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意见(2013 年 6 月 14 日)各学院(部) 、处,高密校区,校直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校务会研究决定,自 2013 年开始,以我校的优势学科专业为平台,实施“英才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 ,培养相关学科专业的杰出人才。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 号)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
2、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杰出人才。 二、基本思路。选择优势显著、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设立“实验班” ,选拔优质生源,集中学校的优质办学资源,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2三、实施范围。根据我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初步选择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4 个专业设立“实验班”,每班暂定 25
3、人。四、学生选拔方式。为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 ,选拔共分四次进行:一是在当年招生时, 将 10 个名额列入招生计划;二是每年新生入学四周内,面向符合条件的大一新生进行选拔;三是大学一年级期末补充遴选;四是大学二年级期末补充遴选。“实验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培养过程中,不适合继续在“实验班”就读的学生可以退出,退出学生可在所在学院内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相应专业学习。同时,在校内相近学科专业选拔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实验班” 。五、教师配备。 “实验班”选配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基础学科的一流师资。专业课教师由学院推荐,学校选拔,并成立教研组,组织实施适合“实
4、验班”学生的教学方案。专业课教师按导师制配备,导师配备采取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兴趣、学习方法和科研能力的指导与培养。同时,配备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六、教材和培养模式。1、全部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努力推进课程国际化进程。通过教材引用促进教材的国际化,优化教学内容3和课程体系,有条件的专业可以聘请外籍专家讲授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2、参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探索。(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巨大发展潜力,并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
5、智、体全面发展的我国化工、材料行业的杰出人才。(2)创新培养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强化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潜力;推进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拔尖人才培养,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发展空间。(3)改革教学方式。实行小班独立教学,通过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自学小组、科研小组等形式,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院应在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养成探索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改革成绩考核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4)推进助教体系的建立。各学院要根据学生
6、培养需要,逐步开展主要课程的助教试点,在课程系统讲授的基础上,实行小组讨论教学,选拔部分青年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担任讨论课辅导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4( 5) 改 革 外 语 教 学 模 式 。 创 造 条 件 , 使 学 生 能 够 尽 早 参 加 大学 英 语 四 级 考 试 。 着 重 强 化 外 语 实 际 应 用 能 力 和 专 业 外 语 学 习 ,每 个 专 业 至 少 开 设 三 门 双 语 课 程 , 培 养 学 生 适 应 国 际 化 的 能 力 。七、制度创新。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构筑杰出人才培养专门渠道。调动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独特的课程设置和全面的
7、教学改革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通过科研训练,为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创造条件。1、课程考评制。制定灵活的课程免修、缓修制度,部分课程可以采取免修或缓修,以及讲座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成绩可以以考试、作业、论文等形式进行评定,对学生的考核突出拔尖和创新目标。2、设置科研学分。学生在学期间,所发表和取得的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按成果等级折算学分,直接列为学生所修学分。3、加强通识教育。通过讲座、专题报告,创造条件使学生学习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提高学生多学科文化素养。4、鼓励学生修读第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并减免相关费用。学习管理按
8、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5、建立学生动态选拔机制和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实行一定比例的淘汰。退出“实验班”的学生可在所在学院自主选择相关专业学习。56、实行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 “实验班”的优秀学生可优先免试推荐为我校研究生,推荐比例不低于普通班级的 2 倍。根据学生志愿、兴趣和专长,推荐优秀学生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八、管理方式。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主要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知名教授为成员的“英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审议、决策我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相关政策措施,总体规划和管理。负责对“实验班”学生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培养模式等重
9、大问题进行指导、决策和协调。在相关学院设立“实验班” ,学生教学、管理由学院负责;学生学籍管理,依据青岛科技大学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九、政策支持。创造适合杰出人才培养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保证。对参与“英才计划”的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在业绩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1、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等向“实验班”学生开放的制度,对负责“计划”实施的实验室等给予经费支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各种条件和机会。2、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支持,建立鼓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在学校生均拨款的基础上每生每年
10、增拨 1 万元,四学年累计每班投入 100 万元。用于学生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参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和奖学金发放,以及班级6日常管理产生的费用等。鼓励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物质保障。3、不断完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政策,在优秀学生奖学金、科研机会、保送研究生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证。4、制定完善调动高水平教师参与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教学的相关政策。在工作量核算、业绩考核、国内外校际交流、校企合作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实验班”所开设所有教学环节的工作量单独核算。5、 设 立 “英 才 培 养 计 划 ”教 学 研 究 与 改 革 专 项 经
11、 费 , 鼓 励参 与 计 划 的 教 师 积 极 改 革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 加 强 对 学 生 的 课 外 辅导 与 指 导 , 将 研 讨 式 教 学 、 探 究 式 学 习 和 自 主 学 习 等 真 正 落 到 实处 。十、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附:1、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名单2、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3、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奖学金”评审办法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3 年 6 月 14 日印发7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组 长:马连湘 副组长:李庆领 成 员:陈克正 王守城 宫玉军 王成果 郑德前 吴俊飞李
12、明 刘天真 武玉民 宗成中 汪传生 杜芳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 陈克正(兼)8青岛科技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参加英才计划的学生来自于高考和校内遴选两个阶段。每个专业招收 25 人,其中高考招收计划为 10 人,其它为校内遴选。一、校内学生遴选办法校内学生遴选分为初次遴选和补充选拔两个阶段,分别在新生入学、大学一年级(以下简称“大一” )和大学二年级(以下简称“大二” )期末进行。初次遴选(一)招收名额1、每个专业招收计划为 10-15 人;2、依据初试成绩,入围面试学生数未达到招收计划数的 2倍,则相应调减计划数,调减的计划数纳入大一期末及以后补录计划;3、未录满名额纳入
13、大一及以后补录计划。(二)选拔范围1、崂山校区和四方校区本科专业大一新生(合作办学专业学生、艺术类学生、体育生除外) ;2、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三)报名、考试91、新生入学后,发布选拔通知,学生在所在学院自愿报名。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爱好,填报三个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调剂;2、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3、初试由学校统一安排。初试成绩由高考折算成绩和学校选拔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学校选拔考试为理科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 180 分钟,卷面总分100 分;4、复试由相关学院组织。复试名额在初试成绩的基础上,按照招收计划 1:2 的比例确定。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面试和
14、笔试,其中,面试为必测项,每个学生面试时间为 15 分钟;复试总成绩 100 分。高考成绩超过我校在当地省份最低录取线 50 分(含 50 分)以上,或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省级二等奖(含)以上奖励、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含)以上奖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者,可直接进入复试,且不受复试名额限制。(四)成绩计算办法1、初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由高考折算成绩和学校选拔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计算公式如下;初试成绩高考折算成绩60%选拔考试成绩40%高考折算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总分100102、面试成绩由学院依据学生应试表现综合确定,招
15、收计划最后一个名额出现复试成绩同分者,由学院组织同分者重新测试,并将最终结果上报学校。3.所有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五)成绩公示1、学校公示初试成绩和入围复试学生名单;2、学院公示复试成绩。(六)入围规则1、入围复试规则:依据初试成绩,按照志愿优先原则,同一志愿按照成绩高低录取;如第一志愿计划未录满,则按照志愿顺序和成绩高低依次补录;符合调剂录取条件的学生,按照随机原则录取;2、入围计划规则:依据复试成绩高低依次入围。(七)确定入选1、学校“英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根据入围原则确定初选名单进行公示;2、公示期满无异议,入选学生持通知书到学校有关部门和学院办理相关手续。补充遴选(一)选拔时间一年级期末和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二)补充名额1、依据初次遴选调减名额、未录满名额和前期入选学生退出名额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