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概論重點整理(含法令及時事) 大本 93.3、4、5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認識一、教育的重要性: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一)對個人:可以發展個人潛能、增進生活知能、促進自我實現(二)對社會:指導社會變遷、傳遞社會文化、更新文化(三)對國家:促進國家建設、延續民族生命(四)對世界:對世界和平貢獻及增進全人類的幸福張載西銘 為天地立心一段即為對教育重要性的最好說明二、中西方對教育的解釋(一)中國方面:中國最早出現教育二字:孟子盡心篇是由外而內灌輸知識道德的,說文解字:教,上施下效。育,養子使作善(二)西洋方面:由拉丁文 educare 演變;e 是出的意思,ducare 是引的意思是由內
2、而外引出知識道德的,類似啟發。(三)同異之處:教育目的中西方:重在使人為善,注重德育;教育方法中:強迫注入,西:啟發誘導三、教育的意義:在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方面的意義(一)生物學:教育是幫助個人適應其生活環境:消極的順應環境,積極的改造環境。復演說:人從胚胎到成人,是人類進化的程序,把人類的演進過程再演化一次。美國霍爾用此說明人類身心發展的程度。史賓賽則引用進化論的觀點。(二)心理學:教育是訓練人類的心能或教育是心能的形成二派,現代的說法則認為教育是改變人類的行為。形式訓練說:人初生時,即具備知覺、記憶、判斷、推理、注意等心能,教育即訓練這些能力,此說以英國洛克的官能心理學為代表。
3、洛克主張:經驗主義,先培養先天官能,可以大量吸收後天經驗累積成知識形成說:教育的作用在於事實和實在經驗的獲得,心能是外面建造的。此說以德國赫爾巴特為代表。赫爾巴特:主張心靈活動係發源於外,是觀念的集團活動,教育在選擇適當教材,增進兒童知識,使能判斷善惡。2行為養成說:教育的作用,在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行為派學者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對於環境中一切刺激所起的反應,教育的功能在造成新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使行為受到改變。(三)社會學:個人生長或發展,在社會環境中進行的,以延續社會的生命為目的。教育是謀社會的適應,是傳遞社會文化的歷程。美國史摩爾:教育之目的,以社會學觀之,係增進個人對其所生存之社會適應能
4、力。人類要圓滿適應生活環境,除了靠本身的能力,還要利用前人的生活經驗,而生活經驗的傳遞,有賴教育。(四)哲學:自然、理性、實驗、文化等各主義的闡述如下:自然主義:教育是開發人類潛伏能力的過程,教育即將此能力開展出來。本主義以法國盧梭為代表理性主義:教育是啟發理性的歷程。教育的任務就是啟發人心所具之理性。實驗主義:以美國杜威的學說為代表。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促使經驗重組與改造、教育無目的文化學派:教育的任務,是個人人格在社會文化中獲得它的發展和完成。本學派以德國思普朗格為代表思氏學說:教育是為培養個人人格的一種文化活動,最後目的卻在覺醒個人,使人具有追求理想價值的一個意志。廿
5、世紀後,知識已被視為人類最主要的資源,而人力資源的提供,是衡量國家經濟、軍事、政治力量的標準。當代教育經濟學家倡導,教育是一種投資,因此我們可以說:教育是一種消費,也是一種投資。第二章 教育的目的宗旨:模糊不易實行 目的:有點模糊 目標:明確易實行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預設的目標或理想,它指引教育發展的方向杜威:教育無目的說:教育是一種歷程,是繼續不斷的,所以教育本身並無目的,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除過程本身外,沒有別的目的。意即還原教育本質,不將教育視為工具或手段他認為教育的工作,在適應兒童當前的能力和興趣,使其能在控制的環境中順利的成長3西方教育目的演變:文藝復興前文藝復興後一、文藝復興前:階段
6、敘述:希臘羅馬中古世紀(宗教)宗教改革希臘三哲比較:希臘教育以審美為主,培養文雅的自由人哲人姓名 提倡學說 著作 教學方式 學說學派蘇格拉底 知識即道德知識是一種發現,而不是發明詰問法產婆式教學法主知學派(精英教育)柏拉圖 知識來自心靈啟迪,而非感覺印象,感官不真實依能力不同的教育方式理性:治國,哲學家情感:軍人慾望:農工商人理想國洞穴的寓言依不同天賦及資質接受教育男女教育機會均等重科學、幾何學理型主義亞里斯多德 重視感官世界勞心治人,勞力受治透過實踐智慧,可出現適宜的舉止影響中古世紀最深遠西方教育價值高下工具說 演繹法重視文雅學科,忽視職業實用科道德實踐派實在主義羅馬時期:教育目的在培養雄辯
7、家,能言善辯、了解政治知識法律的人坤體良:辯學通論中主張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雄辯家,並主張禁用體罰,認為應注意兒童的天性,五歲即應入學。其學說影響廿世紀之開放教育 。西賽羅:因佩脫拉克在修道院發現其文稿,使文藝復興運動發生。文藝復興末期,人文主義者僅模仿其作品,重形式不重內容,因此被稱為西賽羅主義中古歐洲:宗教教育的目的:寺院教育、武士教育(生活) 、藝徒教育。主要在培養虔誠的信徒,其教育對象普及大眾,有人類平等的觀念,課程以宗教為範圍注重修身及經書抄寫,後來藝徒制度逐漸產生商業行會組織,促進經濟發展,間接影響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宗教改革:路德教派:小學的設立,使教育得以普及,尊重教師。喀爾文教派
8、:強迫教育,讓學童皆能受教反宗教改革:耶穌社:對中西文化交流有貢獻兄弟社:實施班級教學,設師範學校波拉耶:小班小校教學教育的三大經典名著:柏拉圖的理想國、坤體良的辯學通論、盧梭的愛彌兒二、文藝復興及其後的發展:人文主義、唯實主義、自然主義、生活預備說、國家主義、公民訓練說、民主主義4以表格來說明各種學說的立論與對教育影響、優缺點:主義名稱 代表人物 學說內容 對教育影響 評述:優缺點人文主義 注重人類生活的興趣與愉快的態度,以學習古文學、語言,造成精神與身體調和發達、富有文學修養的文化人尊重人的慾望重視現世生活以人為本位唯實主義 蒙泰尼培根以求實用知識為目的培根:知識即權力蒙氏:不在培養文法家
9、,而是經世致用的人才培根反對四大偶像(障礙)洞穴(陷於自我)種族(陷於習俗)市場(陷於言語)流言戲劇(陷於學統)執著首先提倡科學教育者:培根他認為求知不像螞蟻(蒐集資料)不是蜘蛛(一成不變)是蜜蜂採蜜,有思考創見蒙氏著有:兒童教育論自然主義 盧梭 主張返於自然,著作愛彌兒教育重心應從課程移至兒童本身以兒童為教育的中心、重視兒童身體的活動、注重天生的差異。影響蒙特裴斯、福祿等人忽視社會的價值、忽視人類累積的文化遺產生活預備 斯賓賽 完美生活的預備為目的五大目的:衛生保健、職業技能、家庭親職、公民教育、休閒教育對學校選擇教材及安排課程更方便優點:能顧及人類生活,使教育成為有系統的設施缺點:易喪失現
10、有的動機、使兒童養成懶惰和因循、易忽略兒童個性國家主義 菲希特 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國家的進步與發展,需依造成國民高傲歧視他國人民5賴教育,教育在造就效忠國家的國民狹窄的國家主義公民訓練 凱欣斯泰 造成國家及時代需要的有用公民。注重文化價值及兒童經驗,公民必須為國家服務修正國家主義的流弊,一方面尊重國家,一方面承認人格尊嚴,發揮個性民主主義 杜威 著有民本主義與教育調和個人主義和國家主義的矛盾,調和人文主義和實利主義的衝突,調和自由主義與權力主義之爭維持個人的發展也注重社會秩序的維持,立論不偏頗,較為完善我國教育目的及宗旨:一、清末之前受儒家主張:(一)明人倫(二)修己善群(三)涵養心性(四)格
11、物致知 中國關於心性最早提出學說者:孟子科舉教育一千三百年:隋煬帝大業二年(AC606)到清光緒卅二年( AC1906)光緒廿八年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最早學制規定) ,光緒廿九年奏定學堂章程,光緒卅一年設立學部,光緒卅二年明定新教育宗旨民國元年教育總長蔡元培表明新教育宗旨:軍國民、實利、德育、美育、世界觀民十一年以前學制仿日,十一年以後確立學制以美國之六三三四制民十八年頒布我國教育宗旨及學制系統:教育宗旨: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其宗旨重要部分:根據建國的理想、根據民族的
12、哲學、適合社會的需要、有遠大的理想。民國卅六年中華民國憲法裡,第五節為教育文化,共十條。第一五八條相當於教育宗旨: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一六四條:教育經費,中央不得少於總預算 15,市、縣不得少於 35。憲法增修條文裡,第十條提及教育經費編列不受第一六四條規定限制。對於身心障礙者就學、就養、就醫、就業、保險應予保障,亦對原住民保障6第三章 教育理論的基礎本章理論區分為: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四大方向一、生物學之基礎:教育是順著兒童的自然發展趨勢,將其內部潛伏的能力引申出來。(一)對教育的貢獻:由於人類的幼稚期很長,因此具有依賴性和可
13、塑性,使得義務教育的年限延長;因為人類具有基本的欲求,而教育實際上亦是滿足需求的方式;人的本質人性,教育能導引、創造價值、順應發展及達成完美人性(二)教育的限制:教育無用說:美國推孟等人,認為個體的發展取決於先天的遺傳。教育萬能說:美國華森,認為後天的教養才是決定個體發展的主因。遺傳及環境交替說:個體的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人自出生後,學習和成熟交互作用,兩者共同決定了一個個體的發展。二、心理學之基礎:教育是改變人類行為的歷程。認為學習是經由經驗或練習、學習是行為變化的歷程等。(一)關於學習歷程的主張:嘗試錯誤說:美國桑代克,認為學習是不斷的練習和嘗試,將錯誤汰換保留成功的動作
14、的結果。學習三定律:練習律(使用律及不用律) 、效果律、準備律。交替反射說:美國華森,任何新經驗的獲得,都是交替作用造成的。依據巴夫洛夫的交替反射作用實驗。領悟學說:德國科勒、考夫卡,學習是一種智慧的活動,而以智慧探求問題的解決法,使自我最後能了解貫通。以猩猩作實驗。三、社會學之基礎:教育是促進個人生長或發展的歷程,因此教育是謀社會的適應及傳遞社會文化的歷程。(一)謀社會的適應:個人行為的改變,就是為適應社會環境,以滿足他的需要。人無法脫離社會而生存,因此除了培養兒童認識生存的環境,更要培養控制社會和改造社會的能力。個人若能和諧地適應社會環境,他的人格才能完整的發展。(二)傳遞文化的歷程:人要
15、圓滿的適應生活環境,除了靠本身的能力外,還要利用前人的生活經驗,而前人經驗的傳遞有賴教育,因此教育可說是社會組織的一種功能,其歷程就是社會文化的傳遞或社會的遺傳。7四、哲學的基礎:杜威說: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教育的實施需以哲學的理論為依據;哲學的價值,需以教育實施的結果來考核。教育的理論、實施、目的、教材、教法,往往為哲學所決定。十六世紀以後,自然科學發展,哲學思潮趨於唯實主義和自然主義,教育上注重感覺和經驗;十八世紀個人哲學主義,教育上注重個人人格的發展;廿世紀民主主義與實用主義,教育上注重機會均等,從行中求知。(一)教育目的:個人主義的目的,以發展個人特性,培養個人人
16、格。社會主義的目的,造就個人為社會服務,謀社會群體的福利(二)課程與教材:生活預備說的斯賓賽認為:五項主要活動是課程設計的標準。自然主義者,在教材方面注重保生延嗣。經驗主義者,教材方面注重活動的經驗等。(三)教學方法:與哲學上的心靈論與知識論密切相關。 (見第一章)心靈論方面分為兩種看法:洛克的官能心理學主張人有許多心理能力,教育只需對這些心理能力加以訓練,教法上注重形式訓練;赫爾巴特認為人類沒有固定的心能,而是由外界輸入的觀念,在教法上注重教材的灌輸,以注入法教學以四段式教學法(啟發法:明瞭、聯絡、系統、方法)知識論方面分為理性與經驗主義為主:理性主義認為理性活動便可構成知識,在教法上注重啟
17、發、思考;經驗主義認為經驗才是知識重要的來源,在教法上注重感覺訓練與直觀教學(四)訓導方式:與哲學中的人性論與道德哲學為根據。人性論方面:性善觀點如自然主義的盧梭,認為學生犯錯不需過分處罰,因為自然結果就為懲罰;性惡派如荀子,主張勤教嚴管,以禮儀來約束個人行為,宗教的教育即以鍛鍊意志及禁慾。道德哲學方面:可分為三大學派:快樂或功利、康德的道德說、綜合派的杜威快樂或功利主義,重結果輕動機,重視行為的結果,以獎賞或懲罰為方式。康德學說,只有意志有善惡之分,行為無道德的價值,重視行為的動機、品格的陶冶、意志的鍛鍊。杜威調和兩種說法,完全的道德行為,應兼重道德與結果,因此需兼重品格與行為的陶冶,及意志
18、的鍛鍊與良好習慣的養成。第四章 教育學說主義名稱代表人物 基本主張 對教育影響 評述:優缺點自然主義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盧梭1.國民教育之父,教育的目的,在使人類的各項能力,得到自然均衡的發教育是開發人類潛伏能力的過程教育的任務是提1.忽視社會價值:教育內容和教育目的不8尼采艾倫凱蒙特梭利展(知識、技能、道德)2.幼兒教育之父,人類生而有天賦的能力,順應自然的教育,利用兒童自發的遊戲活動3.人是天生自由的,主張返於自然,使個人的天賦能力得到自然的發展4.標榜超人主義,教育不在教養平凡的人,而在培養少數能任偉大事業的超人5.教育在造成新人,身心健全、自由獨立、能創造新文化的人6.教育根本原則以自由
19、為主並使兒童自動訓練自己,養成獨立自動的精神注意感官訓練教具對特教有其貢獻供一個優良的環境,採用由內而外的啟發法教學內容:以兒童固有的能力為出發點。方法:注重啟發而非注入。設施:循一定程序,任期自然發展。注重:能力的平均發展。對其發展不應有所干涉能忽視社會的需要2.忽視人類累積的文化遺產:過度重視直接的生活經驗,忽視前人的經驗理性主義康德拿扥普主張理性啟發、自我實現及人格的陶冶1. 教育是使人完成所以為人的使命,人生來即具有理性。2. 陶冶或教化可代替教育一詞,陶冶的理想,在意志自由的發揮與創造,教育的中心工作應該是意志教育1.使兒童的內在創造力發展到自我實現2.教育發展的重點在人的接觸及交互
20、的影響3.課程方面,認為學習任何科均可獲得學習理想、態度、情操的養成4.教育的成果,在於興趣的培養、領悟的增加、良好的態度1.理想過高,不易達成。2.限制教育的重要性3.過分展現個人主義的色彩4.將教育視為工具及手段實驗主義杜威 1.教育是所有生活的面相2.教育是協助學生不斷成長並重博雅教育和技藝教育9過程的持續歷程3.教育是經驗的重組與改造4.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人能與環境良好互動,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5.不要把教育當作工具和手段,應還原教育本質6.提出做中學的觀念倡導行中求知的教育方法融合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兼顧意志訓練和行為誘導文化主義斯普朗格 調和兒童發展和社會適應之爭。教育是為培養個人
21、人格的一種文化活動,最終目的是在覺醒個人,使具有自動追求理想價值的意志,提高人類文化水準教育學就是文化科學。並由文化社會中精選文化財,教育的本質即個人接受文化陶冶,分為三段:基礎:鄉土中心職業: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綜合:達成統一的人格理論型哲學家(真)經濟型商人(利)藝術型藝術家(美)社會型教師(愛)政治型政治家(權)宗教型宗教家(聖)兼重文化傳遞和創造文化功能重視文化教財和文化陶冶價值適應學習者的心理注重個性、強調愛的教育優點:普通與特殊,社會與個人之統一;注重文化價值的創造;教育的愛;注重全人格的教育;提倡體驗學習法。缺點:陳義過高,難以實際應用;各家思想未能融合;易流於偏狹的國家主義思想中國
22、古代的教育主張:一、孔子:主要教育目的為明道,意即求仁教育內容:六藝,六經教育方法:注重人格感化、注重樂觀的修養、注重個性、注重啟發二、孟子:主張為行義,法先王,尊德性,影響後世理學家學說為性善,認為人有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需啟發展現善端教育學說:注重自動、注重養性、重因勢利導、重啟發教學(反詰法)與蘇格拉底類似三、荀子:主張重視禮樂,法後王,道問學,影響後世法家10學說為性惡,在其人性的論述需以禮儀導正,在論天方面,主張征服自然教育學說:注重積善、注重變化氣質、注重有恆、注重環境、注重音樂、注重禮儀(教育的目的止乎禮)名詞解釋一、教育哲學與教育科學的同異:(一)研究方法的不同:教育
23、哲學:重視演繹的方法,屬質性研究,研究歷程中的事實與原理原則教育科學:使用科學歸納、實驗的方法,以量化的研究為本,求得教育理論與實施的依據(二)研究對象不同:教育哲學:教育的歷程及解決教育問題教育科學:教育事實的發現與原則的確定二、回流教育瑞典巴莫提出,指成人每隔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到教育機構進行有系統組織的學習,是一種終身學習的歷程三、回歸主流:雷諾所提出,特殊需要的兒童從隔離的特殊學校或特殊班,回歸到一班學校或普通班級上課的理念與政策,目的讓特殊兒童有機會與一般兒童互動,並增進特殊兒童的社會適應力,促成雙方的認識與接納。其作法為:設置資源教室,提供無障礙的學習環境及相關支援服務。四、融合教育
24、:指身心障礙學生的安置方式,由特定的機構走入一般的社區;由特殊學校轉至普通學校;由特殊班進到普通班也就是強調回歸主流與正常化教學。目的在避免身障學生受到孤立,培養其適應未來生活,以安置在資源班的教育型態,漸成一種主流。五、在家自行教育指學生不到學校接受一定課程內容和教學時間,由家長依其需要自行在家給予孩子教導的一種教育方式。他提供了家長另類教育選擇的途徑。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身心障礙行動不便學生,另一種是正常的一般學生。優點是具有彈性,家長可依照孩子需要進行個別化教學。缺點是孩子的人際互動關係少,學校的相關教育資源孩子無法得到。六、小班教學為落實民八五年教改總諮議報告書的教育理念,教育部近幾年推展的措施,以降低班級人數為目標。其成立的背景因素:(一)適應新時代潮流:小班教學具有適性化、多元化、團體合作學習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