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纲领”与“八条目”应为一个整体,这是理解大学的关键。“三纲领”中的“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而言,而“止于至善”则是指“明明德于天下”,即天下人皆能修其身。朱熹改“亲民”为“新民”并非无据,这可以由郭店竹简及大学的思想得到证明。“八条目”以修身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四项乃是修身的工夫,它与后者是一种交叉的关系,而不是并列的关系,“八条目”严格说来应为“四条目”。大学的思想具有二元的倾向,对以后的孟子、荀子均有所影响,但其主要还应属于思孟一系。大学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自宋代列入四书以后,其影响更为巨大。但围绕大学一直存在着种种争论,争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的成书年代;二是大学的思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这两个方面又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出土的郭点竹简中许多观念范畴都与大学相近(1),为我们重新理解、探讨大学提供了重要材料。笔者曾著文指出大学成书较早,应为曾子或其弟子所作,近代以来认为大学形成于秦汉之际甚或汉武帝以后的观点难以成立(2)。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郭点竹简材料,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