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81726 上传时间:2018-11-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讲授重点: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特征;绿色食品的生产体系与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的管理和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体系和质量体系。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管理和申报。难 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体系和质量体系。思 考 题:1.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 2.绿色食品的特征。 3.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区别。授课学时:2 学时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安全食品。但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是建立在常规农业的基础上,通过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使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2、,实现无公害食品生产规模化,消费大众化,人人都可放心地食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是依托于有限度地使用人工化学品的可持续农业,它追求的是双重效应,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绿色食品的标准要略高于无公害食品,其生产过程、环境控制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相对严格一些。有机食品则是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的农业产品,其生产要比其他两类食品难得多,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2第一节 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与管理一、无公害食品概述无公害食品(pollution-free food)是指产地环境、生 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严格来讲,无公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无公害食品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兽药,但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品。当代农产品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有机食品是质量更高的绿色食品。 农业部自 2001 年 4 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与质量安全控制无公害食品标准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行业标

4、准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由农业部制定,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建立和完善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是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无公害食品开发、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农业部 2001 年 9 月发布了 73 项无公害食品标准,之后暂停 7 项,2002 年制定了 126 项、修订了 11 项无公害食品标准,2004 年又制定了 112 项无公害食品标准,标准涉及 120 多个(类)农产品品种,大多数为蔬菜、水果、茶叶、肉、蛋、奶、鱼等关系城乡居民日常生活的“菜篮子”产品。 无公害食品标准以全程质

5、量控制为核心,主要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产品标准和检验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无公害食品标准主要参考绿色食品标准的框架而制定。无公害食品是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的产物,其质量是依靠一整套质量标准体系来保证的,即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GBl8406 2001,GB/T 184072001)和无公害食品 NY 5000 系列行业标准,从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范、准则到产品质量标准都有具体的规定,从农田到餐桌实施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以保证无公害食品的安全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农业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国际植物保护联盟(IPPC )的有关标

6、准,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及无公害食品 NY5000 系列行业标准,包国家标准 8 项,与动物性食品有关的分别是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 (GB 1846.32001) , 无公害畜禽肉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1847.32001) ,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 1846.42001) ,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1847.42001) 。 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关系农产品安全要求的,为强制性标准,由国家依法强制推行。另一类是关系产地环境要求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这类标准是推荐性的,3国家鼓励各地积极实行。(一)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 1.

7、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无公害食品的生产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内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食品。因此,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地的空气、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用水和土壤等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做出规定,一是强调无公害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无公害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区别是:无公害食品同一类产品不同品种制定了不同的环境标准,而这些环境标准之间没有或有很小的差异,其指标主要参考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是同一类产品制定一个通用的环境标

8、准,可操作性更强。2.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无公害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无公害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按作物种类、畜禽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来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无公害食品生产活动,规范无公害食品生产,内容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3.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 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是衡量无公害食品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它虽然跟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一样,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重点突出了安全指标,安全指标的制定与当前生产实

9、际紧密结合。无公害食品产品标准反映了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和控制的水平,突出了无公害食品无污染、食用安全的特性,为强制性标准。(二)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1.无公害动物性食品生产的环境卫生要求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1 年 8 月 6 日发布的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卫生要求 (GB/T 18407.32001) ,对无公害畜禽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包括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畜禽类产品加工厂以及产品运输贮存单位的环境质量要求、试验方法、评价原则、防疫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1)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畜禽类产品加工厂必须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

10、疗废弃物污染的生产区域。选址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避开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地区,符合环境保护、兽医防疫要求,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2)养殖区周围 500m 范围内、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院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及生活污水等污物。(3)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畜禽肉类产品生产、加工地。(4)养殖场应设置防止渗漏、径流、飞扬且具有一定容量的专用储存设施和场所,设有粪尿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处理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7959)和恶臭污物排放标准 (GB 14554)的规定,病害

11、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应符合 GB16548 的有关规定,排放出的生产和加工废水应符合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的有关规定。(5)饲养和加工场地应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消毒设施、更衣室、兽医室等,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肉类加工场卫生应符合 GB 12694 的有关规定。(6)畜禽饮用水应符合表 6-1 的要求。(7)生产加工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 6-2 的要求。(8)畜禽场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表 6-3 的要求。(9)畜禽肉类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做好疫病的防疫和疫病检测工作。采用“全进全出”养殖管理模式,生产区应建有隔离区。实施灭鼠、灭蚊、灭蝇,禁止其它畜禽进

12、入养殖场。发现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防疫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病死畜按 GB 16548 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10)养殖场要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开展场内外环境消毒、畜禽体表消毒、饮用水消毒等消毒方式,进出车辆和人员应严格消毒。使用的消毒药应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表 6-1 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砷/(mg/L) 0.05 氟化物(以 F 计) /(mg/L) 1.0汞/(mg/L) 0.001 氯化物(以 Cl 计)/(mg/L) 250铅/(mg/L) 0.05 六六六/(mg/L) 0.001铜/(mg/L) 1.0 滴滴涕/(m

13、g/L) 0.005铬(六价)/(mg/L) 0.05 总大肠菌群/(个/L) 3镉/(mg/L) 0.01 pH 6.58.5氰化物/(mg/L) 0.05表 6-2 环境空气质量指标项 目 日平均 1h 平均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 3 ) 0.30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 3 ) 0.15 0.50氮氧化物(标准状态)/(mg/m 3 ) 0.12 0.24氟化物/g/ (dm 3d) 3(月平均)铅(标准状态)/(,g/m 3 ) 1.50(季平均)表 6-3 畜禽场空气环境质量指标舍区禽 舍序号 项 目 单 位 场 区雏 成猪舍 牛舍1 氨气 mg/m3 5 10

14、 15 25 202 硫化氢 mg/m3 2 2 10 10 853 二氧化碳 mg/m3 750 1500 1500 15004 可吸入颗粒(标准状态) mg/m3 1 4 1 25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 mg/m3 2 8 3 46 恶臭 稀释倍数 50 70 70 702.无公害畜禽肉的安全要求 无公害畜禽肉的安全要求执行 GB 18406.32001 的规定。三、无公害食品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由政府推动,并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工作模式。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及质量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和国务

15、院的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共同完成。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范围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确定、调整。(一)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1.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应当符合的条件(1)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2)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2.产地认定管理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认定工作。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单位或者个人

16、(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然后逐级上报和审批。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审核、现场检查和产地环境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应当自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和产地环境检测报告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 3 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 90 日前按照该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重新办理。3.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 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的认可机构的资格认

17、可后,方可从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活动。各无公害产品生产企业提出申请后,由认证机构组织专家审查,委托有关部门检测产地境及检验产品质量,并由专家组在产地对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作规程和产地环境质量进行审核和评价,合格者颁发证书,许可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 3 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 90 日前按照上述管理办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重新办理。在有效期内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以外的产品品种的,应当向原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办理认证证书的变更手续。4.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 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认证机构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机构应当

18、按照认证证书标明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发放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应6当在认证的品种、数量等范围内使用。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证书规定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加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用以证明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印制在包装、标签、广告、说明书上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不能作为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规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超范围和逾期使用,不得买卖和转让。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管理制度,对

19、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并存档。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印制工作应当由经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考核合格的印制单位承担,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印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监督检查工作。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基本图案见图 6-1,由绿色和橙色组成。5.监督管理 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1)查阅或者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提供有关材料;(2)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行监督;(3)对

20、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进行监督;(4)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进行检查;(5)对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产品进行检查、检验和鉴定;(6)必要时对无公害农产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 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加贴标志的产品,经检查、检测、鉴定,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各地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由认证机构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图 6-1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基本图案第二节 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7一、绿色食品概述()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特征1.绿色食品

21、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安全、优质和营养食品的一种形象的表述。食品是维系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将出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安全、营养和旺盛的生命活力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green food) 。绿色食品概念不仅表述了绿色食品产品的基本特性,而且蕴含了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全新的消费观念。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2.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安全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

22、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和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的洁净,而不仅仅是将污染水平控制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限度之内。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指产品本身无污染,而且生产场地、初级产品、加工过程都不得污染;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内在品质,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也就是说,绿色食品不仅仅是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而且是对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绿色食品有三个显著特征:(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生产过程中化学

23、合成物质的使用。这样既可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的质量,又有利于强化生产者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最终将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 从土地到食用 ”的全程质量控制,而不是简单地对最终产品的有害成份含量和卫生指标进行测定,从而在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树立了全新的质量观。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

24、共和国商标法保护。政府授权专门机构管理绿色食品标志,这是一种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行为。对绿色食品产品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不仅使生产行为纳入了技术和法律监控的轨道,而且使生产者明确了自身和对他人的权益责任,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争创名牌,树立名牌商标保护意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二)绿色食品工程绿色食品工程是以开发绿色食品为核心,将农学、畜牧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8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污染的优质食品的产供销及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系

25、统工程。我国的绿色食品工程是以政府行为来推行的。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系统地组织实施,并有序地向社会推进,引导绿色食品开发向产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绿色食品工程注重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和联系,通过标志管理等方法,宏观调控系统因子,以市场为先导,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环境监测和食品检验为保证,教育培训和宣传为推广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动生产条件的优化和耕作技术的改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二、绿色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一)绿色食品生产体系我国绿色食品体系具有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既符合国情,又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在世界同类食品体

26、系中也是领先的。1.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以及产品包装标准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要求农业初级产品和加工原料的产地在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大气、土壤、水体等生态环境洁净。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诸领域,总体要求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学合成物质,以确保食品的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是参照有关国家、部门和行业标准并综合多部门、多学科专家的意见而制定的,普遍高于现行的国家食品标准,部分与国际标准化组

27、织推荐的标准直接接轨。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标准对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设计等方面均作了明确的规范要求。从综合质量标准来看,绿色食品的整体质量代表了我国食品质量的最高水平。2.全程质量控制措施 在绿色食品的生产中,实施从土地到食用的全程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其核心内容是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秀农艺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的具体的生产和加工操作规程,指导、推广到每个农户和企业,落实到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的每个环节,改变以往仅以最终产品的检验结果评定产品质量的传统观念,这是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不仅要求在食品生产的产中环节强调

28、技术投入,而且要求在食品生产的产前(环境监测、原料检测)和产后(包装、防伪、贮运、销售)环节追加技术投入,从而有利于推动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技术进步。3.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 质量认证和商标注册是全世界普遍通用的区别不同产品特点或产地的手段,我国绿色食品管理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即对合乎特定标准的产品发放特定的标志,以证明该产品的特定身份以及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区别。绿色食品标志作为质量认证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注册,开创了我国质量证明商标管理工作的先例。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紧密结合,9实现这个结合既使绿色食品的认定具备产品质量认证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又具备商标使

29、用的法律地位,实施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行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而且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争创名牌,开拓市场,而且有利于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4.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 绿色食品构建了 3 个组织管理系统,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组织发动起来进入绿色食品的管理和开发序列:一是在全国各地成立了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系统地承担绿色食品宣传、发动、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通过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将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个农户、每个农场,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推动绿色食品开发向基地化、区域化方向发展;三是委托全国各地

30、农业环保机构和区域性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负责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质量和食品质量检测,这个独立于管理系统之外的质量监督保障网络,不仅保证了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的公正性,而且也增加了整个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的科学性。(二)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贮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体系是绿色食品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绿色食品的审批提供依据,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指导,为绿色食品的管理提供指南。1.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中的初级标准,参照国外与绿色

31、食品类似的有关食品标准,结合我国的国情,自 1996 年开始,在绿色食品申报审批过程中可将绿色食品分为两类,即AA 级绿色食品和 A 级绿色食品。AA 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A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 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2.绿色食品产

32、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原料的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污染,在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区域内的大气、土壤质量及灌溉和养殖用水质量分别符合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土壤标准和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以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12000)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的空气环境、农田灌溉水、渔业用水、畜禽养殖用水及环境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其指标基本上与国家环保局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的顶级标准一致。土壤质量按不同土质、不同土层深度列出汞、镉、铅、砷、铬等 5 种重金属和 D

33、DT 及六六六的限值。A 级和 AA 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相同,但评价方法不同。A 级绿色食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10即大气、土壤或水的若干检测指标中,某单项污染指标可以超标,但其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 1;而 AA级绿色食品采用单因素评价,即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该环境标准及其评价方法为选择绿色食品的生产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3.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所以,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包括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两部分。(1)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绿色商品生产过

34、程中物资投入的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它适用所有地区的所有产品,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准则。农业部颁布了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22000) , 绿色食品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12001) ,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4722001 ) 。(2)生产操作规程 生产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管理程序,实质是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的细化和落实。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食品加工诸领域。畜牧业生产的操作规程系指畜禽在选种、饲养、防治疾病等环节必须遵守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必须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

35、件的种畜、种禽; 饲料的原料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和种植基地,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畜、禽圈舍内不得使用毒性杀虫、灭菌和防腐等药物;不可对畜、禽使用各类化学合成激素、化学合成促生长素、有机磷和有机药物,兽药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鱼虾等水生物饵料的固体成分应主要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区域。绿色食品加工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则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不能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色素、防腐剂、品质改良剂等添加剂,禁止使

36、用糖精及人工合成添加剂,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要严格控制用量,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包装材料选用、产品流通媒介等都要具备完全无污染的条件。 4.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绿色食品数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质上是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其内容的核心是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 4 个方面。(1)原料要求 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其产地环境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要求;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不允许来自未经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的任何源地。(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包括外型、色泽、气味、口感、质地、滋味等,它是评价绿色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绿色食品的感官要求必须优于同类非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的感官要求有定性、半定量和定量标准指标。(3)理化指标要求 理化指标要求是对绿色食品的内涵要求,它包括应有的成分指标,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这些指标不低于国标要求,同时还包括污染物、限量、农药和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指标。如加工有色食品禁止使用的人工色素,加工甜味食品禁止使用的糖精钠等甜味素,封装加工食品限量使用防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