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总10页

2008年秋季学期期末试卷A 一 填空题2分22小题44分 1迄今所见最早的出土乐器是河南舞阳贾湖古笛。 2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记载在吕氏春秋古乐。 3柷在周代乐器分类法中,属于木类乐器。 4笙在周代乐器分类法中,属于匏类乐器。 5周代礼乐,中古音乐史要点整理 一中国古代乐律学 1.三分损益法 在周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总10页Tag内容描述:

1、2008年秋季学期期末试卷A 一 填空题2分22小题44分 1迄今所见最早的出土乐器是河南舞阳贾湖古笛。 2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记载在吕氏春秋古乐。 3柷在周代乐器分类法中,属于木类乐器。 4笙在周代乐器分类法中,属于匏类乐器。 5周代礼乐。

2、中古音乐史要点整理 一中国古代乐律学 1.三分损益法 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

3、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 远古汉 内容 前21前16世纪,前16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前771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6 前208前8新823 前25前220 远古 夏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东汉 乐。

4、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古代部分: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

5、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中国音乐史试题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 共20空 计20分 1 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 2 到周代时,周的统治者把从黄帝开始之周代的由各代所制的乐舞,统称 。

6、1.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 答: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出土了 125件乐器,包括编钟65个,编磬32个,十弦琴1件,五弦琴1件,二十五弦瑟12件,鼓4件,篪2件,笙6件。编磬是与编钟密切配合的旋律乐器,分为上下两层悬挂。每磬各。

7、中国音乐史有答案 1 三分损益法:中国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生律方法。记载在管子一书的地员篇补注中,原文是:凡将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音,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徴,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

8、中国音乐史试卷A 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选填10空,共20分 1黄帝时期的代表性乐舞是 。 夏商周的代表性乐舞分别是 。 2孔子之教的六艺是 。 3魏晋南北朝的著名琴曲有 等。 4唐代宫廷音乐前期是 唐玄宗时改为 。 5宋代的市民说唱艺。

9、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

10、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古代史 远古夏商 1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 感情说 劳动说 信号说 摹仿自然说 异性求爱说 语言扬抑说 巫术起源说 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

11、 古代史 远古夏商 1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 感情说 劳动说 信号说 摹仿自然说 异性求爱说 语言扬抑说 巫术起源说 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 周秦时期 3。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总10】相关DOC文档
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打印版)(总16页).doc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表(总8页).doc
(完整版)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总15页).doc
中国音乐史试题(含答案)(总4页).doc
中国音乐史简答论述(总13页).doc
中国音乐史有答案(总4页).doc
中国音乐史试卷A(总1页).doc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总6页).doc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共10页).doc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总10页).doc
标签 >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总10页[编号:76230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