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小 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 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 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对历 朝历代广大贫苦农民来说,“大同”只是美好而无法实现 的梦想,过上小康日子,才是他们现实可行的奋斗目标 。由此看来,小康概念源远流长。那么,党的十六大提 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什么新的含义呢? “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 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 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 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新局面.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 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 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战略中共十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