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41899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4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目 录一、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锡委发2015 40 号) 1二、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锡委发201556 号) .16三、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 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 太湖人才计划”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锡委发 201628 号) .26四、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锡委发2016 30 号) .31五、 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锡政发 201618 号).36六、 无锡市中小

2、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锡政办发 2016127 号).44七、 无锡市商务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商财2016 23 号 锡财工贸 201610 号).51八、 关 于 印 发 的 通 知 (锡 经 信 发 201612 号 锡财工贸 201611 号) .58九、 关于印发的通知(锡经信发2016 13 号 锡财工贸2016 12 号) .64十、 关于印发的通知(锡经信发2016 14号 锡财工贸 201614 号) .72十一、 无锡市文化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文广新发 201616 号 锡财工贸 201615 号) .78十二、 无锡市服务业(综合)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发改

3、服务 20161 号 锡财工贸201618 号) .86II十三、 无锡市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信 201631 号 锡财工贸 201619号) .92十四、 无锡市软件和云计算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信 201630 号 锡财工贸201620 号) .98十五、 无锡市科技发展(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科计 201658 号 锡财工贸201624 号) .104十六、 无锡市科技发展(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科计 201659 号 锡财工贸201625 号) .114十七、 无锡市科技发展(创新能力)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科计 201660 号 锡财工贸201626

4、号) .122十八、 无锡市科技发展(技术研发)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科计 201661 号 锡财工贸201627 号) .130十九、 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综合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锡财工贸 201628 号锡发改资2016 8 号) .138- 0 -关于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意见锡委发201540 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 阶的工作要求, 现结合无锡实际,就以智能化、绿色化、服 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当

5、前,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快兴起,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对产业形态、 产业结构、产业 分工和组织方式带来巨大变化,新的产业竞争格局开始形成。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 ”和制造业回 归战略,力 图巩固其技术和产业领先优势,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 逆转移” 的 态势。新 兴经济体纷纷实施重点赶超战略,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力争在本轮产业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制定实施中国制造 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大政策意见,大力推进产业转

6、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 化、 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 进。新形 势新变化,对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 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更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长期以来,无 锡坚持实业为本、产业 立市,积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主动融入全球 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整体实力和 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无锡对产业发展尤其是对制造 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大产业项目不多、工业经济 增长乏力、新 兴产业规模不大、服务经济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总体上还处 在产业链、价 值链、市

7、 场链、创新链的中低端环节,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繁重。 实践证明,制造 强则工业强 ,工 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 经济强则城市强。无锡必须牢固树立“产业强市”的发展理念,坚定走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对接“ 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 ”计划,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努力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再创优势,走出一条 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 1 -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新一代

8、信息技术发展新潮流, 围绕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目标,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智能化、绿色化、服 务化、高端化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战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 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支撑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 化、制造 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 和新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 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在新的起点上重振无锡产业雄风。(二)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把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精密传感技术 等新一代

9、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集成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研发、生产 、管理的全过程,促 进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 和运营管理行为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形成一批满足重点领 域需求的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新产品,壮大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和实力。着力开发一批智能技术和智能产品及装备,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链。深入推进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通 过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精益生产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

10、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 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强化能耗、 环保、 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新上项目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标准和要求,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广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 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建立绿色产品供 应链。 发展以现代休闲农业 、现代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服务化。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促进企业从产品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集成总承包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 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

11、服务等,延伸企业服务链 条。大力 发展面向制造业 的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互 联网等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 线定制、 线上线下等创新模式,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 2 -对接。大力培育“互联网+”经济,引导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力提升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和能级,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围绕产业结构高端化,大力引进高端项目、 发展高端产业,加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快传统产业 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打造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围绕产业链高端化,通过“ 强链、补链、建链”等措施,集聚资源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重点企 业和重大 项目,促

12、 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围绕价值链高端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标 准引领力度,深化 产品品牌培育,形成“无锡制造 ”的品质影响力。围绕市场链高端化,贯彻国家“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更加积极主 动的开放姿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加快企 业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发展目标到 2020 年,无锡作为立足全球视野的领先技术开拓者、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智能制造引领者、支撑区域发展的服务经济先行者、改善地区环境的绿色发展践行者,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把无锡打造成具有国际

13、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市。质量效益领先。建立起规模、 质量、效益相 统一的先 进制造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 2 万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7%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达到 22%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 4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逐年增加。产业集约集聚。 “十三五”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 10%以上,累计到位注册外资 180 亿美元。引进一批投 资规模超 10 亿美元或 100 亿元人民币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培育一批主业突出、 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对经济发展支撑力大,年销售

14、超 100 亿、500 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经营业绩好、盈利能力强 ,年 纳税超 10 亿、30 亿 的纳税大户;发展一批竞争优势明显、资本运作能力较强、公司治理良好、企 业持续发 展,市值超 200 亿、500 亿的上市企业。培育和形成工业总产值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10 个。 创新能力强劲。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3.1%,高新技 术企业超过 2500 家,万人有效 发明 专利拥有量达到 30 件,人才 总量突破 180 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超过 13 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 36 万人,建成 5 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

15、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大科技服务平台。省级以上品牌达到 800 个以上。- 3 -生态环境改善。万元 GDP 能耗比 2015 年下降 1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 2015 年下降 1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 2015 年下降 15%,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 2015 年下降 10%。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 300 万元以上,其中新增用地亩均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万元以上。四、重点任务(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现有基础,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加速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不断 调整优化产业结 构,重点聚焦七大先 进制造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 动云计算、大数

16、据、物 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和集成创新,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水平,打造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装备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精密工作母机、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装配系统、增材制造等智能成套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关键电子元器件、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装置及部件;航空航天产业积极参与国产大飞机、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研制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燃汽轮机和航空发动机“ 两机”核心零部件及关键配套产业;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深海作业工程船和半潜式海洋工程平台,拓展海洋工程总承包业务。 节能 环保产业: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加快资源循 环利用关键共

17、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推进市 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 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产业: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光伏、风电等可再生绿色能源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水平,重点发展新能源客 车、乘用 车和专用车等三大类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稀土材料、 纳米材料、石墨 烯、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光电 子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 钢、新型合金材料、高性能 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先进

18、结 构材料以及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及服装产业:加快发展功能型、复合型、差别化、高仿真的化学 纤维 ,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依托我市纺织面料精良、服装品牌高档的优势,向品牌化、 时尚化发展。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建立“千企技改”长效机制,激发企业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 备、新材料,围绕两化融合、品种质量、节能减排、安全生 产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增强 技术改造支撑能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围绕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 、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 组织重点领域攻关,提高先进技- 4 -术装备研制

19、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引导企业增强两化融合意识,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加速装备智能化更新, 实施“机器换人”专项计 划,推进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鼓励企业使用大型控制系统、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装配线 等智能化制造装备。构建智能化、网 络化的生产系统,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和柔性制造单元,提高企业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把无锡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城市,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骨干企业和国际化信息技术企业。建设 工业云平台, 实施工业云 创新服务试点,培育 发展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鼓励企业发展基

20、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 、云 计算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 方式。提升质量、品牌和标准影响力。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激励 约束机制,促 进企业健康 发展。大力 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质量标 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 玛、精益生产、质 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倡导“无锡品质”,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引 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产品理念,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企

21、业品牌价值和无锡制造整体形象。加大标准引领力度,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牵头 或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加快“无锡制造 ”向价值链 高端环节攀升。(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产业各环节全面渗透、对产业竞争力有效提升的重要作用,围绕现代金融、文化教育、广告 创意、工业设计、商务会展等领域,促进服务业 内部结构优化, 实现服务业产业结构层次、集聚区 发展水平、企业创 新能力、城市服务功能和居民消费水平“五个提升”。立足服务业前沿技术和高端产品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 创 新能力强、服 务体系完善、品牌效应显著的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努

22、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积极发展国 际服务贸易, 创建国家服 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拓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 “小而全” 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产业模式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担项目、实施工程、 项目控制、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为- 5 -客户提供总集成总承包服务。重点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 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 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

23、设等领域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水平。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现代商贸、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体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市民“ 衣、食、住、行、游”消费质量。 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强化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充分发掘旅游业优势资源, 积极吸引各类资本投入,充分激发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活力,大力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 业等融合发展。借助文化元素和科技要素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加快马山国际旅游岛建设,大力推进万达旅游城、田园东方、江阴海澜马术旅游区、宜兴阳羡湖旅游小镇等

24、重点项目,加强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文化体验为 特色的新型旅游产品体系。引导整合传统商贸业, 优化空间布局,加快转型升级。鼓励发展家政就业、文体 娱乐、医疗保健、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开 发社区消费潜力,推进社区服务的规范化 经营。(三)积极推动“ 互联网+”经济创新“互 联网+ ”商业模式。深入推进“ 互联网+”协同制造、 “互联网+”现代商贸、“互联网+ ”益民服务、 “互联网+ ”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相关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创新商

25、 业模式,促 进跨界融合 创新,提高企 业群体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支撑保障“互联 网+ ”的新硬件工程,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互联网。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等研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装备和软件,提高“互联网+” 平台软件、应用软件、终 端设备等关键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和装备能力。搭建“互 联网+ ”开放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开放共享平台建 设。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鼓励各级创新平台

26、向企 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强公共服务,开展 “互联网+ ”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工程 监理等服务工作。(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断提升无锡高新- 6 -区、江阴高新区、无锡太科园、宜 兴环科园、江阴滨江科技城等五个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努力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争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大力培育以高新技 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企业集群。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支持

27、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现代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各类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推 进区域性公共服 务平台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在重点产业领域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布局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瞄准现代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和产业竞争制高点,定期研究和发布现代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现代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创新行动计划,整合创新资源, 发挥产业联盟创新作用, 组织联合攻关,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研制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高端装备。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建立

28、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一批从事技术集成、成果熟化和工程化等中试孵化基地。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服务体系。选择一批能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培育市场支持终端用户为主要环节,以重大建设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为依托,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大力建设众创空间。各地要充分整合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源,在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科创载体中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客孵化型、专业服务型、投资促进型、培训辅

29、导型、媒体延伸型众创空间。积极培育各类创业主体,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股创办孵化器,加快孵育创业企业。办好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形成一批高成长性创业企业。(五)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科学评估利用外资绩效, 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重点, 围绕重点领域积极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多渠道、宽领 域、高层次的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 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为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现到账外资180 亿美元以上,全市制造 业项目利用外资占比 60%以上。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战略

30、部署,- 7 -强化投资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推动产业国际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延伸,不断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引导钢铁冶金、化工化纤、电线电缆、纺织轻工、机械电子等优势行业企业到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建厂,绕开国际贸易壁垒,开拓新 兴海外市场。鼓励和支持企 业采用多种形式,承揽境外重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推动节能环保、光伏风电、海洋工程等有 实力的骨干企业承揽系统集成业务,供应配套产品。扩大对外贸易规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 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 创新外贸业务模式,推 动进 出口环节相关部门创新业务监管模式,支持中

31、小企业运用 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扩大机械装备、海工船舶、电 力通信、光伏新能源、 电线电缆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 术产品的出口规模,巩固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传统产品市场份额,努力打造新的出口增长点。(六)坚持重大项目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自身优势,制定 发展规划,瞄准重点 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集成政策、集聚力量,重点围绕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支柱产业,引导各地抓住国家央企改革、军民融合等重大机遇,瞄准国内外著名企业和上市企业,着力引进 一批投资规模超 10 亿美元或 100 亿元人

32、民币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旗舰型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鼓励企业本地化发展。鼓励支持本地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 权收购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兼并重组及投资合作,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在行 业 内位居前列、能 够参与国际协作分工和竞争的“ 专精特新”成长型中小企业。 积极推动现有存量企业稳心留根,扎根无锡,实现 基地化、总部化发展。完善项目招引决策机制。建立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平衡机制,市区联动“一事一议”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建立市级重点项目市领导挂钩服务制度,督促项目推进,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强 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加 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对在引进 重大产业项目、国内外具有领先水平项目和对上争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奖励。(七)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分类推进开发区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是无锡主导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利用外资的主阵地。国家级开发区突出创新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提升, 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培育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延伸 产业链,不断提高在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