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某县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建议书一、 项目名称:某县发展中药材种植二、 项目承担单位:某县农牧局三、 项目背景1、某县基本情况某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居,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高赛山区农业贫困县。位于东经 9921-10019,北纬 26522852之间,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东与四川省稻城、木里二县接壤,西、南与丽江县、维西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德钦县一衣带水,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 风景区腹地。全 县国土面积11613 平方公里,2003 年底全县总人口 15.0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0.9 万人),辖 7 乡 4 镇,63 个
2、村民委员会(办事处),688个村民小组,818 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藏族、汉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普米族 9 个世居民族和其它民族共 25 种,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 43%。某是全省最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因物产丰富,素有藏区“如意宝地 ”之称,誉为 “藏珠露宝”之地,归纳- 2 -起来有六大资源优势。生物资源 某县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丰富,有着“动植物王国” 、“天然高山生物园”的美称,这里共有菌类、藻类、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植物 289科 3870 种;有哺乳类动物 26 科 97 种,两栖类 5 科,爬行类18 种,鸟类 40
3、科 170 种,鱼类 75 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 60 多种。菌类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高级食用菌松茸、羊肚菌、鸡油菌等林副产品是某县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旅游资源 独特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境内著名的长江第一湾、虎跳峡、碧塔海、纳帕海、白水台、以及美丽辽阔的草原,冰清玉洁的湖泊、万紫千红的花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某丰富、多彩、神秘的民俗文化及旅游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考察、访问。神奇美丽的某正被世人所瞩目。畜牧资源 某县拥有广阔的天然牧场,总面积达 503 万亩,可利用面积占 74%,可载畜 12 万头黄牛单位。全县拥有大小牲畜存栏 35.
4、5 万头(只),主要品种有牦牛、犏牛、山绵羊、黄牛、马、猪、藏狗等。畜牧业已成为藏区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3 -林业资源 全县拥有林地面积 1135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6.63%,种 类繁多,材质优良,用材林蓄积量 6932 万立方米,近年来,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完好,林副产品逐年增加,成为重要的后备资源。水能资源 某县水能资源丰富,除金沙江纵贯全境外,拥有大小河流 224 条,金沙江支流 13 条,总长 620 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 210 万千瓦,落差大,易开发,并正在成为全州、全县的支柱产业。矿产资源 某地处三江并流有色金属成矿带腹心地带,成矿条件好,已知有金、银、
5、铜、铁、钨等金属,已探明的格咱红山铜矿储量达 46 万吨,远景储量达 100 万吨以上,将是我省重要的有色金属采、选、冶基地之一。红山铜矿、普郎铜矿、卓玛铜矿已经或即将进入实质性开采阶段。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投入的严重不足,市场化发育程度低,资源优势尚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观。2、某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某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不懈努力,县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结构调- 4 -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到 2003 年底,全县县域内 GDP 达55125 万元,递增 13.6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 3509 万元,年均递增 9
6、.62%,固定资产投资达 37782 万元,年均递增28.6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256 元,增长 6.44%。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 1995 年的 31.9:39.8:28.3 调整为 34.5:17.7:47.7。非公有制 经济快速发展,2003 年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 5508 户,从业人员 6079 人,注册资金 18098 万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建成金沙江河谷农区的提灌工程,桑那水库建设工程,以及高寒坝区青稞商品粮基地、郁金香为主的花卉基地、干果基地、黑山羊基地、生猪基地等一批农产品基地。在沿江乡镇全面推广“种桑养蚕”项 目。认真 实施人
7、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天然林保护措施,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和污染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安居温饱、异地开发等工程,采取小额信贷、部门帮扶等有效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柱产业培育步伐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 1998- 5 -年国家全面禁伐天然林后,我县认清形势,克服困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扎实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群,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实现了财政转型,为母亲河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着力培植旅游、矿产、畜牧、生物、水电五大支柱
8、产业。以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建设为基础,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从无到有,在某旅游品牌的推动下,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年均递增 25.4%,游客人数从 1997 年的 22.67 万人次上升到 2002 年的 128 万人次,增长近 6 倍,旅游社会总收入从 11044 万元上升到 38829 万元,年均递增 28.59% 。以红山铜矿的开发为龙头,带动全县矿业的增长,发展第二产业。把畜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加快品种改良、畜医网点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人工草场建设和高原畜禽产品加工业,提高畜牧产品商品化率。以高山花卉园区建设,野生菌类采集等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并建立了与之
9、相适应的畜产品、花卉菌类交易市场,栎松茸的加工和出口步入良好发展轨道,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花卉产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迅速,播种面积逐年扩大,成为高原群众的又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6 -城镇建设迈出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快迪庆州府所在地某县城建设,结合某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实际,继承和发扬藏文化特色风貌,以建成东部藏区物资集散中心、 “中国大某” 旅游区游客集散中心、某文化中心为目标,按照将某县城建设成为山水相间、城景交融、具有藏区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观光城市的定位,不断加强市政基本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城市面
10、貌大有改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县城实际面积由 1985 年的 6.8 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 11.3 平方公里,增长 166%;县城规划区面积由 1985 年的 l 86 平方公里扩大到今天的 236 平方公里,增长 127%;城市人口从 1985 年的 1.4万人发展到今天 4.3 万人,增长 307 %,先后有四个乡设置为建制镇,城镇化水平达 27%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某历来是达赖势力搞分裂、渗透的前沿,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历年来县委、县政府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开展寺庙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反分裂、反渗透
11、的宣传和教育,揭露达赖集团的政治图谋和祸国祸教的反动本质,实现了“宗教有序,政治- 7 -稳定”的基本要求。针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山林、草场、地界纠纷多的状况,主动走访藏区邻县,提出“联合起来,共谋发展” 的口号,妥善处理了县域边界纠纷。认真排查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确保了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全面落实“科教兴县 ”战略,社会事业逢勃 发展。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面普及了六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普九 ”工作稳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开展,计生、卫生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各族人民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12、、宗教有序、自然和谐的大好局面,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藏区县(市)前列。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发展极不平衡的高寒山区农业贫困县,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巨大的反差。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对调整某县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作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加之野生药材资源的迅速减少,现已形成了政策上不准采同时也已经没有可供采集的资源状况。如何解决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农民增收已成为全- 8 -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 、“天然药物热”正在兴起。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植物,治疗作用经过长久岁月的验
13、证,没有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国际、医药界的重视。全世界中药市场正以每年 10的速度增长,世界范围内研究、开发和利用中药的热潮,推动了中药材生产的迅速发展和药材市场的繁荣。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往和贸易必将逐步增加,全球中草药贸易的增长速度将会有惊人的提升。因而依据某县实行应该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四、项目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某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山高谷深,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从海拔 1503 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 5396 米的哈巴雪山顶,依次有河谷北亚热带,山地腹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和高山寒带六个气候带。气候幅宽,气候带窄。某县主要受西
14、南季风和南支西风急流的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在海拔 18602800 米的金沙江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 12.7,年平均降雨量 650 毫米。雨热同步,冬春干旱,雨量- 9 -集中在 79 月,是白术、秦艽、苦良姜等药材生长的最佳气候环境。2、土质和土壤条件某土壤主要分为高山寒漠土、高山灌丛草甸土、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亚高山甸土、棕壤、红壤和冲积土(包括水稻土)。海拔 2600 米以下主要是红壤,PH 值 5.28.7,含有机质0.735.2,地下水位低,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供肥性能好。3、交通条件某交通极为便利,县内连接州外的主干线二级油路已基本完工,年底即可交付使用,乡级油路也已基本铺设
15、完毕,加之迪庆航站已开通某昆明、成都、广州等多条航线,为中药材运销提供了便利。4、适宜白术、苦良姜、秦艽等药材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白术、苦良姜、秦艽等药材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般三年为一个采收期。适宜在海拔 19002800 米的缓坡地上生长,需要光照充足,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好,雨季不能浸水,不能有地表水灌溉,土层深厚。沙泥土或为石渣土,PH 值 5.57.5- 10 -富含有机质,年平均温度 11以上,雨热季节最高温度不能超过 30的条件。某县海拔 1900 米以上的旱地均能满足这些药材的生长,并且部分乡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生产经验。五、项目的实施1、项目说明项目计划在山区、半山区旱地上发展白术、秦艽、黄山药等市场需求旺盛的药材 12000 亩,2007 年建成,预计总投资720 万元(主要为用种资金)。其它如:农家肥等田种植户自行解决,整个基地不准使用化肥。田间沟渠,配合退耕还林协调实施。基地以三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循环发展,利用不同种属的药材进行轮作。预计周期总产值为 3600 万元(以目前平均产值每亩 3000 元计算)。2、项目阶段划分该项目以 23 年为一个采收期循环发展20052006 年为引种试验示范阶段(1)引进苦良姜示范 240 亩。(2)清理现有药材的种植面积。改造低产田 4000 亩,规划基地,落实 12000 亩面积分布。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