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风景.ppt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77870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颐和园风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颐和园风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颐和园风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颐和园风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颐和园风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10-1班关于颐和园的风景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 “壮观神州第一 ”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 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 “大承天护圣寺 ”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 “环

2、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 ”。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 “耍西湖景 ”。时人尚有 “西湖十寺 ”与 “西湖十景”之誉。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 1750年, 1764年建成,面积 290公顷 ,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 “瓮山泊 ”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 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

3、家园林区。畅观堂在颐和园的西南角,玉带桥西南,有从西堤分岔的斜向西南小堤通往畅观堂。畅观堂是乾隆时期仿杭州 “蕉石鸣琴 ”景点建的。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正堂五橄颇显宏敞。在畅观堂南、东、西各有一座凉亭。其间小路相通,苑路平整,清爽幽静。畅观堂地势高耸,俯视芦苇稻畦,水鸟追逐,宛如江南水乡,和园中其他景物迥然不同,堤上杨柳依依,夏秋尤有佳趣。耕织图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北方皇家园林中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耕织图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年),当年,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稻田棋布,景色酷似江南,乾隆造园时又特意将原在城内、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

4、务府织染局迁到此处,组成了一处生活气息浓郁、景色淳朴清幽而又融入传统农桑生产的园林景区。因此乾隆将其命名为 “耕织图 ”,意寓为一幅洋溢男耕女织生活情趣的幽美图画。1998年,在各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颐和园将耕织图地域收回;又经过专家论证、政府批准,耕织图综合整治工程得以实施。在近两年的紧张施工和展览布置之后,“耕织图景观文化展”于2004年9月20日向广大游客开放。画中游画中游,据传是乾隆因梦所建。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 “爱山 ”、 “借秋 ”。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 “澄晖阁 ”。防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 “画中游 ”。岚光迭翠微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合壁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 “铜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