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诞生.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62748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壹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诞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壹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诞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壹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诞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壹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诞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壹章 中国古代文化的诞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壹章 中國古代文化的誕生前言一、舊石器時代,中國地區已開始經營文化的生活,如用火、製作簡單工具。二、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更為快速,普遍過著農業村落的生活,且因為中國幅員廣大,使中國古文化起源呈現多樣性 。三、中國文化源自本土,考古學家以蠶絲、骨卜、殷代裝飾藝術等證明之。四、中國文字的誕生與發展與中國文化同步成長,文字的發明則是推動文明發展的要工具。第一節 中國文化的起源壹、文化的定義一、辭彙來源:1.傳統解釋:即人文教化;易經所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近代解釋:指耕種、居住,係自由英文 culture 而來。二、起源: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三、定義:即生活之意1.

2、內容:包含衣食住行、典章制度、學術思想、宗教信仰等。2.意義:人類創作的業績;各民族皆有自己文化,內涵十分複雜。3.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生活的總體,是人類從長期經驗中所創造的共同生活方式。4.狹義的文化是指學術思想等精神層面的活動及其成果。貳、舊石器時代文化一、初期:與其他動物有明顯分別。1.體質方面:腦容量較大、直立、靈巧雙手。2.生活方面:已知用火、熟食、製作工具。3.文化具體表現:用火、熟食、打製石器作為工具。4.代表文化遺址:藍田人、北京人。二、晚期:1.體質方面:已具有現代人的特色。2.生活方面:發現骨針具有 能力;穿孔石珠、貝殼表現裝飾習慣;鹿角棒的出土,說明已有簡單的 組織;墓葬的

3、2方式則代表信仰 的習慣(簡單的宗教信仰) 。3.代表文化遺址:山頂洞人。參、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一般面貌一、農業誕生:1.分工形成:一部分人從事糧食生產,其餘勞力可從事其他專精工作。2.新石器革命:生活方式與社會結構有激烈變動,因此稱為革命。二、生活特徵:1.磨製技術、燒陶技術、種植農作物、飼養家畜。2.建築房屋,形成村落,村落有一定的佈局(如 村、 村) 。3. 農業村落是新石器時代文化普遍面貌。肆、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多樣性(分區發展)一、遺址分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南地區、遼河流域,均有遺址的發現。二、特徵:各地文化大致具備相同水準,文化面貌有差異性(形成北粟南稻的不同特色) 。1.黃河流

4、域:旱地耕作,以粟(小米)為主,住屋多為半穴居建築。2.長江流域:水稻耕作,住屋為干攔式建築。3.陶器:各地區有著許多不同的類型 ,如:彩陶、黑陶、繩紋陶等。三、意義:考古學家將各考古遺址分成若干區系 ,形成地區性文化圈,中國文明起源呈現多樣性 。 (多元化文化)伍、中國文化起源於本土的物證一、各民族間的文化在成長過程中,會相互傳播與交流,並非靜止狀態。二、中國文化起源於本土的物證:考古的地下材料,可證明文化源自本土。1.農業:北粟南稻的特色。2.文字、卜骨:代表精神生活。3.蠶絲:代表物質生活。4.商代青銅器上的 紋(裝飾藝術):代表藝術生活。三、中國文化起源的兩大支柱為 與 。四、早期的外

5、來說: 、 陸、新石器時代革命的意義:一、人類已知分工,使社會更為複雜。二、食物來源更為穩定(從自然的寄食者轉為培育者、生產者) ,生活有3保障,因而有餘閒從事文化活動(如陶器製作、文字符號等) 。三、證明中國文化是起源於本土,且為多元文化的發展。柒、其他:古文化成熟的三大指標為 、 、 ,這三項在中國古文化中全部都有出土證明,亦可以看出中國古文化的多樣性與多元化 。第二節 文字的發明與演進壹、文字發明的意義一、價值:紀錄歷史經驗,避免行為重複錯誤,促使歷史前進與文化發展。二、意義:人類文明時代與野蠻時代的分野。貳、文字發明前的記事方法一、結繩:紀錄數字或帳目。二、木刻:使用更為普遍,大多用來

6、紀錄數字或帳目。三、圖畫文字:1.至今仍有少數民族使用。2.商代青銅器上保留許多原始的文字畫,這些可能是由圖畫演進至文字的殘留。參、文字發明的傳說一、文字始於結繩:1.古籍記載:易經:上古結繩而治,聖人易之以書契。 說文解字序:神農氏結繩為治統其事。 2.經驗事實:結繩幫助記憶,至今有部份民族仍在使用。3.缺失:結繩不能紀錄語言或表達感情、傳遞信息,故無法發展成文字。二、倉頡造字的傳說:倉頡為黃帝時代的史官。1.古籍記載:荀子好書者眾,而倉頡獨傳者也。2.傳說:他觀察天上日月星象、地上魚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造文字。3.重新認識:倉頡可能是遠古時代首先整理文字之重要人物。三、另有伏羲畫八卦之說

7、。肆、史前陶文與漢字的起源一、背景: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留有刻劃記號,稱為陶文或陶片文字符號。二、分布地點:西安半坡、陝西臨潼姜寨、青海柳灣、山東大汶口等。三、內容:1.西安半坡陶文中的、,被視為記數符號。42.山東大汶口陶文,已是意符文字。3.史前陶文大部分至今仍無法解讀,卻普遍受到重視。四、價值:1.考察中國文字的起源,並提供地下出土的直接史料。2.與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一脈相承。3.與漢字起源有密切關係。伍、甲骨文與金文的發展一、文字發展原則:先有圖畫逐漸轉變為符號;圖畫在先,文字在後。二、商代:甲骨文大多記載盤庚遷殷後的歷史。1.甲骨文:六書具備但已脫離圖畫階段,走向以線條為基本結構的符號。

8、2.銘文:青銅器上保留介於圖畫與文字之間的圖畫文字 ,學者認為這是圖畫演進到文字的殘留。三、周代:金文已脫離圖畫階段,走向以線條為基本結構的符號。四、特色:1.不成熟文字:雖是進步文字,但字體結構尚未達到標準化地步。2.字體未統一:缺乏共同規範,同一字體結構,出現異體現象。3.筆畫方向正反不拘、簡繁仍未定,係未完全成熟的文字(不成熟文字、字體未統一) ,但也非草創的文字(六書具備) 。陸、漢字的標準化:小篆、隸書和楷書一、背景:1.商周時期:甲骨文與金文未達標準化 ,出現許多異體字。2.西周宣王:太史籀創籀文(即大篆) 。3.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各國文字出現極大差異,秦使用大篆,六國採用古文

9、,形成文字異體現象。二、文字標準化的出現:1.小篆:A.形成:秦始皇統一六國,為貫徹政令方便,採取統一文字政策。B.經過:a.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廢除具各國特色的異體字 。b.命 整理小篆 ,作為法定官方文字。C.特徵:字形整齊劃一,筆畫勻稱,筆畫與方向有明顯的固定趨向,圖畫意味喪失更多,較金文、大篆簡易。D.意義:漢字的規範化向前邁進一步。2.隸書:A.形成:秦統一後,政事繁多,為書寫方便, 作隸書。B.特徵:1.較小篆的筆畫更為簡省,書寫更為方便。52.筆勢易曲為直,改圓為方 ,字體結構已明顯的同化。3.已脫離圖畫系統,成為純粹 符號組合。C.名稱:至西漢中期已普遍使用,當時稱為今文 ,而稱

10、先秦文字與小篆為古文 。C.意義:漢字的簡化與規範化又向前邁進一步。D.代表:1.漢代的儒家經典即以今文寫成。2.東漢末年蔡邕刻熹平石經 、曹魏時刻正始石經皆是隸書標準字體。3.楷書:A.形成:a.西漢至魏晉陸續出現草書、行書與楷書字體。b.三國時期 及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人的改進,楷書逐漸定型,有取代隸書之勢。c.唐代,楷書已成為通行的標準字體。B.經過:a.唐代科舉考試規定需用楷書書寫。b.皇族子弟就讀的弘文館、崇文館嚴格要求學生須把楷書練好。c.唐文宗二年將各種經書以楷書字體刻在石碑,列於太學,稱為開成石經 。D.意義:a.開成石經 的刻寫是漢字標準化的重要里程碑。b.印刷術發明以後,雕

11、板刻印經書皆採用楷書,楷書成為印刷的標準字體。c.漢字書體至楷書出現後,大致穩定不再演變。柒、漢字的簡化與未來的展望一、漢字的特色:1.楷書從唐代開始成為政府使用的標準字體,至今已有千餘年。2.漢字具有形音義一體特性,一字一音一義,合數字可成新的辭彙。3.能隨時代需要增加新字,並進行合理簡化。二、漢字的簡化:1.第一次:從甲骨文、金文到 ,約在秦統一後完成。2.第二次:從小篆到隸書,約在西漢中期完成。3.第三次:從隸書到楷書,約在唐代完成。三、漢字的缺點:難學難寫。1.清末:A.列強交侵,科學技術不發達,民智不開,教育不普及,有人歸罪於漢字繁難不易學習。6B.有人提倡簡化漢字,甚至廢除漢字改用

12、拼音文字。2.中國大陸:中共政權為掃除文盲,普及教育,大力推動簡體字。3.台灣:使用正體字(又稱繁體字) 。4.面臨問題:A.兩岸長期隔絕,出現文字異形的出現。B.如欲以漢語拼音取代漢字,有其實際困難;未來的漢字或許須做系統整理。捌、中國文字特色:一、文字特性:1.非 文字(係由圖形演變而來) ,但具有表音的作用。2.可以從字形上揣摩文字的意義。3.字形固定、單音、獨體、結構方正。二、文字的優點:1.可以克服地方語音的分歧。2.可以消除地方的隔閡,有助於政治上的統一。3.超越時間的限制,可從造字原則辨識早期的文字。4.富有濃厚的藝術性,發展出書法、篆刻及文字遊戲(如迴文詩、寶塔詩等) 。玖、中

13、國文字對鄰近民族的影響:一、北方游牧民族:如契丹、西夏、女真均曾在宋朝仿中國文字,創立自己的文字。二、東方的新羅、日本均曾在唐朝仿中國文字,創立自己的文字。三、南方的越南亦曾仿中國文字,創立自己的文字。7第貳章 民族的融合前言一、中華民族融合四個階段:三代至先秦、秦漢至魏晉南北朝、隋唐至元末、明初至現代。二、融合過程中華夏民族及漢族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三、融合所表現之精神:1.重視 認同,不計較 和地域的差異。2.融合的主要力量是文化而不依賴武力。3.秦漢以後,邊疆民族入主中原,由於文化認同逐漸與漢族融合,中華民族不斷成長。第一節 融合的過程壹、中國民族的由來一、由來:中國是由多數民族,歷經

14、數千年時間融合而成。二、組成:漢族(最大多數)及分布於各地的少數民族組合而成。1.中國民族的形成,如同江河,河流越大,匯萃的支流越多。2.悠久歷史的融合過程中,不斷加入新的外族,吸收新的血液。3.結果:中國民族在不同的時代,其名稱與組成民族亦不同。三、民族融合時期:共分為三代至先秦、秦漢至南北朝、隋唐至元末、明初至現代等四個時期。貳、遠古時代的族群分布一、三代以前主要部落分布:1.華夏集團:A.活動範圍:a.發祥地:陝西黃土高原,沿著黃河兩岸向 發展,逐漸散佈於中國北部及中部地區。b.活動區域:大致與新石器時代陝西、河南仰韶文化與河南龍山文化分布區域相符。B.集團領袖:炎帝、黃帝(所以中華民族

15、又被稱為 子孫。 ) 。2.東夷集團A.活動範圍:a.發祥地:以山東泰山為中心,西至河南東部,南至安徽中部,東8至海。b.活動區域:大致與新石器時代山東 文化、山東 文化分布區域相符。B.集團領袖:太昊氏、少昊氏、蚩尤。3.苗蠻集團A.活動範圍:a.發祥地:湖北、湖南、江西一部分,古籍稱之為三苗氏或苗民。b.活動區域:大致與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分布區域相符。B.集團領袖:祝融。二、意義:各民族互相接觸,不斷進行融合, 集團成為古代中國民族的主流。參、三代至先秦一、三代:1.各有不同源流: 居中, 偏東, 偏西,他們先後入主中原,建立王朝。2.各有不同外族:夏代的東夷;商代的

16、鬼方、人方、氐、羌;西周的玁狁、荊蠻。皆為當時的外族,且曾與之發生過戰爭。3.三代交替之時,彼此之間即有民族互相融合。二、春秋時代:1.中原封建諸侯:自稱為諸夏 ,不論其祖先為何者後裔,由於 方式相同,皆已自認為華夏族。2.四夷:華夏民族稱其他民族(蠻、夷、戎、狄)為四夷。3.霸者的口號:諸夏與戎狄有許多衝突,齊桓公、晉文公提出 作為霸政的口號。三、戰國時代:1.各國境內都已採取農耕的生活方式。2.農業技術進步、交通開闢、商業發達,促成各地區間的文化交流。3.意義:A.雖有地區上的差異,但以華夏為主體的民族特徵,基本上已經完成。B.秦統一天下後,原屬諸夏分布的地區,完成統一,以諸夏為主體的民族

17、融合,隨之完成。四、融合途徑;約有三種方式1. :以農業改善夷狄生活。2. 。3. :戎狄學習華風,文化水準逐漸提高。9五、意義:1.使中國民族的發展具有很大的 性,有助於歷代民族的融合。2.中國一詞取得文化的涵義,非僅地理名辭。3. 族的形成,並開創 帝國的盛世。肆、秦漢至南北朝時代一、兩漢時代:漢人分布於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漢族周邊稱為 。二、西晉:末年發生 之亂,中原漢族大舉南遷。三、東晉至南北朝:漢族人口分布發生很大變化。1.原因:五胡民族先後在黃河中下游建立政權。2.結果:漢族大量遷往長江中下游,少部分遷往東北遼河流域、西北(今甘肅、青海東部) 、四川。3.影響:新民族份子的加入,

18、促成社會政治秩序的新調整。A.中國境內各民族雜居,漢人往邊疆遷徙,邊疆民族往中原遷移。B.江南地區則因中原士族大量南遷,與南方的少數民族混和,使長江流域中、下游,成為文化高度發達地區。 (中原文化與 文化的交融。 )C.中原地區:北方漢人雖為被統治民族,但人數眾多,文化上居於領導地位;五胡君長仿效漢人制度,提倡漢文化,五胡乃漸融入漢族之中。 ( 的融合。 )四、融合過程:1.漢朝以 政策為對待外族的基本原則。2.魏晉南北朝時,五胡國君不斷學習華夏文化,其中以 族所建立的北魏漢化得最為徹底。五、意義:1.秦統一後,兩漢繼之四百餘年的大一統帝國, 華夏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2.漢代向邊疆地區擴展,邊

19、疆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受漢朝深遠影響,逐漸與漢族融合,華夏族名被稱為漢族或漢人 。3.開創隋唐的盛世。伍、隋唐至元末一、隋唐時代:1.統一後,魏晉以來的胡漢民族已融合為一,這時的漢人或唐人實際血統是胡漢混合的。2.唐代民族政策:A.疆域的開拓,對外接觸許多新的邊疆民族,如突厥、龜茲、吐谷10渾、西藏。B.華夷一家:對於外族胸襟開闊,採取 政策維持良好關係;外族移居中原,亦能平等對待。 (大唐天子被尊為 ,成為當時的國際盟主,此時是我國歷代中夷夏觀念最為淡薄之時。 )二、五代、兩宋時期的邊疆民族: 1.邊疆民族入主中原,先後建立王朝。如沙陀的後唐、後晉、後漢;契丹的遼朝;女真的金;蒙古的元。2

20、.最初採取種族隔離政策,歧視漢人。3.入主中原:採納漢地政治制度、嫡長子繼承制、科舉考試,自動接受漢化。隨著歲月推移,則與漢人無異。4.宋朝武力上雖輸給邊族,但文化上卻征服他們(邊族的漢化) 。陸、明初至現代一、明代:1.明太祖以 革命為號召,推翻元朝,但對蒙古人、色目人採取寬容態度(對邊族採取華夷無間的開闊態度。 ) 。2.結果:留居中國境內的蒙古人、色目人可以自由與漢人通婚,並改用漢姓,使用漢語,採用漢人生活方式。逐漸與漢人融合為一。二、清代:1.入主中原之初:嚴滿漢之分,經三百年統治,在文化上接受漢文化。2.雍正時期:對西南地區採行 政策,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逐漸走上融合之路(此政策亦加強中央政府對西南地區的統治。 ) 。3.鴉片戰後:漢語、漢字成為對外官方語言,滿漢界限逐漸消弭。三、民國建立後:採五族共和,以中華民族為族稱,是中華民族融合的新里程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