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篇 社会建设着力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认真贯彻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构建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包容性增长发展理念,创造平等机会和环境,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十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 构建特色城镇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城镇建设为支撑,以农 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 发展协调 有序的现代城镇体系。“十二五”末,城 镇化率力争达到 45%。第一节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增强县城带动功能拉大县城框架。“ 十二五”期间,县城建设的重点
2、是在搞好老城区改造提升的同时,加快实施“东西兼顾、南北协调、两岸对应”发展战略,以拉大县城框架、扩大县城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县城功能为重点,加快县城建设。目标是到“十二五 ”末县 城 建 成 区 面 积 由2010 年 的 9.7 平 方 公 里 扩 大 12.38 平 方 公 里 ,力 争 达 到 15 平 方 公里 ;城区人口力争由 2010 年的 9.5 万人发展到 2015 年的 20 万人左右。加快滨河新城建设。沿城区洛河段修建防洪堤坝,营造防护林带,修建橡胶拦河坝,聚集水面,新建古城路洛河大桥,推动县城跨洛河两岸发展。改 善 城 区 环 境 ,提 升 县 城 档 次 。对 城
3、区 内 5 条 涧 河 进 行综 合 整 治 ,绿 化 美 化 ,将 防 洪 渠 、涧 河 与 洛 河 连 通 形 成 绕 城 水 系 ;进 一 步 扩 大 凤 翼 山 生 态 园 绿 化 规 模 ,提 高 品 位 档 次 ,构 筑 县 城 北部 绿 色 屏 障 ;实 施 永 宁 湖 综 合 提 升 工 程 ,对 永 宁 湖 周 边 实 施 高 标准 整 体 开 发 。加 强 城 市 路 网 建 设 。“十 二 五 ”期 间 计 划 新 建 京 宁 南 路 、翔 梧 南 路 、滨 河 大 道 、中 扩 北 路 、古 城 南 路 、永 宁 大 道 西 段 、建 设路 、福 宁 大 道 东 段 等
4、 8 条 城 区 道 路 ,新 增 城 区 道 路 32.5 公 里 ;高标 准 完 成 高 速 公 路 县 城 出 口 引 线 工 程 建 设 ,进 一 步 拉 大 城 市 框 架 。加 大 城 中 村 及 城 郊 村 改 造 力 度 。“十 二 五 ”期 间 计 划 实 施王 东 、王 西 、中 原 、经 局 、王 协 、寨 沟 、西 街 、西 关 、东 关 等 9 个 城中 村 整 体 改 造 ,改 造 面 积 2500 亩 ,建 设 面 积 60 万 平 方 米 。加 速 推 进 产 城 融 合 发 展 。围 绕 产 业 集 聚 区 发 展 ,合 理 规划 产 业 集 聚 区 周 边
5、中 小 学 校 、幼 儿 园 、医 院 、汽 车 站 、住 宅 区 、商贸 餐 饮 、娱 乐 休 闲 等 配 套 设 施 ,以 配 套 设 施 的 完 善 支 持 产 业 集 聚区 发 展 ,真 正 实 现 产 城 融 合 。强 化 城 市 管 理 ,积 极 争 创 国 家 卫 生 县城 和 园 林 县 城 。第二节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引导农村居民直接进城,走跨越式的农村城市化道路。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步伐,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调整完善农民入城的教育、医疗、社保、就 业、住房等方面制度和措施,为进城农民稳得住提供制度性保障,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民群众自愿放弃责任田和宅基地,直接进入
6、县城定居就业,力争使县城成为今后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主渠道。加快发展小城镇,增强小城镇聚集能力。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搞好村镇规划,加快实施乡镇政府所在地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 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各乡镇公共服务承载能力;逐步实施乡镇学校、 卫生院等公益设施改造,提升公益事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尽快形成一批以工矿业、商贸、旅游为主导的特色名镇, 带动 广大农民群众向小城镇集聚。重点加快下峪、上戈、河底、兴华四个建制镇发展步伐,稳步推进撤乡建镇,增强小城镇集聚能力,充分发挥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十一章 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认真
7、贯彻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积极利用倒逼机制,着力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实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增 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节 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有限、有序、有偿开发的原则,加强对能源、土地、淡水、矿产 等各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大力开 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 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率。一一一 加强环境保护,深入 实施生态立县战 略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杜绝污染项目入驻。突出抓好矿区生态恢复、工业污染防治、
8、水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置、规模养殖场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确保全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新建中水回用工程和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稳步推进乡镇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设,通过治污设施的建成投用,确保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使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构筑林业生态大县,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助推洛宁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争创省级“生态模范县” 。专栏 8 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主体投资额(万元)投 运 时 间1 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 国家投资 5500 20122 洛宁县中水回用项目 国家投资 300
9、0 20123 洛宁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国家投资 2429 20154废弃矿山、尾矿库、高速路等生态恢复项目国家投资 11000 20155 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国家投资 1975 20146 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国家投资 1304 20157 生态村及乡镇创建工程 国家投资 1000 20158 林业生态建设项目 国家投资 28250 2015第十二章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重点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群众就医等关系民生发展的突出问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整 合 教 育 资 源 ,实 施 中 小 学 布 局
10、调 整 ,集 中 实 施 一 批 教 育 基础 设 施 项 目 ,全 面 改 善 各 级 各 类 学 校 的 办 学 条 件 ,促 进 我 县 教 育均 衡 发 展 。积 极 发 展 学 前 教 育 ,全 面 发 展 基 础 教 育 ,大 力 发 展 普 通高 中 教 育 ,稳 步 发 展 职 业 教 育 。“十 二 五 ”期 间 计 划 新 建 项 目 学 校15 所 ,扩 建 项 目 学 校 31 所 ,新 增 校 舍 面 积 31.4 万 平 方 米 。一 是 积极 发 展 学 前 教 育 。在 城 区 规 划 新 建 县 直 第 二 幼 儿 园 、县 直 第 三 幼儿 园 、城 关 镇
11、 中 心 幼 儿 园 、回 族 镇 中 心 幼 儿 园 等 4 所 幼 儿 园 ,使 城区 在 院 幼 儿 达 到 8000 人 ,缓 解 城 区 适 龄 幼 儿 入 园 难 问 题 ;积 极 发展 农 村 学 前 教 育 ,逐 步 增 加 乡 镇 公 办 幼 儿 园 数 量 。二 是 全 面 发 展基 础 教 育 。突 出 抓 好 城 区 中 小 学 建 设 。城 区 小 学 建 设 方 面 ,新 建 城区 第 四 实 验 小 学 、第 五 实 验 小 学 和 城 关 镇 中 心 小 学 等 3 所 小 学 ,扩 建 实 验 一 小 、实 验 二 小 、实 验 三 小 、王 东 小 学 、王
12、 西 小 学 和 东 城小 学 等 6 所 小 学 ,使 城 区 小 学 在 校 生 规 模 达 到 2 万 人 ;初 中 建 设方 面 ,新 建 城 区 第 三 实 验 中 学 ,扩 建 实 验 一 中 、实 验 二 中 、王 东 中学 、王 西 中 学 、东 关 中 学 、西 街 中 学 等 6 所 初 中 ,使 城 区 初 中 在 校生 规 模 达 到 13000 人 。乡 镇 中 小 学 建 设 方 面 完 成 河 底 镇 中 心 小 学 、小 界 乡 初 级 中 学 等 17 所 中 小 学 扩 建 。三 是 大 力 发 展 高 中 教 育 。实施 一 高 中 、洛 宁 高 中 和
13、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扩 建 ,力 争 2015 年 全 县 高 中教 育 在 校 生 达 到 1 万 人 。四 是 改 善 特 殊 教 育 办 学 条 件 ,实 施 洛 宁县 聋 哑 学 校 扩 建 ,提 高 特 殊 教 育 办 学 水 平 。五 是 集 中 开 展 危 房 改造 、抗 震 加 固 工 程 ,基 本 实 现 中 小 学 校 舍 安 全 达 标 。六 是 落 实 民 办学 校 各 项 政 策 ,规 范 民 办 教 育 行 为 ,提 高 管 理 水 平 。七 是 优 化 教 师结 构 ,搞 好 优 秀 人 才 引 进 ,不 断 提 高 洛 宁 教 育 教 学 水 平 。第二节
14、多渠道扩大就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 “十二五”期 间新增就业 8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较低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从组织结构、技能培训、劳务信息、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劳务人员提供服务,引导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第三节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坚持以公立医院为主导,非公立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原则,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县医院内科综合大楼新建、中医院整体搬迁、卫生监督中心建设、精神 卫生专科医院等 9 大项目,力争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规模,保健院达到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规模。加大农村医疗设施建设
15、力度,到 2015 年所有行政村建立标准化卫生室。在全县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妇幼保健、精神 卫 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专业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扩大新农合覆盖面,提高补贴标准,基本满足农民医疗保健需求,切实缓解群众“ 看病难 、看病贵” 问题。第四节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速 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末 18个乡镇都要建设好 1 个标准文化站,388 个行政村都要建立农家书屋;搞好洛宁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和休闲娱乐中心建设,在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 1-3 家星级影院,
16、尽快形成一批 综合性文化设施,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节会文化、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书画及艺术品等主导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掘洛书文化、仓颉文化、绿竹文化等资源优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提升,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继续开展科技文化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发展体育事业,规划在每个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建设一个设施相对完善的健身活动场所。第五节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相衔接,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
17、续做好双拥优抚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对老弱病残和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设施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设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气象科技园,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力度,解决城市困难群体和进城农民工居住问题。第六节 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视区域人口均衡发展,加强对人口流动的引导、管理和服务。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第七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化基层民主改革,依法保障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18、和民主监督的权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妇联、共青团、工会工作,大力支持驻军部队建设, 积极开展 拥军拥属活动,推进军民共建;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坚持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注重 预防的方针,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城乡创建工作,构建和谐洛宁。第八节 打造“平安洛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一条底线,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特、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司法公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
19、六五 ”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公民法制素养, 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构建平安洛宁。专栏 9 重点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一 教育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新建洛宁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一所。高中教育:扩建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及洛宁高级中学 2 所。初中教育:新建 1 所,扩建 14 所。其中城区新建洛宁 县第三 实验中学;扩建洛宁县实验一中、实验二中、东关中学、西街中学、王 东中学、王西中学 6 所中学。小学教育:新建 3 所,扩建 15 所。其中,城区新建洛宁县第四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城关镇中心小学 3 所;扩建洛宁县实验一小、 实验二小、王协小学、东城小学、王东小学、王西小学 6 所。幼儿教育:新建 10
20、 所,其中,城区新建洛宁县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回族镇中心幼儿园 4 所。二 卫生方面洛宁县医院内科楼、中医院整体搬迁、妇幼保健院病房楼建设、卫生监督中心综合业务楼、地方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医疗废旧物处理中心、精神病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及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等 12 项。三 文化(文物、广电)设施项目洛宁县档案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农村书屋、科技推广中心、古建筑保护及开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 13 项四 体育设施项目洛宁县室内综合性健身中心五 计划生育项目新建乡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2 所六 民政项目洛宁县中心养老院、乡镇敬老院改 扩建、 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退伍军人疗养迁建项目等共计 18 项七、 其它项目洛宁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气象科技园等 4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