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妆容设计 主讲:郑思清妆靥 妆靥,亦叫面靥,是古代汉族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 一种妆饰。唐宋时期流行。唐代女子喜欢在自己面上 敷粉,在颊边画二新月样子或钱样,名“妆靥”。有 的更在嘴角酒窝间加二小点胭脂,或用金箔剪刻成花 纹贴在额上或两眉。这样金箔花纹叫“金钿”,若用 在两颊的,也称“靥钿”。在脸面注以红点的妆饰方 法在汉代已有记载,叫作“的”。此本天子诸侯群妾 当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 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名于第录也。 面靥 面靥则与“点的”不同,它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 妆饰,也称妆靥。据说妇女脸上注的,原并不是为了 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一后妃 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难于启齿时 ,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 名。以后这种作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为一种妆 饰。 面靥的施行方法,通常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 ,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妆靥的具体形状,在 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颗圆点。盛唐以后 ,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 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