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调研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政协的关心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不动摇,全区上下立足“两个定位” ,强化“三种意识” ,深化“三争双比”活动,攻坚克难,创新实干,把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已连续五届十年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 ,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山东滨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被科技部批准建设。滨城区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发挥了强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基本工作现状中小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
2、长的推进器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具有创业成本低、产权集中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大、发展见效快等特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区中小微企业共有 10582 家,其中工业企业 697 家,科技型企业约占 20 %,主要集中于家纺服装、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这些主导产业为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一是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关于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 、 关于实施科技强区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
3、 滨城区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和鼓励政策,在组织领导、税费优惠、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做了2明确规定,为科技进步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制定了滨城区科技进步考核实施细则 ,纳入到区委区政府的年度科学发展差异化综合考核中,进一步强化了对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调动了全区上下抓科技的积极性,极大增强了部门、乡镇办、企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推动科技进步提供了约束机制。(二)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1、全力做好高新技术培育工作。我们坚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转调,实现产业转型新提升。一是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逐年递增。近三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分别为 230.23
4、 亿元、245.47 亿元、257.84 亿元,2015 年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46,占比居全市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促进了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二是全力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等相关工作。先后拥有山东九环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安琪酵母有限公司等 8 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涉及中小型企业共有 6 家。2、依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形成创新带动力。截止目前,中小型企业中拥有省级工程实验室 2 个,市级工程实验室 2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1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 4
5、 家。这些技术平台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成果转化和实施。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我们把研发经费这项指标纳入到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里中,同时也把研发经费占比及提高幅度指标作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中3心、科技项目申报的硬性指标。2012-2014 年度 R&D 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 5.52 亿元,6.89 亿元、7.45 亿元;2012 年-2014 年度研究与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9%,2.03%,2.03%。2016 年度,根据初步计算,2015 年研发经费
6、为 8.59 亿元,占比 2.32%。 4、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专家进入我区,结合“校企合作”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式推动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寻求联合攻关科技研发,注重采用现代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促进企业上水平、增实效。截止 2015 年产学研合作达 33 家。如:九环公司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热加工工程研究所共建技术中心,累计开发了 60 多项专利产品,其中超高强度抽油杆、异型圆钢定位式扶正防偏磨抽油杆、超高强度抗变形、耐磨、防腐油井管等现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产品。5、依托“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对小微企业使用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科学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试验、分析等活
7、动发生的费用给予补助,扩大“创新券”政策实施范围,推动实施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2016 年一季度,滨城区入网仪器 87 台/套,入网单位数 106 个,创新券补助金额 38933.06 元。(三)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是完善和落实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严格落实我区已出台的滨城区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对经国家、省、市认定的人才载体、优秀人才等及时发放兑现资助或配套奖励资金,提高全区科技人才创新研发的积极性,激励科技型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实施“人才强企”工程,高层次人才对中小型企4业的拉动力。如:双峰石墨密封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山东大学,承担了“山东省科技重大
8、专项(产业转型升级) ”,引入中组部“第九批千人计划”的慈立杰博士为技术总监,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滨州万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泰山学者蓝色产业计划专家罗永康教授开展深度合作,开展的鱼蛋白肽开发与产业化生产取得了多项突破。三是不断拓宽和发展我区与清华大学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年来,上报人才项目 10 余个,同时发挥清华大学实习生的媒介作用,吸引优秀毕业生来我区创新创业,为传统产业向自主创新式发展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 年,30 余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到亚光进行参观学习,今年上报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 2 个。四是积极促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智力人才的合作,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9、“十二五”期间,我们围绕优势产业,寻求联合攻关,帮助企业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10 余对,承担科技攻关项目 20 余项,上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 2 项。(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不断加强2013 年以来,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2 项,市级 31 项,上报市科技进步奖 31 项,获科学技术奖励 29 项,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2015 年度鉴定科技成果 11 项,其中国内领先 5 项,国内先进 6 项。另一方面做好技术市场统计、技术合同登记和管理工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源头、技术转移服务为纽带,强化产学研相结合,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
10、向企业转移实现对接。近两年技术合同数居全市首位。(5)科技项目建设不断加快 坚持把科技项目立项和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小企5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工作。 “十二五”期间,先后争取了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3 个;省级科技项目 27 个;市级项目 27 个,争取无偿资金 3000 余万元。如,山东九环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监测抽油杆及其监测系统产业化”项目、滨州双峰石墨密封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核级新型石墨纤维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化生产”项目分别列入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通过一批科技专项的实施,增强了中小企业的
11、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二、面临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在新常态下,我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必须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我区一些企业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过去阶段,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创新意识不强,经济发展重要素投入,轻科技创新;重外延,轻内涵;重粗放,轻集约的状况尚没有根本性改变。企业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温水煮青蛙”效应还十分明显。我区 1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 R&D
12、 活动的企业为 20 多家。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未开展任何形式的创新活动,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创新潜能亟待激发。(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投入应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一方面创新投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企业注重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忽视人才、技术等无形资产投入,许多中小企业在研发上不舍得投入,有的甚至根本不投6入。另一方面受地方财力制约,区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很少,政府拉动作用不明显,我区对企业创新和专利申报的资助几乎为零。目前还没有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到位也是影响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一是企业自身方面,
13、传统产业较多,能够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较少,与科研院校缺乏有效转化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企业创新投入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如:2015 年全区累计授权专利 932 件,其中发明专利 135 件,仅占14.5%。二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多用于评级晋档,转化率低。三是市场环境方面,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力量仍较薄弱,科技人才对成果市场化重视不够,成果同市场需求脱节。 (四)人才支撑力度不足。中小企业的科研人员大多科研水平低,人员流动性大,难以取得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虽然制定出台了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但企业的高科技人才
14、缺乏,现有科技人才知识老化,人才流失,结构不够合理等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从业人员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比例依然偏小,2015 年我区 R&D 人员合计 1834 人,仅占规上企业从业人数 25292 人,占比 7%。 (五)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不够浓烈。一方面科技资源整体宣传不到位,加上传统的封闭意识,尚未形成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文化氛围,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秩序还有待加强。二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不浓,小富即安思想仍较突出,怕冒风险思想仍较多普遍地存在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激发创新尝试者的活力和潜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7和社会氛围。三、工作建议科技创
15、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中的补短板,其核心是补科技创新的短板。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区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战斗力。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科技技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技术转让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科技人员实发工资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二是出台相关政策,保证科技经费投入随经济发展逐年加大。突出强化科技主管部门对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责任,保障科技税收政策落到实
16、处。三是设立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贴、引导基金投入等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在科技研发补助扶持上应避免与其他享受政策相互抵扣,扩大政策的覆盖面和受惠程度,让科技创新型企业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和政策明显好于其他企业。2、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的水平决定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一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身研发平台,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二是支持以企业为主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
17、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等产学研用合作体。83、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科技创新筹集融资渠道。推动银行低息贷款项目,为具备一定资质和信用等级的企业提供创新贷款,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科技创新项目,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渠道。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明确基层科技部门是“一线”综合性的部门,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的,应当具有协调相关部门科技工作的职权。可是科技工作任务日趋加重,人员少,建议扩充科技部门人员,增编设岗,优化科技人员队伍,增加科技人员待遇和
18、补助。二是根据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广招英才,聘请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顾问,带动提升我区企业科技创新水平。鼓励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激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多种方式到我区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三是保障科技指导人员的正当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科技人才来到农村、企业,实现了科技工作重点的整体下移。因而建议拿出专项资金,对口入驻企业或农业生产一线的,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指导人员给予扶持奖励。5、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跨越发展。产学研合作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一是积极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针对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少、外部联
19、系能力弱的现状,由政府根据企业需求,集中联系一批科研水平较高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把产学研对接活动纳入常态化工作。二是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用好出台的扶持政策,提足用好研发费,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吸引多方科技力量进入企业,与企业建立多种形式、长期稳定的合9作关系,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进行技术创新。6、营造社会关怀氛围,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一是大力倡导创新精神,树立创新光荣、创新致富的社会导向,依法保护他们的创新收益和财产权,培养造就一批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新型企业家,并对发展好、财政贡献大的企业,给予法人代表奖励。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及时向中小企业提供指导信息,防止其盲目发展而导致的分散、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等问题,使那些“小、散、多”的企业逐渐联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产业链,提升壮大纺织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引导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三是规范信息市场的发展,健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杜绝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之风,减少官本位对科技人才的影响。营造尊重个性、注重团结,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创新氛围。滨城区科技局2016 年 7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