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名称: 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首席科学家: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 2011.1至 2015.8依托部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运用文献信息方法、哲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挖掘总结中医学以“ 象” 思维为 代表的思维方法, 阐明以“ 象思维” 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 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 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2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
2、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 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 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 论。3.阐释中医健康状态的概念,明确未病、欲病、已病的内涵。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脏相关等角度,提炼中医关于健康状态的要素,建立中医健康学理 论。与现代医学对健康状态的认识进行比较,实现中西医学在健康状态认识层面的通约和互补。4.多学科交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方法,研究开发中医健康状态的体质辨识法、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法、整体 动态辨识法、多 维辨识法,建立适合国人的常态与动态结合、主观与客 观结合、人机 结合的数字化
3、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系统。(二)五年预期目标1.理论方面(1)形成中医原创思维的现代表述理论体系,使注重整体观和形象思维的中医学获得创新发展,对接科学前沿。(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 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临床认知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 统。(3)系统总结中医对健康状态的认识,提炼健康状态的要素,构建专门的中医健康理论体系,为发展中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服务。2.方法与技术方面(1)修订中医体质量表,形成中医体质分类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2)揭示体质偏颇的影响因素和易患疾病风险因子,建立健康状态风险评估体系。
4、(3)运用高通量技术绘制平和质、阴虚质、阳虚 质的体质类型“ 图谱”,进而从全基因组水平判定不同的体质状态。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找出各种体质“图谱”中特征性的“印迹”, 为中医健康状态体质微 观辨识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4)建立计算机辅助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实现对各种体质的计算机信息集成。(5)研制中医健康状态测评量表,为整体、多维、动态评估中医健康状态提供测量工具。(6)通过数字化信息提取、识别与集成,开展四 诊合参健康信息研究以及经络测量方法研究,对脏腑经络 功能状态进行辨识。(7)设计并建立契合中医辨证思维的智能辨识算法模型,整合健康状态参数系统和计算模型的研究成果,构建适合临床应用的
5、健康状态辨识系统;通过验证性试验研究,对模型进一步 训练和优化, 为中医健康状 态辨识搭建可靠、可行、可拓展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学平台。(8)基于中医学健康相关理论,以“形神一体”观为指导,建立包括症状量化诊断辨识、体格检查诊断辨 识、客 观检查诊断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多维辨识方法。3.基地建设(1)发展壮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体质辨识重点研究室、中医诊断重点研究室、中西医结合重点研究室。(2)充实发展广东等地的“治未病” 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的体检中心。(3)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单
6、位联合的科研基地网络。4. 考核指标和人才培养计划(1)开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软件及硬件系统。(2)制定、修订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相关量表。(3)修订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标准。(4)出版专著 3-4 部,发表 SCI 学术论文 12-15 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0-110 篇。(5)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或报告 12-15 次。(6)申报专利 5-6 项。(7)培养博士研究生 25-30 名、硕士研究生 25-30 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2-4 名,并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三、研究方案(一)总体思路提出假说:以“ 象” 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 创思维在中医理 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
7、的运用规律和法则;健康状态是个体体质对外界影响因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自然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应答反应,是内外、身心和谐程度的综合体现。明确要点:围绕假说,按照“两个层面六个要素”的学术思路开展研究,两个层面是指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理论层面包含“思维 升华” 和“认知实证”两要素,应用层面包含“ 体质辨识法 ”、“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法” 、“整体动态辨识法” 及“多维辨识法 ”四要素。通过整理提升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整体动态辨识、多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 统,可以直接 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把
8、握主体:在理论层面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为指导,基于系统思维,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中梳理出以“象”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和方法,阐释其在中医理论 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独特的运用规律和法则(思维升华);以中医的 “象”思维为切入点,运用 现代认知神经 科学的方法,阐明中医在认识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思维特点(认知实证)。在应用层面上,体质辨识法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方法,把握人体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 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法构建反映人体即时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 整体动态 辨识法体 现宏观、中观、微观三观互 动,建立整体状态参数体系,构建健康状态辨识体系; 多维辨识法以“ 形神一体 ”理论为指导
9、,从多角度建立反映中医健康状态的辨识方法。以上四个辨识法从不同视角把握中医健康状态,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技术路线图: (二)创新点1.阐明以“象思 维” 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 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揭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并进行哲学和科学的升华。2.阐明中医辨证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 维等思维特征和中医具体临床思维过程的行为机制及脑神经机制,使中医认知思维得到实证依据,揭示中医以“ 象”思维为代表的科学内涵,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体系。3.构建体质辨识、自我报告-脏腑
10、经络辨识、 整体动态 辨识、多 维辨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建立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系统。(三)课题设置和课题间的联系项目拟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一、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内涵和科学价值。二、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及其科学内涵。三、发展中医健康状态测量理论和方法,构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体系。本项目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设置相互关联的六个课题:一、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二、中医思维认 知科学研究;三、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法研究;四、中医健康状态自我报告-脏腑经络辨识法研究;五、中医健康状态整体动态辨识法研究;六、 中医健康状态多维 辨识法研究。 6 个课题的内在关系是,通过整理提升
11、中医原创思维,并应用认知科学方法加以验证, 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体质辨识、自我报告- 脏腑经络辨识、 整体动态 辨识、多 维辨识,形成多种健康状态评估系统,可以直接 为评估国人健康提供服务。课题 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研究目标:1.阐明以“象思 维” 为基本模式的中医原 创思维模式及方法,总结其在中医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规律与法则。2.完成当前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实践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应用现状调研,开展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科学诠释,为未来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研究(1)核心观念研究 主要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核
12、心观念入手,阐明其对原创思维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分析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根源与特点。(2)基本模式研究 包括:象思维的思维活动基本 单位(意象概念)研究,象思维概括事物的境遇式、守常式、感应式等基本形式研究,象思维的直觉体悟方法研究,象思维形象直观、功能动态、模糊整体特点研究,象思维的随时律、易简律等基本逻辑规律研究,象思 维观象、取象、意象、想象、联想方法研究。(3)思维模型研究 基于中国原创思维的核心观念,从气本论、认识路线和系统模型的角度,研究“阴阳-五行”思维模型,包括阴阳模型(一阴一阳、太少阴阳、三阴三阳等)、五行模型(类比、生克、制化等)。2 中医理论与实践中的原创思维模式及方
13、法研究(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中医理论构建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结 合现代中医原创思维相关研究成果,疏理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藏象、经络、气化、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等重要范畴所体现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重点研究“象” 思维模式在上述理 论范畴中的具体运用),立足中医学基本原理和术语,阐 明中医理论与实践中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过程与方法。(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中医各家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 全面分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对伤寒、火热、脾胃、攻邪、肾命、温病、汇通等历代中医各家学说创新的积极影响,纵观学术发展历史全过程,厘清和阐明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
14、律和思维方法演化机制。(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研究 通过选取石淋、黄疸病、消渴病、风水病、真心痛、历节病、癃闭、支饮、带下病、狐惑病等 10 个(类)诊断指征明确客观的典型病证古代医案分析研究,以中医临床解决具体问题的诊疗实践记录为对象,阐明中医审证求因、辨 证论治等实践方式的思维过程,辨析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及方法的具体运用原理与规律。3.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研究(1)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应用调研与分析 进行中医科研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临床实 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中医教学实践中的原创思维应用研究。(2)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现代诠释与科学意义研究 立足中医
15、原创思维模式本体,借助现代科学哲学、思维科学等多门类学科诠释 方法, 阐明中医原创思维的原理、内容、特征、本质 和规律;基本阐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的“通识” 特征、生成逻辑、辨 识模式、推类内涵、形式化系 统及其实践 规律;系统阐释中医学理论思维、临床思 维所体现的科学思 维方法;分析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学术理念和认知特点。基于中医原创思维模式认识论基础的哲学表达、理论揭示、内涵升华及现代应用调研,比较中医“生成演化”世界观与现代“构成 还原” 世界观,开展中医“生成论”与现代“构成论”的对照研究,明晰中医学原 创思 维模式及方法与现代科学和西医学的区别与关系,阐明其 对促进未来科技原始
16、性创新的方法论意义和作用,提出促进中医学和我国科学技术原创性发展的战略建议。课题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课题负责人:马晓彤学术骨干: 刘长林 陈其广 张超中 陈曦经费比例:15%课题 2: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研究目标: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中医原创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行为和神经活动水平描述中医思维及其应用于临床的认知过程,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机制、神经机制及其受经验调控的发展机制,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主要研究内容:以中医思维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整合
17、心理物理法、心理测量和脑成像技术等多种研究手段,通 过比较名老中医与无医学经验者、中医与西医、以及不同医学经验水平的人在中医思维和临床认知过程中行为和神经水平上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对中医思维的认知过程给以科学描述,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创新中医学的认知理论。1.基于认知科学的中医思维研究(1)研究中医思维的认知基础,阐明中医思维的认知特点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别对中医认识论的五种思维特质进行研究,试图构建中医思维的认知系统。关于整体思维的研究。整体思维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核心内容,认为事物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普遍联系。我 们将以中医思维中的两组关系,即人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以中医
18、、西医、中西医和无医学 经验的人为研究对象,阐明整体性思维的认知特点。具体而言,对 于人体与自然的关系,将采用如下研究方式:采用 边框-线段测试、变化盲视、 场景描述等多种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对于外界环境的知觉是否更倾向于总体知觉,而不是部分知觉;采用 归类和归类 学习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 维的自然观,即中医思 维对于环境的理解和组织是更多地基于关系与相似性还是基于规则与类别。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也将采用以下研究方式:采用自我指称、自我面孔识别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对自我的认知和表征;采用心理理 论、 归因、生活事件的知觉和记忆等实验范式研究中医思维对社会的认知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