第 4 位,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由 2010 年的 620 家增加到 1142 家,亿元以上企业由 188 家发展到 520 家。以固润科技、强生实业、美丰化工为代表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荆门,精细化工等细分领2域发展特色鲜明。3. 区域特色

6、发展成效明显循环经济发展取得较强的品牌效应。自 2007 年获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以来,荆门市先后获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格林美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 示范基地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 双百工程 ”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资质。初步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循环产业体系、三大循环经济特色园区和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中国农谷 ”战略的坚 定实施,“三区三中心”的规划体系基本建立。2014 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 15.2%,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 3.28:1。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407个,企业资产总值 344.0 亿元,固定资产净值 70.0

7、亿元,利税72.0 亿元,企业从业人员 5.3 万人。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国宝、广源、宝源、洪森、玉荷、龙池桥)、“中国名牌产品”2 个(国宝、金龙泉)、“湖北省名牌 产品”68 个。4. 园区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荆门市产业发展园区以“特色园区” 为主 导,荆门高新区带动七大省级开发区和七大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5 年,全市产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851.59 亿元,同比增长 11.1%,园区工业高速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利税36.84 亿元,同比增长 12.9%;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总额达到829.22 亿元,同比增长 16.6%;招商引资总额达到 1

8、442.3 亿元,3同比增长 8.5%。荆门市产业发展园区抱团发展,正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园区将成为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5.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荆门市一大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知名度颇高的质量品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 221 家,其中国家级 6 家、省级 71 家。国宝桥米,中粮祥瑞、钟祥盘龙分别进入全省农业产业化综合十强和行业五强龙头企业行列。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748.0 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0 个,过 10 亿元的企业

9、12 个,过 20 亿元的企业 7 个,过 50亿元的企业 3 个。化工产业拥有 “洋丰” 、“鄂中”2 个中国驰名商标,1 个中国名牌产品(“洋丰” 牌过磷酸 钙) ,11 个湖北省名牌产品和 10 个湖北著名商 标以及 3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新洋丰肥业、大峪口化工、鄂中化工进入“中国化工企业 500 强”,其中新洋丰肥业进入中国民企 500 强、 中国磷复肥企业前三强。 (二)“十二五”期间荆门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荆门市 2015 年末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是 14.5:52.5:33.0,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则为 11.2045.7943

10、.10,与湖北省相比,荆4门市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传统重工业占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所在比重偏低,先进制造业发展缓慢,属于传统产业主导的经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支柱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尤其是化工、建材、机械、纺织等支柱产业的深加工不足,产业链延伸不足,仍然属于产业链的初级加工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较慢,总体规模十分小,比重偏低,层次不高,行业门类不齐全,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较弱。现阶段,荆门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工农业的支撑能力发挥不足,生活性服务业对改善民生和满足供给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图 1:湖北省 2015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图 2:

11、荆门市 2015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2. 产业配套发展不够完备配套设施不够完备。产业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园区内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征地拆迁工作、管网建设等还有待完善。企业投融资困难,尚未建立完备的服务于企业的多元化投融资5体系。对企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专业化服务网络不完善,产业级和子行业级的交易信息共享平台尚处初创阶段,对市场发展预期存有盲目性。企业之间配套发展滞后。企业之间相对独立发展,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产品间的配套和合作较少,关联度低,未能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配套发展的格局。行业外延关联性不够紧密,生产、流通、营销行业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从生产到销

12、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3. 核心生产要素集聚不够荆门市金融、人才、信息等核心生产要素集聚不够。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偏少,全市仅拥有 10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 5 家村镇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种类、数量、信贷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特别是缺少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荆门市科研院校较少,使得我市缺少了高技术人才培养腹地;同时,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交流不够,使得荆门市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强。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信息服务工程发展缓慢,应用覆盖领域不全面,没有形成产业链;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4.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荆门市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比较大,重化工业比重高。能源消耗大、资源

13、利用率偏低,水资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见表 1)。6(1)2014 年,湖北省 GDP 总量为 27367.04 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 1.63 亿吨标准煤,单位 GDP 能耗为 0.668 吨标准煤/万元;而荆门市 GDP 总量 为 1310.59 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 1106.42万吨标准煤,单位 GDP 能耗为 0.9611 吨标准煤/万元。荆门市GDP 总量占全省 GDP 总量的 4.79%,而能源消费总量却占全省消费总量的 6.79%,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在水资源方面,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面实施,一方面,汉江水流量减少,流速减缓,直接导致荆门市水资源的减少;

14、另一方面,工程形成的库区与汉江交换能力减小,沿江区域排污加剧,汉江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污染问题突出,荆门市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受到影响,汉江保护刻不容缓,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 年)已将实施最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制度写入文本。(3)在 2015 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对荆门而言依靠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荆门市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荆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可行之路。表1: 2014年湖北省、荆门市环境有关指标7地区 地表水达标率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例PM10 年均 值湖北 86.7% 79.0% 103g/m3荆门 51.9% 80.0% 110g/m35. 人力资源存在短缺2015 年末,荆门市共有 114.42 万农村劳动力,而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 55.349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近48.4%。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了武汉等省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以及省外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存在流失与短缺的问题。此外,人力资源的短缺还表现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交流存在困难导致高端人才的短缺。人力资源相对短缺,使得荆门产业发展面临支撑不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