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建设教育杯职业技能竞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虚拟施工操作技能”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虚拟施工操作技能(二)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建筑业(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组别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高职 土木建筑大类 土建施工类工程管理类 54035405建筑工程技术(540301)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施工方向 540301)2建设工程管理(540501)建筑工程监理(540505)二、赛项目的(一)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展新
2、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2016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 300 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 。 指导意见中保障措施第 14 条关于“强化队伍建设”中指出: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
3、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属于刚起步阶段,行业中缺少大量的装配式建筑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善读图、会施工、能管理、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国家是否能真正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二)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3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倡导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的精神,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践行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课程及教学手段创新与应用的有效途径。通过竞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切实感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体系、技术、施工及管
4、理的核心要素与特色,提升高职土建类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满足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适应装配式建筑生产一线基层技术及管理岗位的职业要求。(三)既赛技能、又赛素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突出技能核心的同时,在竞赛要素中融入职业素养内涵。通过竞赛,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使学生掌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构造”及施工要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能看图、懂施工、会操作、善管理”的综合性装配式建筑施工与管理人才。通过竞赛,推动和引领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创新,利用竞赛的资源为院校教学服务。(四)推进信息化技术与院校教学结合,破解实训难题通
5、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人才的校内教学与实训是依托实体构件、设备来实施的。需要运用大型吊装机械设备与实体构件进行训练,存在着建设成本高、培训周期长、实训过程难以掌控、构件吊装、升级换代代价不菲、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困难。通过竞赛,依托“性能先进、仿真度高、交互性强、易操作、可评价”的信息化资源优势,解决传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4人才技能培养主要依靠实际操作,普遍存在的实训成本高、周期长、不可逆、难再现、受时空限制、过程难以掌控、存在安全隐患等弊端。有利于促进国内建设类院校开设装配式建筑专业或方向,探索信息化技术与院校与人有机结合的途径,为我国在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才。(五)积
6、极引入企业资源,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邀请国内装配式建筑知名专家作为赛事指导,促进国装配式建筑企业与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推动装配式专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竞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展示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装配式建筑企业与院校进行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推进课程与训练的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六)注重协同,锻炼学生团队意识结合本赛项的特点,设计团队合作的竞赛方式,培养选手“独立思考、协同合作、共同攻关”的职业素养,积极探索团队合作参与竞赛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竞赛,展示参赛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领会、策划、实施、自检、评价”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推介与
7、装配式建筑施工有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广大开设土建类专业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课程与训练的改革及创新。三、赛项设计原则(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赛项设计严格执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的5有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赛前公开竞赛规程、公开样题、技术平台、评分标准等;赛前召开赛项技术说明会,明确相关规范和评分要求,实现信息公开、对称。竞赛采用统一竞赛平台,保证各参赛队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赛;在赛项组织方面,按照大赛成绩管理办法的成绩管理流程执行,采取有效的多次加密措施,采用现场和过程评判相结合的方式评判竞赛成绩;制定标准和工作规则、严格执行专家和裁判遴选制
8、度,赛前对裁判进行培训和考核,统一执裁尺度;赛场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模式,设置参观区域,允许观众和指导教师现场观摩大赛。按要求组织赛项各个环节,保证竞赛公开、公平、公正。(二)适应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有着节能环保、质量可控、施工安全、人工需求量少等优点,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对我国建筑业实现从“建造智慧建造制造”的转型具有重要支持作用,也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环节,并将对建筑产业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为建筑企业走出国门,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形势下,
9、装配式建筑从设计、构件生产、物流运输、施工等各个领域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缺口大、市场空间广阔。(三)促进人才培养,有利于教学水平提升竞赛内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竞赛定位与6人才业务规格高度适应,是相关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基础与核心能力;竞赛内容与对应岗位群的知识技能相互适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提升。通过竞赛,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课程改革进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教学工程性、应用性的特色。同时,对建设一支适应当前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也具有积极作用。(四)紧贴工程实际,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根据装配
10、式混凝土建筑现场施工相关岗位的从业知识与技能需求,强化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认知能力以及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专项能力培养。通过竞赛将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战略落实到高职人才培养阶段,坚持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职业能力开发与职业能力评价相结合,引导专业教学改革方向;坚持高技能与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坚持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在突出技能核心地位的同时,将专业知识考察纳入比赛内容;搭建平台,吸引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提供技术和条件保障。参赛选手通过赛项所给定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图纸和配套系统,模拟装配式建筑从构件运输与进场验
11、收、现场吊装、节点处理等全过程,考量能读懂装配式建筑施工图、掌握装配式建筑安装工艺要求、会施工现场管理的高素质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的技能水平。(五)竞赛平台技术先进、性能成熟竞赛拟选用的赛项软件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仿真软件,应以国家 2017 年 6 月 1 日颁布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7GB/T51231-2016 为依据,选择典型的工程案例为原型,通过虚拟技术模拟真实装配式施工过程和岗位技能的核心内涵。竞赛软件应具有“先进性、应用性、广泛性、高仿真性,模块全、路径多”的特点,应该能真实再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应能达到“操作虚拟、效果真实,高仿真、易操作”的功效,应是建筑企业、
12、有关院校、技术公司协同攻关的成果,应得到行业部门、装配式建筑企业和院校的高度认可,已经应用于院校教学,并具有行业赛、地区赛的应用基础。(六)认真梳理以往的办赛基础,优化创新本赛项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在贵州省(20142015 年) 、黑龙江省(20162017 年) 、甘肃省(2016 年)举办多届与本赛项相关建筑施工仿真类赛事。2016 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首届仿真施工应用大赛,参与的院校多,竞赛内容与人才培养契合度高、竞赛组织严密、程序合理、评价公平,得到了参赛院校的广泛认同,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在竞赛中利用仿真软件作为竞赛载体,竞
13、赛平台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的积极响应、支持和认可,竞赛平台的优良性能、智能化水平和稳定性也得到了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四、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一)竞赛标准突出实践性特色本赛项所涉及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能和知识点实践性强,竞赛过程与真实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岗位工作内涵对接,以技能为显性、以知识为隐性,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融合。参8赛选手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完成实际技能考核内容,以此锻炼并考察参赛选手岗位操作技能。竞赛评分细则依据国家相关规范与标准制定,以行业、企业岗位要求为参考,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强调“规范、准确、快捷”操作,符合装配式建筑基层技术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二
14、)竞赛内容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竞赛内容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岗位技能和施工流程为考核标准,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搭建整体的仿真实训场景,以实际工作程序实施竞赛过程,以关键工艺环节设置竞赛技能点,以岗位及技能需求引入必要的知识点,以技术及工艺标准评价竞赛成果。学生需要结合工程项目背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技术操作和试题解答,强化学生对项目整体性的掌握。通过竞赛,推进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模式,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三)竞赛应用技术平台行业领先本赛项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作为竞赛平台,利用高水平仿真软件真实再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际工程场景。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多角度观
15、察整个项目,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手段进行高仿真操作,完成竞赛内容。先进的信息化竞赛技术将大大拓宽竞赛的命题范围,让整体性操作考核成为可能。将装配式建筑施工大场景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加以还原,必将有效破解当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实习实训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难题,使竞赛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四)竞赛考核评价平台智能、便捷、准确9本赛项搭建配套、成熟的专用竞赛与考核评价平台,实现技术操作和理论答题在同一平台操作。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生每一个操作步骤,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平台自动量化考评学生操作的完成度和准确性,让以往难以量化的操作考核有据可依,实现“人性化竞赛、客观化
16、评价,虚拟环境操作、真实标准考评”的目标。(五)竞赛模式有利于学生素质养成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比赛,面对任务协同进行“领会、策划、实施、检查” ,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识图、构件选择、构件运输、构件进场验收与码放、构件吊装与就位等全过程,培养高效率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促进选手综合素养和职业操守的养成。赛事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完成创新题目,引导学生过程自主创新。各团队可以根据队员特长和试题特点,自行决定任务的实施方案,团队采用多种组合的方式进行比赛。五、竞赛内容简介(须附英文对照简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虚拟施工操作大赛为团体赛。竞赛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托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制定。每
17、个参赛队由 3 名成员组成,各参赛队通过团队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竞赛平台和虚拟仿真系统,完成指定工程、指定范围内施工图纸认知、预制构件选择、构件运输和进场验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操作;完成范围内给定相关装配式建筑专业(方向)的相关知识及规范条目的考核;完成装配式建筑相关施工工艺操作的考核。通过竞赛,考核参赛选手的统筹计划能力、团队工作10效率、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是否得到有效提高。The Virtual Construction Operation Competition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is a team compet
18、ition.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competition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norms and standards.Each team consists of 3 members.Each team, through team cooperation,within the stipulated time,utilizes the competition platform and virtual simulation system to complete cogni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
19、ngs within designated project and scpoe,selection of prefabricated parts,transportation of parts and site acceptance,operation of t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ulfil the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and norms of relevant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specialty (direction) within the scope;acco
20、mplish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lated to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Through the competition,the ability of the contestants overall planning ability,team efficiency,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eam cooperation spirit have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六、竞赛方式(含组队要求、是否邀请境外代表队参赛)(一)竞赛为团体赛。(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区)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报名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报名系统统一进行。(三)每支参赛队由 3 名选手组成,性别和年级不限。每名学生可配 1 名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