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陕西省平利县优质蚕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人员:邱茂慈(工程师) 凌受松(助理工程师)黄立刚(工程师) 陈益军(工程师)陈宏儒(工程师) 刘文锋(助理工程师)周 盛(助理工程师)0一、项目背景和申请理由:(一)项目背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平利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出台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对蚕桑产业的定位是建设全国优质茧丝基地县。这些思路的提出,为平利蚕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申请理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连续两年来,我县已成功实施“陕
2、南蚕桑基地项目”和国家“东桑西移”项目,蚕桑基地规模得到扩张。目前,年养蚕发种量已达到 6 万张,2010 年将扩张到 10 万张。我县中心催青室年催青保种能力仅为 4 万张,远远不能适应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也符合陕南突破发展的立项要求。平利县是八十年代陕西省确定的蚕桑基地县,是蚕桑产业区划的最佳适宜区,该项目实施后,对优化平利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提高蚕桑科技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二、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一)技术路线规划设计土建施工动力配电系统安装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安装检查验收(二)可行性分析1、自然条件优越平利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 13.9
3、,无霜期 250 天,降水量 800mm 以上,土壤以沙壤土为主,PH 值 6.06.5,属蚕桑生产最佳适宜区。2、技术力量雄厚。项目承担单位现有蚕桑科技人员 40 名,有平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作为技术依托。3、交通运输便利。项目实施地点在 316 省道边,直接与省道连接,交通十分便利。4、经营管理能力具备。平利县林业局辖 12 个乡镇林业站,3 个国有林场和 2 个技术中心,有干部、职工 228 人,蚕桑科技人员 40 名。拥有资产总额5000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1500 万元。曾多年承担林业开发项目(包括东桑西移项目) ,具备项目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经验。2三、基础条件与保障措施(一)基
4、础条件平利县中心催青室始建于 1995 年 11 月,1996 年 4 月投入使用,已累计催青保种 42 万张,现年催青蚕种能力为 4 万张。平利县地处大巴山北麓,总面积 2627 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 13.9,无霜期 250 天,降水量 800mm 以上,自然气候十分适宜发展蚕桑产业。全县现有桑园近 8 万亩,八仙、洛河、大贵、三阳、老县、女娲山、兴隆、西河八个乡镇被确定为蚕桑基地乡镇。近年来,平利对蚕桑产业的定位是建设西北蚕桑大县和全国优质茧丝基地县。以上客观条件,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县林业局专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作为日常办理机构
5、,人员由 4 名同志组成,林业局局长陈少林同志亲自上手抓项目落实。2、程序保障。项目实施坚持规划设计在先,实施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项目进度实行倒排工期,完工后委托具备资质机构专家进行验收。3、资金保障。项目实施资金实行专帐专户管理,坚持先行到帐后,再组织实施。以确保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3四、项目目标和实施内容(一)项目目标1、安装蚕种中心催青室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该系统测量要素为温度、湿度和干温差。控制要素为:加热设备、制冷设备、增湿设备、匀风风扇、进风、出风风扇、角灯、顶灯等。安装该系统的目的在于提升中心蚕种催青室的科技含量,提高蚕种催青质量、节省能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
6、、安装催青室动力配电系统。该系统是根据小环境动力学原理,从系统动力角度完成催青室的动力布线及信号布线。系统通过选用最适宜催青室使用的先进可靠的制热、制冷、匀风、换气、光照等设备,确保计算机测控系统高效稳定的工作,从而持续保证受控催青室内的气体新鲜、均匀,达到优良的催青效果。3、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催青室内改造和过道改造,具体包括风道、墙地、表面处理、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布线系统、门窗等。通过基础设施改造达到美观、适用、经济的目标。(二)项目实施内容1、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的安装、测试。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集成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库技术及通讯网络技术建立的一个软硬件相结合
7、平台,实现不同层次间的数据传输,进行适时的多方面监控。2、催青室动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其内容包括:在电脑4控制房内安装总配电控制箱。催青室内空调、加温器、风扇、灯具、动力线等。3、基础设施改造与装修。包括催青室内外及过道的改造与装修。五、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在陕西省平利县城关镇陈家坝村三组,平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院内。六、经费概算及筹资方式1、经费概算蚕种计算机测量控制系统 18.5 万元;配电系统及动力设备 23.5 万元;基础设施改造 60 万元(其中过道改造 25 万元,催青室内装修 35 万元) 。三项共需资金 102 万元。2、筹资方式申请国家拉动内需项目资金 80 万元;项目单
8、位投资 22 万元。投资总预算 102 万元。5七、实施计划与考核指标项目实施地点在平利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院内1、准备阶段。2011 年 12 月上旬,完成项目申报书的编制工作,完成工程规划设计工作。2、实施阶段。2012 年 3 月上旬至 2012 年 4 月中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申请项目验收。考核指标按照实施内容确定,依据各项内容完成比例进行考核打分。八、组织管理1、项目由县计划局、林业局监督管理。2、项目由县林业局规划设计,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具体组织实施。3、项目建设实行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施工验收制和财务审计制。4、成立项目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监理办法,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九、经济
9、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分析节约蚕种催青劳动力工资。以前催青 4 万张蚕种,全年催青65 次,每次需 9 天,每天需 6 人,共需劳动力工资为 5 次9 天/次6 人/天30.00 元/工8100 元。改造后的中心催青室全年催青10 万张种,年催青 5 次,每次按 9 天计,每天只需 2 人,共需劳动力工资为 5 次9 天/次2 人/天40.00 元/工3600 元。与原来设备比较,年能节省劳动力工资为 8100 元2.53600 元16650元。节约催青费用。以前年催青 4 万张蚕种需耗费物料费用 2.16万元,按 10 万张折算需物料费用为 4.32 万元。改造后的中心催青室,年催
10、青 10 万张蚕种需耗物料费用预计为 0.48 万元。年均可节省物料费用为 4.32 万元0.48 万元3.84 万元。节省建设投资。建设一套老式中心催青室包括征地和地上建筑以及催青设施等现需投资约 80 万元。达到 10 万张的催青能力需新投资 120 万元,而该项目仅需新投资 102 万元,节省一次性投资98 万元。固定资产及设施按 15 年的使用寿命计算,年节省折旧费6.533 万元。以上三项合计,每年可增加纯收益为 12.038 万元。(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年可满足全县 10 万张蚕种发放的需要,年可直接提供 1.5 万个就业机会,充分满足平利县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十、环保措施和评价本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生态项目。催青设备全部选用电气化调节,7使用电能生产,整个过程不排废气、废物,噪音极低。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贯彻节约能源法 ,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的特点,符合我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基本要求,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该项目全面完成后,其综合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将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建议尽快立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