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阶段完善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体系的思考卢凤初 1,卢勤娣 2( 1福建省龙岩市种子站,福建龙岩 364000; 2福建省永定县坎市镇农业站,福建永定 364103)摘要:文章阐述了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现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分析了试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现阶段完善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健词:水稻;新品种;试验;体系建设0 引言品种试验是水稻新品种从选育到审定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以客观评价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明确新品种的生产利用价值、适宜种植区域及注意事项,对品种合理布局,保障用种安全及促进
2、水稻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试验结果也是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现阶段如何根据最新发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和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试行)进一步完善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体系,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1 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现状1.1 区域试验根据 2014 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实施方案附表 2,目前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包括华南早籼组(区试点 11 个,下同) 、华南感光晚籼组(12 个) 、早籼早中熟组(17 个)、早籼迟熟组(15 个) 、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18 个)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
3、15 个) 、晚籼早熟组(15 个) 、晚籼中迟熟组(17 个) 、单季晚粳组(11 个)和武陵山区中籼组(11 个)等 10 种类型,区试点 142 个,特性鉴定单位 23 个。1.2 生产试验与区域试验相对应,生产试验也包括华南早籼组(生产试验点 5 个,下同) 、华南感光晚籼组(5 个) 、早籼早中熟组(7 个) 、早籼迟熟组(8 个) 、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8 个)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9 个) 、晚籼早熟组(8 个) 、晚籼中迟熟组(6 个) 、单季晚粳组(4 个)和武陵山区中籼组(7 个)等 10 种类型,生产试验点 67 个,特性鉴定单位 4 个。1.3 筛选试验2鉴于区域试
4、验容量有限,2014 年南方稻区还进行了“长江流域中晚籼新品种筛选试验” ,试验方案包括了长江上游中籼组(筛选试验点 4 个,下同) 、长江中下游中籼组(6 个) 、晚籼早熟组(4 个)和晚籼中迟熟组(4 个)等 4 种类型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筛选试验点 18 个,特性鉴定单位 4 个。其鉴定评价结果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选拔参试品种提供科学依据。1.4 比较试验2014 年南方稻区还进行了“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新品种比较试验” ,比较试验点 27 个,特性鉴定单位 2 个。其鉴定评价结果为育种者进行新品种评价和申报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提供科学依据。2 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2
5、.1 新颁布实施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以下简称新审定办法)对品种试验提出更多任务和更高要求新审定办法对农业部 2001 年 2 月 26 日发布、2007 年 11 月 8 日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以下简称旧审定办法)第四章“品种试验”内容进行了修订、补充完善,条款从 5 条增加到 10 条。通过对新旧审定办法进行比较,其不同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任务增加了不少。品种试验内容增加了“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以下简称 DUS 测试) ”, “已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具备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同一生态类型区 10 个以上生产试验点两年的试验数据的,申请国家级审定时可以免予
6、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二项;区域试验增加了“稳产性鉴定、DNA 指纹检测、转基因检测”等三项;生产试验增加了“稳产性”验证内容。二是要求提高了很多。同一生态类型区域试验点,国家级不少于 10 个(旧审定办法为“不少于 5 个” ) ;生产试验点数量不少于区域试验点(旧审定办法为“不少于 5 个” ) ;生产试验时间不少于一个生产周期(旧审定办法为“一个生产周期” ) ;新审定办法还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承担单位和品种试验技术人员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新审定办法还特别强调了“第二十二条 品种试验组织实施单位应当会同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品种试验考察,检查试验质量、鉴评试验品种表现,
7、并形成考察报告” 。2.2 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试行)的颁布实施,对种子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3年第 4 号)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制定了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试3行) ,于 2014 年 5 月 26 日起施行。这对于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达到 1 亿元的种子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好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这将会对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品种的研发、推广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对品种试验带来运行机制上的创新。3 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存在的问题3.1 区域试验点数量可满足
8、要求,但布局不够合理2014 年华南早籼组等 10 种类型区域试验点数量在 11-18 个,符合新审定办法中规定的“同一生态类型区域试验点,国家级不少于 10 个”的要求。据统计,承担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的单位有 82 个,按省份汇总,其中:湖南省区域试验点最多,有 10 个;陕西、河南、上海三个省(市)最少,均为 1 个,其它如海南 2 个、广西 5 个、广东 6 个、福建 5 个、江西 7 个、湖北 8 个、安徽6 个、浙江 5 个、四川 6 个、重庆 6 个、贵州 6 个、云南 3 个、江苏 4 个。这些单位是按生态区或稻作区划分,还是按行政区划分来承担相应的试验组别?从目前情形看,有些
9、片区过于集中,有些又跨度过大,覆盖不全面,似乎没有统一的区划标准,存在试验点布局不够合理现象。如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福建省只有建阳市良种场一个区试点,品种审定公告中适宜范围也只有“福建北部”,表述很模糊,这样就不利于审定品种的推广,也给农业行政执法带来诸多法律问题,类似现象很普遍。3.2 生产试验点数量相差甚远,且与区域试验点高度重合2014 年华南早籼组等 10 种类型生产试验点数量在 4-9 个,与新审定办法规定“每一个品种的生产试验点数量不少于区域试验点,” ,相差甚远,且与区域试验点高度重合,其中:华南早籼组(生产试验点 5 个,与区域试验点重合 4 个,下同) 、华南感光晚籼组(5
10、 个,重合 4 个) 、早籼早中熟组(7 个,重合 4 个) 、早籼迟熟组(8 个,重合 4 个) 、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8 个,重合 2 个)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9 个,重合 1 个) 、晚籼早熟组(8 个,重合 4 个) 、晚籼中迟熟组(6 个,重合 4 个) 、单季晚粳组(4 个,重合 4 个) 、武陵山区中籼组(7 个,重合 7 个) 。目前生产试验点数量少,且与区域试验点高度重合,不利于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3.3 试验组设置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对照品种代表性不够近几年南方稻区耕作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播稻、 “双改单”等种植模
11、式的面积不断扩大,对品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现有品种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造成有些品种审定后往往束之高阁,造成区试审定与生产脱节。2014 年 8 月 28 日颁布实施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4中将“对照品种”定义为“对照品种是同一生态类型区同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已审定品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 。根据生产上主栽品种的变化和品种水平的提高,及时更换对照品种是区试工作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南方区试对照品种中有些品种用的时间太长,在同期生产上推广面积逐年下降,如 II 优 838,该品种在生育期方面作为对照还可以,但在产量、抗性、米质等方面已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了;有些对照品种在一些省份推广面积
12、不大,如丰两优四号(2009 年国家审定,仅涵盖福建北部) 。此外,南方稻区跨度太大,目前国家南方水稻区试与各省水稻区试之间的对照品种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各省推荐品种参加国家区试时,生育期往往把握不准,相差较大,造成区试资源浪费。3.4 承试单位性质不同,试验条件有差异据统计,2014 年南方水稻区域试验承担单位 82 个,按单位性质汇总,其中:科研院所 54 个、种子管理局(站)16 个、原(良)种场 7 个、农业企业(种业)2 个、试验(区试)站 2 个、农技站 1 个;南方水稻生产试验承担单位 49 个,其中:科研院所 20 个、种子管理局(站)20 个、原(良)种场 4 个、农业企业(种
13、业)3 个、试验(区试)站 1 个、农技站 1 个。科研院所约占一半左右,它们的试验条件相对较好,有相应的试验用地、仪器设备、技术人员等,但由于历史原因,它们往往处于城郊,随着城市建设的外扩,普遍存在试验用地土壤受到污染,周围不再有耕地、容易受鼠害鸟害,还随时有可能外迁等不利因素影响。而县级种子管理机构通常没有自己的试验用地,只能租地,有些试验用地太远,容易造成管理不到位。有的单位有地无人,有的又有人无地,试验条件相差较大,这种状况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3.5 试验规模过大,任务繁重,势必影响试验质量有些承试单位不仅承担南方稻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还承担筛选试验或比较试验,甚至还承担省级区域
14、试验、生产试验和筛选试验等。同一组试验必须在同一田块进行,且有些试验操作、田间管理也必须同一个人同一天完成。如果参试品种过多,任务繁重,要做到规范操作,确实有一定难度,因而试验质量不高。4 完善南方水稻新品种试验体系的几点建议4.1 科学论证,划区选点目前南方稻区省际间跨度过大,划区不够科学,没有完全按照生态区划分,或多或少还考虑了行政区。前人从上世纪年代起对稻作区域的划分就有所探索,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曾把全国划分为大稻作带,这种5划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但随着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种植制度和耕作方法的改变,这种划分是不是切合当前生
15、产实际?至今还没有业内人士提出不同意见和见解。建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集有关专家对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进行论证,将南方稻区按照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划分若干近似的生态区域,然后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负责牵头,会同南方各省种子管理机构在同一生态区域内选定有代表性、分布合理的若干试验点,构建覆盖不同生态区的水稻品试验网络体系。4.2 统筹安排,加大投入省级种子管理机构在构建省级品种试验体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各试验点的试验用地面积、周围环境、技术人员状况等要素,统筹安排国家试验点,并优先确保区域试验用地的长期稳定和资金投入。在选择试验点时,一定要考虑该试验点的耕地是否已列入当地城市建设规划范围内。对于列
16、入试验点的耕地,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建立永久保护措施,并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种子工程等方面的资金,切实规划好、建设好试验用地。建议试验田按 13 个品种(含对照)进行整理规划、高标准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耕地,尽可能满足试验用地规模。4.3 明确主次,合理分工鉴于目前试验规模过大、势必影响试验质量,建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集中有限的资源做好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 DUS 测试,筛选试验和比较试验则由育种单位或其它机构完成。建议建立国家级与省级品种审定协调机制,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做好对照品种推荐选拨试验工作。建议尽可能选择农业科研
17、院所、原(良)种场或大型种业公司作为区域试验承试单位,因为它们有相应的试验用地、技术人员等优势。建议今后不提倡将生产试验交给区域试验承担单位,最好选择县级种子管理机构作为生产试验承试单位,它们可以根据当地水稻生产实际,合理安排试验,同时也可以通过生产试验,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优(缺)点,对品种审定和推广有促进作用。考虑到有些省内各地(市)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相差太大,建议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地(市)级种子管理机构负责引种试验,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地引进已通过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同一生态类型区审定品种进行试验,并将各试验点数据、汇总结果、总结报告提交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
18、定委员会审定。4.4 先行先试,逐步完善具备条件的种子企业在开展自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时,是不是按部就班直接找国家或省试验点承担其试验?如果是这样,必将增加试验点负担,直接影响区试质量,最终导致试验点不愿6承担国家或省级试验,因为目前带官方背景的试验,带有行政色彩,经费严重不足,而种子企业试验经费比较灵活。所以,不提倡种子企业的试验点与国家或省试验点重叠,建议种子企业先行先试,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联合若干种子企业组建类似于区试公司,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长期租用或征用土地进行布点试验,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种子企业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
19、形成一套完整的政府部门监督下的种子企业市场化运作、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的区试工作运行机制,边总结边完善,逐步推广到国家和省级品种试验体系中。建议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辖区内地(市)级种子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指导辖区内国家级水稻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4.5 改善条件,提高效率品种试验工作是一项细活,既费时又费工。如何改善试验条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试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除了做好试验用地的标准化建设(包括田块大小、田埂硬化、晒谷坪、工作用房等) 、品种试验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外,还必须加强区试相关农机具、试验仪器设备的研发,如划行器、小区定位器、实(秕)粒谷筛选器、自动
20、数粒仪、区试专用小型脱粒机、稻谷小型烘干机、防鼠防鸟用具等。参 考 文 献 :1 杨仕华,廖 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展及建议J.中国种业,2009(12):3-5.2 卢凤初,卢勤娣.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有序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J.中国农学通报,2011(增刊):29-33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卢凤初,男,福建省永定县人,1969 年 8 月出生,大学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良种繁育、种子管理、种子质检工作。通 讯 地 址 : 福建省龙岩市登高东路 56 号市农业局种子站(364000)联 系 电 话 : 0597-2333711(办)13507508809电 子 邮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