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 刘 增 品概 况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占脑卒中 的80%以上,在亚洲人群中,特别是30- 50岁的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 化性狭窄占主要地位, 一些高龄患者可 同时存在颅内、外动脉的多发狭窄。n 文献报道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年卒中率为8%。 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病人的脑缺血事件率为 27.3%,其中卒中率为15.2%。 n 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 临床研究WASID研究组报告,即使进行抗凝或 抗血板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年卒中率仍高达 10.7%,小脑后下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狭窄的年 卒中率为6.0%。n 1999年Melak等和Mori等报道了颅内椎基底 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 n Gomez等于2000年报道了症状性大脑中动 脉狭窄的内支架成形术。 病因: n动脉粥样硬化, n结节性动脉炎, nMoyamoya病和动脉夹层。 发病部位: 颅内动脉狭窄好发生于颈内动脉 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 入颅处、椎基底动脉交界和基底动 脉。 颅内血管狭窄的造影分型(Mori分型): A型病变: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