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计划编号:20110634M06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经验、效率评价及对杭州高新区的启示研 究 报 告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2012 年 11 月2委托单位: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完成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起止时间:2011 年 4 月2012 年 11 月课题负责人:严焰课题组成员:池仁勇 徐超 吕宏芬3目 录1 绪论 .5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1.2 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6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82 杭州及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现状 .102.1 北京中关村高技术园区 .102.2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2.3
2、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2.4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2.5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2.6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2.7 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153 基于两阶段 DEA 的中国高新技术园区运作效率分析 .153.1 高新技术园区效率研究综述 .163.2 评价系统和模型构建 .183.2.1 评价系统构建 .183.2.2 评价模型构建 .193.2.2.1 评价方法和模型选择 .193.2.2.2 具体评价模型构建 .203.3 评价指标选择及数据获取 .223.4 基于二阶段 DEA 模型的高技术园区效率评价 .233.5 结论及启示 .254 杭州市高
3、新技术园区运作效率不足成因分析 .264.1 企业规模小,产出能力不足 .264.2 产业集聚度偏低,产业集群特征不明显 .274.3 研发能力稍显不足,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274.4 政策优势弱化,土地约束问题突出 .274.5 借贷难,融资体系不健全 .285 先进高新技术园区的经验及启示 .285.1 先进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285.1.1 美国硅谷 .285.1.2 新加坡工业园 .3045.1.3 韩国 Taedok 科学城 .305.1.4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315.2 国内先进高新技术园区的经验及启示 .335.2.1 北京中关村高技术
4、园区 .335.2.2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55.2.3 深圳高新技术园区深圳湾园区 .365.2.4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6 促进杭州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396.1 激活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 .396.2 着重引导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 .396.3 加大力度发展高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96.4 建立合作研发中心与产业创新网络 .396.5 强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40参考文献 .405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从 1951 年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斯坦福工业园(即“硅谷”)诞生至今,高新技术园区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场所,高新技术
5、园区已成为 21 世纪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形式。在 863 计划和火炬计划推动下,中国国家级高新区已从第一批的 27 个增至 2010 年的 56 个。国家级高新区具有的产业带动性、技术扩散性、经济辐射性等特性使高新园区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从 2001 年起,国家高新区内的人均 GDP 就超过了 1 万美元,56 个国家级高新区几乎占据了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初步形成了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于 1990 年 3 月建立,1991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杭州高新区高速发展,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452.90 亿元,由
6、1991 年的 0.76 亿元上升至 2009 年的 1576.40 亿元,年均增长 52.85%;累计上缴税金 409.97 亿元,由 1991 年的 0.026 亿元上升到 2009年的 92.66 亿元,年均增长 57.52%;累计出口创汇 275.24 亿美元,由 1991 年的 53.60 万美元上升至 2009 年的 37.90 亿美元,年均增长 63.63%,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是,后危机时代,随着高新区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管理机构和学术界的重视,使得各地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增强,国际间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加快;
7、同时,节能减排、碳交易等带来新能源时代;物联网、海洋产业等新主导产业诞生,全球产业格局将面临调整,IT 产业的战略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杭州高新区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承载力还不完善,承接全球产业大调整的能力还不强。在与国内先进高新区的比较上,杭州高新区“标兵愈远,追兵愈近” 。2009 年,杭州高新区总产值仅列 56 家高新区的第 20 位,而中关村一家的经济总量就占 56 家国家级高新区的七分之一,占北京地区的 GDP 超过了 20%。南京、苏州、深圳、天津、西安等先进高新区在区域扩张、园区建设、6招商引资、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体现了引领与辐射作用。在外部环境上,产业政策和土地
8、政策趋向均衡化。2008 年全国开始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 ,原来面向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向区外企业开放;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高新区面临土地制约。高新区的政策环境和土地资源等硬环境已优势不再,未来发展主要靠软环境。在区域竞争上,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渐进发展,省内的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大江东新城以及“三湖一带”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投资热点将呈现多元化,要素资源将进一步分流,开发区间横向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剧,杭州高新区产业集聚面临被稀释、城市建设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目前,杭州市已把推动高新园区建设摆在引领全市产业升级的突出位置,要建设“天堂硅谷” ,引
9、领“和谐创业” 。今后五年,杭州高新区将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5%以上,技工贸总收入年均增长 20%以上,企业研发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 18%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4%,确立在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大孵化器”地位,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努力成为全国乃至世界 IT 产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创新能力强、城市功能新、生活品质高的全国一流的创新型和谐社会的示范区。调查分析杭州及国内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现状,评价其运作效率水平,明确杭州高新区与国内先进高新区的差距,借鉴国内先进园区的发展经验,对明确高新区优先发展的领域和任务、提升区域竞争
10、力、促进从“高新技术大区”向“高新技术强区”转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2 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高新技术园区(High-Tech Development zoo)也称为科学园(Science Park 或 Technology parks) ,通常包括三个要素:不动产投资,技术转移组织,以及研究所、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合作(Worldwide Research,1998) ,其建立主7要是为了促进新技术企业(NTBFs)的形成和发展,在促进技术外溢和就业增长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Donald S. Siegel,Paul Westhead & Mike Wright,
11、2003) 。高技术园区主要通过强调进入园区的优越性以吸引高技术企业的加入,主要包括运输成本、土地、熟练工人、财政补贴、位置优势、服务等方面的优势(MacGregor et al.,1986;Galbraith and De Noble,1988;Gripaios et al.,1989;) ,其制度因素能够为隐性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提供良好的环境(Thrift,1996) 。国外的学者主要关注科技园区增长的内生因素。Saxenian(1991)研究了硅谷等科技园区赖以成功的文化特征并指出:具有创新活力的公司和个人集聚在一个区域将有助于创造一种持续创新和创业的氛围。Sang Chul Park(2
12、002)对韩国的 Taedok 科学园和瑞典 Ideon 科学城进行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韩国的Taedok 科学园的研发能力是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因素。Link 和 Scott(2003)用生存模型描绘了美国三角园高新区(Triangle Park)的增长过程,认为:杰出的高校、世界级的研究机构、有效的管理及区位和气候条件是其成长的关键因素。Phillips 和 Yeung(2003)在研究了新加坡科技园区后指出,若园区仅为园内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回报是不够的,特定的角色战略,企业对创新网络的参与程度,以及有效的制度也是自主研发创新能够根植于园区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新园
13、区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评价。方玉梅(2010)提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遵循从“环境支撑要素聚集组织结网能力形成”的演进路径,并据此分析高新区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李巧等(2010)以部分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为样本,采用其 2008 年度财务数据,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杭州高新区达到完全DEA 有效。二是对高新区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韩宝龙等(2010)以我国 53 个国家级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作了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验证了地理邻近性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这种正的影
14、响效应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征。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新区尚不存在过度地理邻近对区域创新的抑制效应。姜彩楼等(2009)使用基于 DEA 的 Malmquist 指数方法对中国852 个国家级高新区 1996-2004 年的绩效进行了测算,并对区位条件、中央政策与高新区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检验。三是对高新区研发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朱华晟等(2009)制定高新区发展实力评价体系,利用火炬中心 2005 年的统计数据,采用 SPSS 统计工具的因子分析功能,对 53 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实力和研发实力进行评价,认为杭州研发实力强而产业实力弱。谢子远等(2010)对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
15、分析,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利润水平、企业规模对高新区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而出口规模、资产负债率则对高新区研发投入有负面影响。张明喜(2010)在构建研究 R&D 贡献的理论框架下,采用我国 53 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12008 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区内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还有一些学者从竞合理论(焦爱英等,2010) 、园区竞争力与地方经济增长(陶庆先,2010)等方面对高新园区进行研究。虽然伴随着中国高新区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但大部分集中于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评价、创新绩效的
16、评价,从体制、管理的角度考察高新区发展模式,以及园区内的产业集聚和集群效应问题,对于各高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实际运作效率及其经济效应分析却不多见,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图本项目通过对杭州及国内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进行发展现状的调研,比较评价其运作效率,以期对杭州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得到启示。主要内容包括:(1)高新技术园区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广泛查阅资料和文献,对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证案例研究成果,以及效率评价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下一阶段的现状调研和实证研究提供理论铺垫。(2)杭州及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现状调研。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针对
17、高新技术园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查方案,通过文案调查、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杭州及国内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主要包括北京、上海、9、苏州、广州、天津、西安等)的发展历程、规模、产业基础及构成、产业集聚度、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官学园创新发展机制、创新能力、园区企业创新认知评价等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相关数据及资料可以通过中国科技统计网站、高新技术园区所在地政府相关网站、当地园区主管部门、政府工作总结报告、政府政策文件、实地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3)杭州及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运作效率评价及比较。在效率评价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走访、专家访谈和小规模的问卷调查等形式,构建高新技术园区运作效率的评
18、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根据调查获取的数据资料,评价和比较杭州及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的运作效率,对杭州高新技术园区的效率地位作出基本判断。(4)杭州高新技术园区运作效率优劣的成因分析。根据现状调研资料及运作效率评价结果,从体制机制、产业基础、产业政策、扶持政策等方面对杭州高技术园区运作效率优劣的成因进行比较分析。(5)杭州高新技术园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在现状调研、效率评价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 内 高 新 技 术 园 区 的 发 展 经 验 ,结合杭州高新技术园区的优势,明确未来发展路径,提出杭州高新技术园区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引领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本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按照“理论铺垫
19、调研分析对策研究”进行如下:文献综述:高新技术园区相关理论、案例研究成果、效率评价理论等调研方案设计;重点、难点问题识别;关键问题技术路线设计运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现状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杭州高新技术园区运作效率优劣的成因分析对策研究杭州及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的运作效率评价和比较10图 1 研究技术路线图2 杭州及代表性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现状2.1 北京中关村高技术园区北京中关村高技术园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8 年 5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 ,由此中关村成为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200
20、9 年 3 月 13 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 年 1 月 26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 ,成为中关村发展新的重大里程碑。中关村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 2 万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通州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个园区,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 40 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 200 多所;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67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7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8 个;大学科技园 24 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9 家。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央“千人计划”人才 301 人,其中 80%在中关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